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46)
- 2023(11516)
- 2022(10125)
- 2021(9529)
- 2020(8137)
- 2019(19263)
- 2018(18841)
- 2017(35014)
- 2016(18962)
- 2015(21402)
- 2014(21456)
- 2013(20987)
- 2012(19253)
- 2011(17340)
- 2010(17059)
- 2009(15899)
- 2008(15617)
- 2007(13371)
- 2006(11213)
- 2005(9787)
- 学科
- 济(83204)
- 经济(83131)
- 管理(54595)
- 业(51015)
- 方法(42205)
- 企(41145)
- 企业(41145)
- 数学(38164)
- 数学方法(37687)
- 农(22021)
- 财(21133)
- 中国(19777)
- 地方(18338)
- 学(16613)
- 业经(16575)
- 环境(15345)
- 农业(14791)
- 贸(14722)
- 贸易(14719)
- 易(14278)
- 务(13551)
- 财务(13508)
- 财务管理(13477)
- 企业财务(12790)
- 和(12574)
- 制(12504)
- 技术(11389)
- 划(11319)
- 融(11302)
- 金融(11298)
- 机构
- 大学(267834)
- 学院(267787)
- 济(112496)
- 经济(110390)
- 管理(107277)
- 理学(93725)
- 理学院(92729)
- 管理学(91034)
- 管理学院(90553)
- 研究(87964)
- 中国(65970)
- 京(55233)
- 科学(55203)
- 财(49261)
- 农(45283)
- 所(43514)
- 中心(42574)
- 业大(41615)
- 财经(40253)
- 研究所(40070)
- 江(37953)
- 经(36692)
- 农业(35704)
- 经济学(34863)
- 范(34355)
- 师范(33999)
- 北京(33977)
- 院(31802)
- 经济学院(31731)
- 州(30582)
- 基金
- 项目(189656)
- 科学(150242)
- 基金(139835)
- 研究(135348)
- 家(122534)
- 国家(121602)
- 科学基金(104955)
- 社会(87127)
- 社会科(82803)
- 社会科学(82778)
- 基金项目(74758)
- 省(73786)
- 自然(68960)
- 自然科(67308)
- 自然科学(67290)
- 自然科学基金(66047)
- 划(62633)
- 教育(62069)
- 资助(57061)
- 编号(54138)
- 重点(43055)
- 成果(42268)
- 部(42137)
- 发(40838)
- 创(39455)
- 科研(37386)
- 创新(36975)
- 国家社会(36925)
- 教育部(36114)
- 课题(35971)
- 期刊
- 济(113462)
- 经济(113462)
- 研究(71251)
- 中国(45640)
- 学报(42572)
- 农(39296)
- 科学(39254)
- 财(38974)
- 管理(35562)
- 大学(31992)
- 学学(30264)
- 农业(26950)
- 技术(24112)
- 教育(22612)
- 融(20700)
- 金融(20700)
- 财经(19189)
- 业经(18879)
- 经济研究(18330)
- 经(16484)
- 问题(15496)
- 统计(15206)
- 业(15091)
- 资源(14066)
- 技术经济(13770)
- 策(13608)
- 图书(13407)
- 版(12956)
- 理论(12846)
- 决策(12386)
共检索到377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雪梅
本文尝试以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的DEA模型,对西部地区2000—2010年的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Malmquist指数做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自西部大开发以来,整个西部地区生态效率的均值小于1,未达到最有效的生产前沿,但跨期呈波动上升趋势;省际在效率水平和冗余率两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能源的消耗和工业"三废"等污染物的排放是影响非生产前沿面地区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西部地区生态效率提升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的贡献,而纯技术效率的贡献不显著,规模效率的贡献为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曲夫 刘友金
运用2000—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论表明:虽然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大规模产业转移现象尚未发生;现有产业转移基本遵循了梯度转移规律,即先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然后再向西部地区转移。同时研究发现,我国八大区域经济格局和产业特点差异明显,在研究区域产业转移时不能"东、中、西部"一概而论。最后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的一系列对策。
关键词:
地区间 产业转移 产业比重 规模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原毅军 郭丽丽 孙佳
本文依据生产理论,提出短期能源利用效率和长期能源利用效率的概念,并应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中国2000—2010年29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估算中国的长、短期能源利用效率,实证分析了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对长短期能源利用效率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①我国"十五"与"十一五"期间的短期能源利用效率大致相同,但在长期能源利用效率上,前者明显高于后者;②除东北外,国内各区域短期能源利用效率的差异较小,长期能源利用效率的差异较大;③结构调整对短期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显著,但对长期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④技术进步通过改变前沿面,可以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⑤短期内,加强管理能够实现能源利用...
关键词:
结构调整 技术进步 管理 能源利用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施洁 史学贵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交叉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了1999-2009年我国31个省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工业效率,对我国基础设施与工业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检验了基础设施分项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对工业效率的提升存在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基础设施分项例如能源和电信基础设施对工业效率均存在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但交通和邮政基础设施的影响却是负向的;此外,各区域基础设施分项水平对各区域工业效率的影响也不一致,反映出基础设施水平与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适应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凤娇 邵忍丽
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给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有了较大地改善,但也引发了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及金融服务体系等的不完善。本文以陕西省2000-2010年统计数据为例,探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以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 政策导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游伟民
选取2000-2008年西部地区十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贸易与环境相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西部地区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效应和贸易开放度的增加加剧了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结构效应和环境政策则减少了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而技术效应对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贸易 环境污染 面板数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志伟 温孝卿
将工业用水、工业废水排放和工业产出纳入统一分析框架,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对2000-2010年中国30个省份水资源与水环境双重约束下的工业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对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如果将水资源和水环境因素考虑在内,上海等6个省份的工业效率始终处于最佳实践边界,黑龙江等省份的效率水平则相对较低。从地区角度看,东部地区水资源与水环境双重约束下的工业效率最高,西部次之,中部地区最低,且大部分地区效率提升进程自2004年之后出现停滞。回归结果显示,国有工业占比、资本—劳动比、FDI、对外贸易和人均水资源使用量五项指标对水资源与水环境双重约束下的工业效率存在一定负向影响。同时,经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章艳秋
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回流”受到各界广泛关注,而人口现象背后本质上是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本文着重从产业结构高级化、资源配置合理化、生产要素高端化三个维度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影响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机理,并提出三个命题,同时利用2000~2019年西部12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1)产业结构高级化对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显著负相关,但将二、三产业独立检验后发现,第三产业增加值份额提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显著促进作用;(2)伴随东部产业转移,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人口与产业空间分布协调度均有所改善,资源配置合理化对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呈正向作用;(3)西部地区资本边际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和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纵向转型升级动力不足,区域人口流动分层效应显现,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流出与高年龄、低技能劳动力回流并存。基于此,提出三点政策建议:(1)保持足够定力夯实西部实体经济发展基础,切实强化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的支撑;(2)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等问题,不断优化人口结构;(3)做好人力资本、科技教育等社会环境培塑,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翠娥 丁文荣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针对该现象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可以很好地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缓解矛盾。生态足迹模型通过一定区域内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对比来判断该区域发展的可持续状态。本文主要对昆明市2000-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市整体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人均生态足迹总的呈现递增趋势,由2000年的2.184 5hm2.人-1到2010年的2.97 hm2.人-1,上升幅度达0.785 5hm2.人-1,是2000年生态足迹的35.96%;人均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0.607 2hm2.人-1下降到2010年0.5...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昆明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克亮 孟祥瑞 杨宝臣
以生态压力为投入变量,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生态技术的巨大差距,利用非参数Meta-frontier方法考察了2006—2015年中国各省份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明显,技术进步是驱动生态经济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区域间生态技术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迹象,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财政分权、科技进步、外商直接投资、政府环境规制、地区差异均对生态经济效率提升与生态技术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克亮 孟祥瑞 杨宝臣
以生态压力为投入变量,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生态技术的巨大差距,利用非参数Meta-frontier方法考察了2006—2015年中国各省份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明显,技术进步是驱动生态经济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区域间生态技术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迹象,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财政分权、科技进步、外商直接投资、政府环境规制、地区差异均对生态经济效率提升与生态技术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克亮 孟祥瑞 杨宝臣
以生态压力为投入变量,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生态技术的巨大差距,利用非参数Meta-frontier方法考察了2006—2015年中国各省份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明显,技术进步是驱动生态经济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区域间生态技术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迹象,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财政分权、科技进步、外商直接投资、政府环境规制、地区差异均对生态经济效率提升与生态技术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敬水 赵倩倩
文章界定了收入分配公平的内涵,从初次分配公平和再分配公平两大方面构建了分配公平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分配公平的测度方法,基于1985~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对中国收入分配公平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收入分配总体上处于相对公平状态,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初次分配处于比较公平状态,再分配处于相对公平状态,初次分配公平度大于再分配公平度。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分配总体上处于比较公平状态。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初次分配处于比较公平状态、再分配处于相对公平状态,中部地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依次处于非常公平和比较公平状态。从三大地区比较看,收入分配公平度总体上相差较小。其中初次分配公平度和再分配公平度,中部地区相对较高,东部和西部地区相对较低。这一研究结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续竞秦 杨永恒
运用基于谢泼德能源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1~2010年我国省际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期内大多数省份的能源效率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转折点一般出现在2006年左右,表明"十一五"时期节能降耗政策效果明显;我国能源效率总体水平仍不高,呈现出从东向西梯次递减的区域分布特征。全国范围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电力占能源消耗比重和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资本-劳动比和第二产业比重具有负向影响,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环境规制与碳排放:“倒逼效应”还是“倒退效应”——基于2000~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基于2001~2010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基于数据包络法(DEA)的中国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分析
2002年~2010年中国西部地区房价收入比分析
大陆与台湾地区贸易成本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95~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技术的异质性、节能减排与地区生态效率——基于2004~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能源效率——基于2000-2006年省际数据的研究
农户创新与收入增长:基于西部地区省际面板和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
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出口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了吗——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