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1)
- 2023(15046)
- 2022(13019)
- 2021(12591)
- 2020(10380)
- 2019(24199)
- 2018(24110)
- 2017(46395)
- 2016(25665)
- 2015(29047)
- 2014(29268)
- 2013(28756)
- 2012(27075)
- 2011(24212)
- 2010(24573)
- 2009(22577)
- 2008(22265)
- 2007(20019)
- 2006(18000)
- 2005(15858)
- 学科
- 济(101094)
- 经济(100972)
- 管理(73815)
- 业(66395)
- 企(53709)
- 企业(53709)
- 方法(41507)
- 数学(35386)
- 数学方法(34794)
- 农(30572)
- 中国(30085)
- 地方(27198)
- 财(25126)
- 学(22805)
- 业经(22436)
- 农业(20228)
- 制(19029)
- 环境(18375)
- 贸(17814)
- 贸易(17803)
- 理论(17743)
- 易(17165)
- 和(16683)
- 策(15479)
- 银(15053)
- 银行(15016)
- 务(14928)
- 财务(14845)
- 财务管理(14811)
- 技术(14693)
- 机构
- 大学(358901)
- 学院(358642)
- 管理(139934)
- 济(137464)
- 经济(133889)
- 研究(123184)
- 理学(119397)
- 理学院(117931)
- 管理学(115693)
- 管理学院(115042)
- 中国(93444)
- 京(79478)
- 科学(77869)
- 财(64965)
- 所(62372)
- 农(58034)
- 中心(57100)
- 研究所(56209)
- 江(55504)
- 业大(52919)
- 范(51560)
- 师范(51156)
- 北京(51144)
- 财经(50424)
- 州(45706)
- 经(45573)
- 院(45289)
- 农业(44835)
- 师范大学(41165)
- 经济学(39320)
- 基金
- 项目(239480)
- 科学(187031)
- 研究(178043)
- 基金(170377)
- 家(147555)
- 国家(146258)
- 科学基金(125262)
- 社会(108921)
- 社会科(102878)
- 社会科学(102849)
- 省(93463)
- 基金项目(90949)
- 教育(82008)
- 自然(81707)
- 自然科(79681)
- 自然科学(79664)
- 划(79108)
- 自然科学基金(78183)
- 编号(74962)
- 资助(70185)
- 成果(62177)
- 重点(53322)
- 课题(52119)
- 部(52102)
- 发(51517)
- 创(48447)
- 创新(45096)
- 项目编号(44970)
- 科研(44859)
- 大学(44423)
- 期刊
- 济(161345)
- 经济(161345)
- 研究(110396)
- 中国(74648)
- 学报(54986)
- 农(53573)
- 科学(51510)
- 管理(51267)
- 财(48951)
- 教育(47335)
- 大学(41661)
- 学学(38494)
- 农业(36844)
- 融(33587)
- 金融(33587)
- 技术(32168)
- 业经(26580)
- 财经(23750)
- 经济研究(23206)
- 图书(22872)
- 问题(22411)
- 经(20319)
- 业(18428)
- 资源(18084)
- 理论(17951)
- 科技(16999)
- 现代(16830)
- 技术经济(16738)
- 版(16562)
- 实践(16480)
共检索到549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于佳生 宁小莉
近年来,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以及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何在既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城市病"现象,是我国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在综合分析包头市经济、环境、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对2012年包头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进行评价并找出其限制性因子。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包头市生态城市建设指数为0.77,评价等级为Ⅱ级,水平较高。针对其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控制"三废"排放,实现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加强绿化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提高劳动者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宁小莉 于佳生
生态城市中的社会发展水平不仅是衡量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体现城市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如何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地进行社会发展水平评价,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是生态城市建设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本研究在建立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GM(1,1)模型,利用2003—2012年10年数据对2014—2018年包头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社会发展各项指标以及社会总体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没有其他因素变化的情况下,包头市在城市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将会发展良好,预测水平较高;但社会"软件"和"心件"方面发展水平不甚理想。同时,GM(1,1)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生态城市中社会发展各指数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易琦,赵筱青,陈玉姝
本文结合生态城市对绿地建设水平的要求 ,分析了昆明城市绿化的地理背景特征、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由重建城市生态及完善城市防灾体系的角度 ,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发展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应对策与措施 ,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宁小莉 王英楠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它包括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社会经济环境、城市管理水平四个方面,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对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基础设施评价是人居环境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一个城市人居环境水平的重要指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评价对于实现人居环境的效益最大化,搞好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推动人居环境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实现意义。在遵循以人为本、层次性与针对性、可操作性原则基础上,建立了基础设施评价三层指标体系,构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综合评价模型,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并对基础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捷 锁利铭
本文从我国目前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现状和问题出发,讨论了水资源短缺、产业结构配置和污水处理能力问题的严重性。并以对现状的分析为基础,提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途径,包括城市水系统规划、产业布局调整、提高节水技术以及培育城市水权市场等。
关键词:
生态城市 水资源 产业结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邢海峰
包头市是我国建国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近10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用地进入快速扩展时期。与此同时,城市发展受到土地资源的约束也越来越强,城市发展与合理利用土地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章利用1995-2003年城市建设用地变化数据,总结了包头市城市用地扩展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分析了城市用地扩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同类城市用地合理扩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市用地 扩展 包头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湘云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思想在我国社会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我国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生态观念淡薄、生态法治缺失和生态技术落后这三个方面。我国应继续深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加快生态立法,支持鼓励生态技术引进和创新,这样才能顺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人民群众生活在天蓝水美的美丽中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别江波
城市体系包括等级规模体系、职能体系和空间结构体系3方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构建以企业价值链和产业集聚为核心的城市体系理论框架搭建了微观企业主体与宏观城市体系之间联系的桥梁,分工深化、价值链环节空间分离和产业集聚决定了城市体系的结构。我国城市体系构建在产业、城市政府、城市化政策和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构建合理的城市体系也应从这些方面着手。
关键词:
城市体系 价值链 产业集聚 理论框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辜胜阻 杨建武 刘江日
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是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城市对城市的经济转型、居民生活方式变革、环境保护和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千城一面,缺乏特色","重项目、轻规划","重建设、轻应用","重模仿、轻研发",资源整合难度大等问题。文章建议,智慧城市建设应高度重视差异定位,注重区域特色激发智慧城市发展活力;秉承"应用为王"的原则,以市场需求引导项目建设;坚持技术支撑,以技术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依托;推进智慧整合,破解"信息孤岛"问题。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技术创新 城市信息化 城市治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云虹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城市贫困现象迅速突显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文章以兰州市为例,利用课题组2005年8月对该市的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其城市贫困的现状及成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贫困 西部地区 兰州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磊
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是一个世界难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我国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相当少。西部地区是大城市、大农村并存,民族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等特征集于一体的特殊地区。因此,应借鉴国内外经验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区域联合与协作"等方面实现西部地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顺利实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超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步伐逐渐加快,由此产生的生态问题也日趋突出,在西部地区,生态基础本身比较薄弱,而一些地方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本文从提高西部生态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调统一起来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西部 城市化 生态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协奎 乔冠宇 徐筱越 陈伟清
基于西部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相对于全国及东部具有滞后性的特点,从区域视角出发,择取西部地区9省份为研究对象,以基础设施环境、科技服务环境、经济发展环境、智慧产业投入、价值实现五个维度及下设的16个因子进行主成分量化研究,提炼出影响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因素,结合实证研究,分析当前西部地区部分省份取得成就的原因及仍面临的问题,进而为西部地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智慧城市 影响因素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吉向国
内蒙古包头市是"大工业,小农(牧)业"的经济结构;包头市的农牧业目前仍处在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起步阶段,尽管近年来包头市的现代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必须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关键词:
包头市 现代农牧业发展 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倪天华 马道明 孙平 左玉辉
各类资源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也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依据之一。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不仅要重视资源的数量问题,更需要着眼全局,综合分析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现状、目标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制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对策。基于生态城市的深刻内涵,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视野亟待拓展,不仅要关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同时还必须重视对城市人文禀赋与历史文脉的传承和保护,实现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四代文明”可持续发展。以常州市为例,基于生态城市建设,对其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作了概念性规划。
关键词:
生态城市 资源可持续利用 常州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