- 年份
- 2024(6212)
- 2023(8885)
- 2022(7436)
- 2021(6604)
- 2020(5109)
- 2019(11940)
- 2018(11495)
- 2017(21484)
- 2016(11543)
- 2015(12655)
- 2014(12711)
- 2013(12730)
- 2012(12165)
- 2011(11388)
- 2010(11456)
- 2009(10360)
- 2008(10174)
- 2007(9255)
- 2006(8437)
- 2005(7783)
- 学科
- 济(59835)
- 经济(59783)
- 管理(29728)
- 业(29419)
- 地方(21659)
- 企(21345)
- 企业(21345)
- 中国(19443)
- 方法(18877)
- 农(16909)
- 数学(16381)
- 数学方法(16179)
- 业经(14280)
- 地方经济(12304)
- 农业(12178)
- 发(10975)
- 环境(10844)
- 财(10081)
- 融(10048)
- 金融(10047)
- 学(9966)
- 银(9544)
- 银行(9532)
- 贸(9432)
- 贸易(9420)
- 行(9348)
- 制(9182)
- 易(8978)
- 技术(8801)
- 和(8272)
- 机构
- 学院(169484)
- 大学(166657)
- 济(73144)
- 经济(71624)
- 研究(64968)
- 管理(62535)
- 理学(52970)
- 理学院(52277)
- 管理学(51411)
- 管理学院(51096)
- 中国(48657)
- 科学(39791)
- 京(37064)
- 所(33542)
- 财(32075)
- 研究所(30347)
- 农(29495)
- 中心(29074)
- 江(26287)
- 范(24976)
- 财经(24770)
- 师范(24732)
- 业大(24298)
- 北京(24166)
- 院(23749)
- 农业(22664)
- 经(22388)
- 经济学(22171)
- 州(21797)
- 省(20334)
- 基金
- 项目(112229)
- 科学(88349)
- 研究(83471)
- 基金(78904)
- 家(69142)
- 国家(68542)
- 科学基金(58212)
- 社会(53504)
- 社会科(50819)
- 社会科学(50807)
- 省(45722)
- 基金项目(41680)
- 划(38241)
- 教育(37315)
- 自然(35598)
- 自然科(34745)
- 自然科学(34739)
- 自然科学基金(34061)
- 编号(33581)
- 资助(31616)
- 发(31255)
- 成果(26705)
- 重点(25907)
- 发展(25278)
- 展(24815)
- 课题(24588)
- 部(24034)
- 创(23470)
- 国家社会(22344)
- 创新(21988)
共检索到269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姜巍 高卫东 张雷
能源开发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具有明显的正负效应。本文对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从经济促进作用上看,西部地区能源工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比东部和中部两地区更为显著。从三大地区的能源消费效益情况看,50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消费效益提高最为明显,中部次之,西部地区的改善速率最慢。能源开发的环境效益则表明:总体上西部地区点状环境污染的总体破坏程度与全国一般状态大体保持一致,但是从点状环境污染的空间格局上看,西北区甚于西南区;面状污染中,目前西部地区二氧化硫的污染状态较全国为重,其中西北区的二氧化硫污染程度略高于全国水平,西南区二氧化硫排放水平则超出全国均值水平70...
关键词:
能源 经济发展 环境 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闫二旺
本文采用综合的观点和动态分析方法探讨中国西部地区开发条件的优势、劣势及相互转化,对地理位置、矿产、土地、旅游资源、劳动力、市场、资本及制度等区位因素进行了客观、系统的评价。运用比较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方法,对比分析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开发条件的差异,从而使东部地区的经验能科学地为西部地区所借鉴。在区位因素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西部地区开发可采用的模式和政策。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优势 劣势 综合评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柴国荣 冯家涛 周志星
在分析水电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上 ,结合西部地区水电能源的特点 ,论述了水电能源开发在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针对水电能源开发的现状 ,探讨了该地区水电能源开发的对策。
关键词:
水电能源 可持续发展 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烽文 刘小鹏
西部经济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实现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阐述西部省际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基础之上,选取42个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SPSS11.0数据处理,对西部省际区域经济进行定量评价。根据西部各省的主成分综合得分,运用聚类分析法将西部地区划分为3个经济类型区和4个亚区,并逐类进行综合评价,针对各类型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焦兵 卢琦
本文首先依据西部地区1990~2010年的能源产量和工业SO2排放量数据,将西部地区分成能源富集区和能源贫乏区以及高SO2排放区和低SO2排放区,初步分析了各分区内经济发展质量差异;然后通过构建西部分省区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对能源和环境约束下的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行了估算,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西部地区要素贡献率分解核算。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全要素生产率代表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逐步增强;但是资本和能源对西部地区能源富集省份经济发展仍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仍没有完全摆脱资本推动型的增长路径;而劳动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则为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蓬涛 封志明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具有类型多、质量高的特征 ,同时也存在分布分散、基础设施落后、信息闭塞等问题。本文对西部地区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资源类型 )的丰度、分布密度 (面积相对密度和人口相对密度 )、类型和质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西部主要旅游资源总量占全国总数的 1 3左右 ,其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多达 8处 ,占全国总数的 34 8%。然而西部主要旅游资源的面积相对密度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 4 0 %~ 6 0 % ,其中森林公园数目仅为全国水平的 31 % ;而西部地区较高的人口相对密度则意味着较少的当地旅游客源。针对西部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旅游资源 开发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邵帅 齐中英
本文应用"资源诅咒"理论假说,通过1991—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计量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能源开发确实带来了"资源诅咒"效应;虽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前能源开发负向作用于对外开放度、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但"诅咒"效应尚未明显产生,而实施大开发后能源开发对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的负向作用有所增强,从而导致诅咒效应明显出现。通过进一步的实证考察,我们发现能源开发在西部主要通过其对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的挤出效应,以及滋生寻租和腐败而引起的政治制度弱化效...
关键词:
能源开发 经济增长 资源诅咒 传导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广斌 任严岩 程楠 张盼盼
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对于加快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区域资源的存量能力、利用能力和创生能力等三方面子能力的集合,据此构建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结构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31个省区自我发展能力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整体较弱,西部12省区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综合指数与子能力指数和东部发达省区相比差距较大,资源的利用能力和创生能力较弱是影响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静
从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出发,探讨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可持续发展系统构成的综合形态及发展趋势,构建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对体系的运转效率、发展前景、存在问题进行评估,提高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运行水平和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启才,黄敬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蓝天立 杨志江 罗掌华
通过应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方法,构造出反映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时序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求出各年度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值,并综合应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对西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
西部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晓华
针对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更好地开发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 ,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静寅 焦晨阳
通过构建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环境设施5个维度19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利用2014—2020年中国31个省份和甘肃省1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中国各省份及甘肃省12个地级市的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选择典型省份对标分析甘肃省基础设施发展的差距和短板,得出以下结论,甘肃省整体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且各地级市间发展不均衡;与典型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甘肃省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环境设施5个方面均存在差距和短板。铁路网、公路网、邮路网覆盖面严重不足,运输效率较低,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严重不足,资源配置能力较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新基建进展缓慢,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足、利用效率低下,生态脆弱的特质并没有实质改变,并进一步提出甘肃省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基础设施 综合评价 熵值法 对标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