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8)
2023(7512)
2022(6245)
2021(6055)
2020(4783)
2019(10814)
2018(10545)
2017(19906)
2016(11072)
2015(12266)
2014(12241)
2013(11863)
2012(11307)
2011(10032)
2010(10524)
2009(9686)
2008(9931)
2007(9135)
2006(8352)
2005(7192)
作者
(30331)
(25235)
(25194)
(24133)
(16091)
(11907)
(11418)
(9570)
(9521)
(9409)
(8457)
(8338)
(8101)
(8090)
(8022)
(7649)
(7407)
(7376)
(7359)
(7087)
(6389)
(6320)
(6082)
(5809)
(5762)
(5742)
(5721)
(5543)
(5099)
(5073)
学科
管理(40998)
(40887)
经济(40856)
(31502)
(25361)
企业(25361)
(25166)
环境(15608)
地方(15486)
(15447)
中国(13907)
财政(12928)
方法(12867)
(11374)
财务(11350)
财务管理(11310)
数学(10886)
企业财务(10802)
数学方法(10713)
(10518)
(10225)
农业(9875)
(9489)
业经(9435)
(9092)
(9060)
及其(7586)
(7413)
资源(7259)
地方经济(7228)
机构
学院(150290)
大学(145622)
(61254)
经济(59785)
管理(56351)
研究(52724)
理学(47140)
理学院(46615)
管理学(45903)
管理学院(45627)
中国(41709)
(37940)
科学(31442)
(31359)
(26336)
(25363)
财经(25323)
中心(24937)
研究所(23173)
(22665)
(22494)
(20770)
师范(20639)
北京(20195)
(19976)
(19778)
业大(19242)
(18464)
财经大学(17992)
经济学(17936)
基金
项目(95229)
研究(74882)
科学(74513)
基金(66587)
(57043)
国家(56516)
科学基金(48352)
社会(46549)
社会科(43948)
社会科学(43937)
(38122)
基金项目(34776)
教育(33728)
编号(31727)
(31484)
自然(29387)
自然科(28495)
自然科学(28488)
自然科学基金(27922)
资助(26999)
成果(26954)
课题(22864)
(22037)
重点(21899)
(20812)
(19585)
(19341)
国家社会(18868)
(18832)
(18805)
期刊
(76857)
经济(76857)
研究(48982)
中国(35836)
(33498)
(20911)
管理(20187)
教育(19635)
学报(19036)
科学(18442)
(16277)
金融(16277)
大学(15021)
农业(14177)
学学(13891)
技术(12807)
业经(12598)
财经(12595)
经济研究(11304)
(10794)
问题(9599)
资源(8861)
会计(8461)
图书(8211)
(8080)
财政(8080)
财会(7918)
(7729)
(7132)
论坛(7132)
共检索到246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鸣骥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是西部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西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曾经水草丰盛,林木繁茂,经济繁荣。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和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森林植被遭到长期的、连续的破坏,许多富饶的地方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蓝虹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对于西部开发以至国家的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本文分析了通过对消费者征收环境税,并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将税金转移支付给西部地区,以解决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融资问题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如何通过消费者付环境税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融资的运行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剑文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事关本地区可持续发展,并对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西部地区的环境权在质和量上都存在缺失,加之特殊的人文地理条件和欠发达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这一地区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有诸多的特殊性,必须在进行对策设计时予以充分考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美霞  高海清  
环境问题是21世纪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处理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西部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西部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为了西部经济更好的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来军  赵鹏飞  徐震  
运用地方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中西部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问题及有关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新的有意义的实证结论: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政策对吸引外商投资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对内资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都倾向于在劳动者质量较高的地方进行投资,并不显著地追求低劳动力成本;内外资企业都不适宜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产业,而适宜发展满足当地国内市场需求的"内向型"产业。根据本文的结论,在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导向的财政政策是不适宜的,在中西部地区发展出口加工活动和产业无疑会增加经济运行成本,并且比东部要受到更多的限制。在中西部地区的内外资企业应该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为目标,发展"内向型"产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金艳  孙捷  和丕禅  
普遍存在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乡镇财政负债现象 ,是由于该地区乡镇收支存在一系列问题的结果。全面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就会发现在当前的体制中 ,乡镇收不抵支问题是极其复杂的 ,现有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和措施是极为不规范的。要抑制乡镇财政负债的产生就必须解决乡镇收支存在的问题 ,必须转变干部思想观念 ,规范乡镇领导干部行为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加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 ,加强民主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机制的功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大能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中央政府主导的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但现行补偿机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补偿不充足性、非长期高效性的特点,本文探讨如何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一种长效、稳定的兼容政府纵向和省区际间、流域间政府横向的财政补偿机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武力超  施桑桑  韩华桂  王振雪  
本文研究中国外商直接投资、财政政策波动对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存在非线性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一方面通过引进先进金融资源推动竞争促进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合理使用又会挤占内资企业金融资源,造成内资外逃和资产价格波动;财政政策波动会抑制外商直接投资对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溢出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秀光  
对于生态环境脆弱原因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方面,而忽略了政策性因素引致的利益关系对生态环境脆弱的作用。本文着重从政策性因素分析导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主要集中在非均衡发展战略和财政政策两个方面。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方发龙  周江  
西部地区是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腹地,肩负着中国经济大盘整体提升和中国生态安全的历史重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对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西部有着深远意义,正确处理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协调推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演进。论文试图运用区域博弈论、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以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本质的分析为基础,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博弈关系,探索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钟大能  
生态环境领域的外部效应是环境公共风险的重要成因,生态环境建设是政府基于防范环境风险提供的公共产品。财政生态补偿是财政从正向和逆向对私人部门承担防范环境风险成本转嫁的双向补偿激励。本文以退耕还林工程为例,探讨构建正向补偿核算框架;以资源税和环境污染税的税率确定机制为例来探讨逆向补偿核算框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桂丽  
取消农业税对县乡财政,特别是对西部地区那些以农业为主的县乡财政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结合调查的情况,着重分析了取消农业税后西部地区县乡财政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并从发展县域经济、完善财政体制、控制财政供养人口、建立县乡债务分担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缓解西部县乡财政困难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冲  
针对云南省这一特殊案例,本文研究发现改革将会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加速"效应。改革提升了县级财政能力与支出水平,与要素的空间集聚相结合,不仅能够促进县域经济增长,而且可以显著缩小县域间差距。但是,县域经济本身的集聚与扩散状况,省以下财政分配均等化水平以及省本级财政状况均对改革产生了制约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江  王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