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3)
- 2023(13508)
- 2022(11539)
- 2021(10801)
- 2020(9032)
- 2019(21008)
- 2018(21080)
- 2017(41013)
- 2016(21993)
- 2015(24942)
- 2014(25136)
- 2013(24909)
- 2012(22634)
- 2011(20661)
- 2010(21073)
- 2009(19314)
- 2008(18433)
- 2007(16157)
- 2006(14289)
- 2005(12679)
- 学科
- 济(110993)
- 经济(110902)
- 管理(63368)
- 业(56643)
- 企(46965)
- 企业(46965)
- 方法(46472)
- 数学(40988)
- 数学方法(40308)
- 地方(26054)
- 农(24127)
- 中国(23838)
- 学(22769)
- 业经(21594)
- 财(19569)
- 环境(17706)
- 农业(16538)
- 理论(16431)
- 地方经济(15900)
- 和(15883)
- 贸(15009)
- 贸易(14999)
- 制(14938)
- 易(14416)
- 划(13767)
- 技术(13265)
- 融(12850)
- 金融(12847)
- 银(12303)
- 银行(12269)
- 机构
- 大学(321626)
- 学院(321293)
- 济(133805)
- 经济(131003)
- 管理(128754)
- 理学(112089)
- 理学院(110816)
- 管理学(108633)
- 研究(108180)
- 管理学院(108069)
- 中国(78550)
- 京(68514)
- 科学(67645)
- 财(56843)
- 所(54318)
- 研究所(49761)
- 中心(47857)
- 农(47774)
- 业大(46915)
- 财经(46337)
- 江(45382)
- 北京(43636)
- 范(42625)
- 师范(42292)
- 经(41949)
- 经济学(40361)
- 院(39119)
- 州(37436)
- 农业(37026)
- 经济学院(35966)
- 基金
- 项目(220417)
- 科学(173090)
- 研究(160465)
- 基金(159492)
- 家(138611)
- 国家(137535)
- 科学基金(118383)
- 社会(101098)
- 社会科(95805)
- 社会科学(95775)
- 省(85737)
- 基金项目(84547)
- 自然(77300)
- 自然科(75442)
- 自然科学(75428)
- 自然科学基金(74015)
- 教育(73523)
- 划(72027)
- 资助(66962)
- 编号(65294)
- 成果(52249)
- 重点(49132)
- 部(47970)
- 发(47492)
- 创(45011)
- 课题(44857)
- 创新(41961)
- 科研(41702)
- 教育部(41259)
- 国家社会(41167)
- 期刊
- 济(150550)
- 经济(150550)
- 研究(95182)
- 中国(56209)
- 学报(48649)
- 管理(47894)
- 科学(46359)
- 农(43227)
- 财(40947)
- 大学(36963)
- 学学(34977)
- 教育(33813)
- 农业(30251)
- 技术(29746)
- 经济研究(24617)
- 融(23909)
- 金融(23909)
- 业经(23251)
- 财经(22603)
- 经(19352)
- 问题(18900)
- 技术经济(17553)
- 统计(16455)
- 图书(16048)
- 科技(15320)
- 资源(15307)
- 业(15296)
- 理论(15257)
- 策(14713)
- 现代(14490)
共检索到464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军 王艳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互动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我国西部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也是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西部地区应依托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将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作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互动的模式,走生态型经济发展的路子,进而形成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机制。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互动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琦
近些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恶化,形势不容乐观。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提出西部地区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经济与生态环境 互动发展 路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任志刚 官升东
针对改革开放后中国持续扩大的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问题,本文运用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检验方法,对陕西和浙江两省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与浙江在市场化引导下主要依靠民间投资的利益驱动型增长模式不同,陕西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于政府主导下的投资拉动来实现的。以市场机制代替政府意志才是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有效切入点。
关键词:
增长模式 经济绩效 东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建新
随着处于生态敏感区域的沿海经济带的发展,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辽宁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状况表明,沿海经济带发展与生态建设实践迫切需要采用互动双赢的策略。文章从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现实问题入手,从产业互动、制度互动、区域互动及敏感点互动等不同角度,提出适应辽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模式,以便为沿海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
沿海经济带 生态环境 良性互动 辽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卓珺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制度变迁有着深远的影响。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看,其发展模式的形成,就与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拟以非正式制度理论为线索来探求西部地区的思想观念及其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关系。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 发展模式 西部地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雄飞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保平 陈丹丹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决定了西部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而应该强化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发展。产业互动是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互动的思路是按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发展西部特色产业作为依托点,以建立生态工业园作为产业互动的新载体。
关键词:
产业互动 思路 依托点 新载体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金芳
本文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分析了西部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阐释了西部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的主要障碍因素。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本文从建立绿色国民账户和绿色GDP考核制度、建立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政补偿制度、建立多元化的生态产业模式、建立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体系和监测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生态文明 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绍洪 和思鹏
文章以经济技术要素和生态资源要素为基础,构建了企业效益模型,并且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视角,研究了集群生产和循环生产这两种产业生产组织模式的企业效益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传统集群生产的经济效益显著优于循环生产,而循环生产的生态效益又显著优于传统集群生产。基于上述各自的优点,提出了能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优化的新型产业组织模式——循环产业集群模式。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该模式是构建西部地区绿色增长极的最佳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宏波 谢加丽
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其原因有:(1)在地理位置上,东部远远优于西部。我国东部地区沿江、沿海,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交通信息通畅。这些条件不仅有利于手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交通信息事业的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晓阳
经济增长的初期,固定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显著,而到了经济发展的中后期,人力资本的作用逐渐体现出来。我国西部地区在1980-2007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这两个阶段的转折点是1996年,转折的一个根本因素是人力资本。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力资本积累阶段是相对应的,人力资本正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西部地区必须采取适度超前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步伐,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工业化 西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华 萧艳汾 李继红 熊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辉 牛叔文
经济开放度既是衡量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体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表征。本文选择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总额、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总额与GDP等指标,采用加权平均法衡量西部地区经济开放度。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8年,西部地区经济开放度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依然较低,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营造外商投资洼地,拓宽外商投资领域,引进外贸服务人才,以提高西部地区经济开放度,加快经济发展。
关键词:
经济开放度 经济增长 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发龙 周江
西部相对落后,通过经济增长缩小其与东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但是,西部又肩负着国家生态安全的历史重任,局部经济增长与全局生态安全保障形成冲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对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西部有着深远意义,协调推进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有利于破解局部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与我国生态安全全局目标之间的矛盾,这也注定了西部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将比中部和东部地区更复杂且更具有挑战性。本文试图运用区域博弈论、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以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本质的分析为基础,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博弈关系,探索协调推进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