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82)
- 2023(14828)
- 2022(12892)
- 2021(11861)
- 2020(9928)
- 2019(22874)
- 2018(22774)
- 2017(44352)
- 2016(23852)
- 2015(26795)
- 2014(26968)
- 2013(26735)
- 2012(24664)
- 2011(22384)
- 2010(22543)
- 2009(21136)
- 2008(20331)
- 2007(18033)
- 2006(16184)
- 2005(14612)
- 学科
- 济(113556)
- 经济(113424)
- 管理(73798)
- 业(65971)
- 企(55073)
- 企业(55073)
- 方法(44096)
- 数学(38169)
- 数学方法(37769)
- 财(26450)
- 地方(26381)
- 中国(26214)
- 农(26130)
- 业经(23575)
- 学(23239)
- 制(21687)
- 农业(17828)
- 环境(16854)
- 贸(16528)
- 贸易(16516)
- 和(16140)
- 易(15926)
- 地方经济(15924)
- 体(15873)
- 务(15772)
- 理论(15730)
- 财务(15700)
- 财务管理(15670)
- 融(15386)
- 金融(15382)
- 机构
- 大学(349001)
- 学院(346035)
- 济(147629)
- 经济(144587)
- 管理(136346)
- 研究(120128)
- 理学(117719)
- 理学院(116333)
- 管理学(114437)
- 管理学院(113804)
- 中国(88813)
- 京(74326)
- 科学(72287)
- 财(68384)
- 所(60399)
- 研究所(54615)
- 财经(53975)
- 中心(53023)
- 农(52520)
- 江(50622)
- 业大(49457)
- 经(48839)
- 北京(47270)
- 经济学(45189)
- 范(44996)
- 师范(44613)
- 院(43357)
- 州(40774)
- 农业(40685)
- 经济学院(40287)
- 基金
- 项目(232988)
- 科学(183442)
- 研究(171052)
- 基金(170073)
- 家(147768)
- 国家(146585)
- 科学基金(125898)
- 社会(109526)
- 社会科(103768)
- 社会科学(103742)
- 基金项目(90413)
- 省(89396)
- 自然(80816)
- 自然科(78869)
- 自然科学(78855)
- 教育(77482)
- 自然科学基金(77457)
- 划(75085)
- 资助(69704)
- 编号(68859)
- 成果(56476)
- 重点(52087)
- 部(51723)
- 发(50138)
- 创(48015)
- 课题(47316)
- 国家社会(45298)
- 制(44945)
- 创新(44912)
- 教育部(44732)
- 期刊
- 济(170123)
- 经济(170123)
- 研究(108394)
- 中国(66409)
- 学报(53044)
- 财(52663)
- 管理(52342)
- 科学(49948)
- 农(48279)
- 大学(40633)
- 学学(38444)
- 教育(35039)
- 农业(32783)
- 融(30123)
- 金融(30123)
- 技术(29862)
- 财经(27439)
- 经济研究(27374)
- 业经(25111)
- 经(23497)
- 问题(21598)
- 技术经济(18215)
- 理论(16943)
- 科技(16234)
- 业(16180)
- 图书(16094)
- 现代(15873)
- 贸(15371)
- 实践(15093)
- 践(15093)
共检索到519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思博
基于西部十二省市2003~2014年面板数据,通过计量分析,对现阶段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模式是否可持续、西部经济增长结构是否发生有益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2008年前西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能源产业,其与能源丰度呈显著正相关,2008年后该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丰度的相关性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内在作用机制,对比2008年前后,两个阶段人力资本均显著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科技研发投入、固定资产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得到改善。通过内在机制研究,进一步揭示经济增长对能源丰度依赖性减弱的机理。结果表明:西部经济增长正逐渐摆脱能源依赖,应深入实施"供给侧"改革,加快西部经济结构调整进程。
关键词: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能源丰度 内在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思博
基于2003-2014年我国西部12省份的面板数据及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丰度的关系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从空间经济视角研究该类问题是适宜的。总体来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能源丰度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但引入虚拟变量交互项的检验结果显示,2008年以后经济增长对能源丰度的依赖性显著减弱。两阶段回归结果显示,2008年以前西部经济增长与能源丰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2008年以后经济增长与能源丰度的关系趋于弱相关,这说明西部地区科技研发水平、人力资本积累、经济开放程度、固定资产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有了显著改善,即经济增长驱动因素日益多元化,该地区逐渐摆脱了对能源丰度的依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思博
基于2003-2014年我国西部12省份的面板数据及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丰度的关系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从空间经济视角研究该类问题是适宜的。总体来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能源丰度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但引入虚拟变量交互项的检验结果显示,2008年以后经济增长对能源丰度的依赖性显著减弱。两阶段回归结果显示,2008年以前西部经济增长与能源丰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2008年以后经济增长与能源丰度的关系趋于弱相关,这说明西部地区科技研发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斌 凌鸿程
为了探索环境规制过程中分权机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合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日常事务进行干预的现实,分析央地政府博弈双方选择与演化的过程,构建央地政府动态博弈模型,发现环境分权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以中国200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考察环境分权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并随后考察央地关系对环境分权与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环境规制过程中,环境分权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央地关系加强会抑制环境分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且央地关系对环境分权与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存在异质性;央地关系加强会抑制东、中部地区环境分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在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因此,在环境规制过程中,应确立分权机制,并制定差异化的环境策略,同时完善环保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各环保主体在环境规制过程中的参与度。
关键词:
环境分权 央地关系 经济增长 抑制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晓阳
经济增长的初期,固定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显著,而到了经济发展的中后期,人力资本的作用逐渐体现出来。我国西部地区在1980-2007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这两个阶段的转折点是1996年,转折的一个根本因素是人力资本。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力资本积累阶段是相对应的,人力资本正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西部地区必须采取适度超前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步伐,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工业化 西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天籽
本文利用1989-200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自然资源丰裕度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地区层面检验了"资源诅咒"假设,并对其传导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然资源丰裕度并不直接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而是通过降低外商直接投资、教育、创新水平间接阻碍经济增长,其中外商直接投资是最主要的传导机制。另外结果还显示,丰裕的自然资源倾向于增加国内投资,进而对地区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经济增长 传导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文 陈丹妮
根据1995-2011年的统计数据,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中国西部地区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西部地区出口、进口、FDI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三者对西部地区经济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出口只在短期内对西部地区GDP具有拉动作用,进口的拉动作用较强,且较为持续。FDI对GDP增长的作用不显著。针对研究结果,文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FDI 经济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郭志仪 杨曦
本文基于一个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内生框架,分析了FDI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差异。利用1990-2004年省际数据,发现FDI在中国各地区发挥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别。FDI作为一种资本形式,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对中部地区边际作用较大但不明显,对西部地区作用甚微;FDI在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技术外溢和资本挤入效应,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挤入效应而不是技术外溢效应,在西部地区,资本挤入和技术外溢效应均不明显。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有助于吸引FDI进入,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能显著提高FDI的吸收规模。人力资本的提高对于西部地区吸引FDI的进入和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早 鲁政委 李晓玲
结构主义将经济增长理解为结构转换的过程 ,新古典主义通过生产函数的概念将增长处理为要素投入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制度主义则将制度视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本文的经验分析表明 ,上述三种理论对西部长期增长过程的刻画都不尽准确 ,一个健康的结构与制度互动关系才是决定西部长期增长的关键。而这一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 ,特别是中央政府的意志内在决定的。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换 市场制度变迁 地区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国平 李宏伟
文章采用合成控制法,基于经济区规划的政策实验,选取北部湾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从整体和组成城市两个方面评估其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①从整体上看,经济区政策对区域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作用,但政策效应存在波动;②经济区各个组成城市的政策效应存在较大差别,经济区政策对经济区核心城市的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③分城市实证研究结果的差异性表明,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现状和政治背景,经济区中的城市的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按照经济区规划中设想的情况,尤其对于非本行政区域的城市,忽视行政区划所带来的政治壁垒的结果就是经济区政策的负向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启明 韦结余 白丽健
利用1978—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12省市的数据,测算了我国西部地区的资本、劳动力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当期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资本投入;但是,由于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太大,因此TFP呈相对平稳下降趋势,TFP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指出:若2010—2020年西部地区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1%,则西部地区能实现以技术进步带来可持续增长。最后提出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经济 可持续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星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效主要不在于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而在于经济增长质量的优劣,在于经济增长是否使西部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的视角来考察西部地区2004-2008年经济发展状况,通过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用主成份分析法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对改善西部地区现有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及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西部大开发 主成份分析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宏波 谢加丽
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其原因有:(1)在地理位置上,东部远远优于西部。我国东部地区沿江、沿海,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交通信息通畅。这些条件不仅有利于手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交通信息事业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少春
文章认为,要想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明确该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做好定位,完善该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其增长方式,按照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需求促进路径的转化。西部地区已经迎来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文章认为,此阶段的重点任务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根据西部地区的优势,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利用核心区域经济增长的示范作用,使西部地区的不同区域能够协同一致,共同建设并完善该地区的发展机制,共同推动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