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2)
- 2023(10895)
- 2022(8960)
- 2021(8173)
- 2020(6235)
- 2019(14002)
- 2018(13757)
- 2017(25866)
- 2016(13517)
- 2015(15008)
- 2014(15064)
- 2013(14933)
- 2012(14344)
- 2011(13488)
- 2010(13966)
- 2009(13082)
- 2008(12626)
- 2007(11355)
- 2006(10762)
- 2005(10214)
- 学科
- 济(82815)
- 经济(82759)
- 管理(38060)
- 业(33178)
- 地方(27185)
- 企(23895)
- 企业(23895)
- 中国(23203)
- 方法(21297)
- 农(20585)
- 环境(19114)
- 数学(18045)
- 数学方法(17907)
- 业经(17647)
- 地方经济(16673)
- 学(15976)
- 农业(14686)
- 发(13459)
- 融(12323)
- 金融(12320)
- 制(11705)
- 财(11631)
- 银(11456)
- 银行(11444)
- 行(11275)
- 划(11166)
- 贸(10972)
- 贸易(10959)
- 和(10670)
- 易(10419)
- 机构
- 学院(207743)
- 大学(203356)
- 济(96463)
- 经济(94562)
- 研究(81687)
- 管理(73006)
- 中国(61350)
- 理学(61029)
- 理学院(60226)
- 管理学(59369)
- 管理学院(58986)
- 科学(48126)
- 京(44528)
- 所(42194)
- 财(41382)
- 研究所(37969)
- 中心(35445)
- 农(33131)
- 江(32833)
- 财经(31998)
- 经济学(30426)
- 范(29894)
- 师范(29645)
- 院(29493)
- 北京(29239)
- 经(28744)
- 业大(27375)
- 经济学院(26937)
- 州(26745)
- 科学院(25498)
- 基金
- 项目(130904)
- 科学(102951)
- 研究(99381)
- 基金(92404)
- 家(80426)
- 国家(79716)
- 科学基金(67121)
- 社会(65268)
- 社会科(61843)
- 社会科学(61830)
- 省(52335)
- 基金项目(48383)
- 划(43472)
- 教育(43375)
- 编号(39616)
- 自然(39337)
- 自然科(38198)
- 自然科学(38190)
- 自然科学基金(37458)
- 资助(36752)
- 发(36377)
- 成果(32402)
- 重点(30535)
- 发展(29961)
- 展(29458)
- 课题(29203)
- 部(28046)
- 国家社会(27446)
- 创(27014)
- 创新(25271)
- 期刊
- 济(124995)
- 经济(124995)
- 研究(69642)
- 中国(46887)
- 农(32483)
- 财(29788)
- 科学(29106)
- 学报(29103)
- 管理(28850)
- 教育(22995)
- 大学(22376)
- 农业(22196)
- 融(22063)
- 金融(22063)
- 学学(21192)
- 经济研究(20362)
- 业经(20147)
- 技术(18603)
- 财经(16546)
- 问题(15868)
- 经(14504)
- 贸(11911)
- 资源(11893)
- 技术经济(11569)
- 世界(11422)
- 业(11190)
- 国际(10748)
- 商业(10333)
- 经济问题(10301)
- 现代(9923)
共检索到338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琦
近些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恶化,形势不容乐观。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提出西部地区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经济与生态环境 互动发展 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翠 罗江 李茜
近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迅速,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严峻。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有: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经济落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西部地区人口过多,贫困现象严重,生态环境恶劣,相关制度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保工作的协调。文章提出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建设特色技术支撑机制,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实行节能减排,提高环境金融财税相关政策的合理性等四大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经济增长 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家旗 茹少峰
在众多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中寻找出主要因素是本文研究的问题。依据文献梳理和经济增长理论找到了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21个因素;基于2000—2017年西部地区数据,分别运用Lasso回归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变量稀释优化选取和影响程度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的因素依次为第二产业增加值、物质资本投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和资源消耗;而金融发展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阻碍作用。总体来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仍然是粗放型发展方式。基于此,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于:坚持供给与需求相结合原则,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持续加强供给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坚持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扩大对外开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令娟
生态经济效率同时考虑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工具。本文介绍了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比较了各个组织对生态经济效率的定义,探讨了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中,针对生态经济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措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令娟
生态经济效率同时考虑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工具。本文介绍了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比较了各个组织对生态经济效率的定义,探讨了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中,针对生态经济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彬 何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新状态。面对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投资增长、工业生产增速、农业经济运行、消费市场、对外贸易等呈现新态势。经济转型、工业升级、企业经营、投资增长、对外开放、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与风险。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探索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路径意义重大。
关键词:
新常态 新态势 西部经济 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瑾 李保玉 孟庆庄
基于对数字经济概念和内涵的分析,文章从理论上说明数字经济主要从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和数据要素三个方面促进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使西部地区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同时,结合新发展理念,文章也给出了数字经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即坚持创新发展,数字经济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坚持协调发展,数字经济助力西部地区实现平衡发展;坚持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提升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坚持开放发展,数字经济推动西部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共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西部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贤赵 王渊 张勇 田艳林 王春芝 王志强
经济与环境互动发展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黄河三角洲核心区域东营市和滨州市为例,构建了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选用主成份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应用互动度对黄河三角洲地区2001—2011年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东营市、滨州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度11年间整体呈上升趋势,互动水平由一般互动发展型向中等互动发展型演进,但生态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在空间分布上,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度在由低到高的演进过程中呈现出由分散到集中的趋势,即较高水平的县(区)相对集中分布,但县(区)之间互动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建新
随着处于生态敏感区域的沿海经济带的发展,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辽宁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状况表明,沿海经济带发展与生态建设实践迫切需要采用互动双赢的策略。文章从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现实问题入手,从产业互动、制度互动、区域互动及敏感点互动等不同角度,提出适应辽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模式,以便为沿海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
沿海经济带 生态环境 良性互动 辽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风娥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的矛盾,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本文论述了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西部地区 障碍 策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育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东升
本文利用我国西部一些地区的县级统计数据,检验了人口压力假说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作者的研究支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并且表明,只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西部地区将能够迎来农村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改善并行不悖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国锋 段禄峰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城镇化则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二者在西部地区能否实现有机结合,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从西部地区生活模式传统,生态观念淡漠,城镇发展环境不佳;人口分布不均,生态消费过度,城镇体系发育不全;产业结构初级,生态压力加剧,城镇经济发展乏力;协调发展困难,"两型"社会难建,城镇整体质量不高四个方面的阻滞因素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转变生态观念,改善城镇发展环境;科学合理规划,健全城镇演变体系;承接产业转型,增强城镇发展动力;构建"两型"社会,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等相应的破解对策。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 城镇化 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关义
加快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选择王关义(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西北综合开发研究所)我们认为,面对中国西部这样广阔而复杂的经济带,要加速其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划小发展单元,构造若干个经济发展的支持系统,从培养经济增长的极核入手,由小到大,以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惠调艳 郭筱
文章以西部地区为对象,以2007—2017年为研究区间,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以及时空差异及其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经济-资源-环境耦合互动效应逐渐加强,耦合协调度波动上升,但是大部分省份仍处于轻度不协调或中度不协调阶段;(2)经济、资源、环境三系统综合指数来看,经济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资源子系统相对平稳,稳中略增,而环境子系统在2014年之前呈波动向下态势,2015年和2016年有所好转,但2017年又开始恶化;(3)西部地区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有着显著的空间格局特征,可分为四大梯队,省份差异明显,并且空间差异呈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的演变规律。从不协调原因溯源来看,经济滞后型是主导,部分省份表现为资源滞后型或环境滞后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