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0)
- 2023(8667)
- 2022(7322)
- 2021(6486)
- 2020(5203)
- 2019(12293)
- 2018(11881)
- 2017(23403)
- 2016(12516)
- 2015(14710)
- 2014(14920)
- 2013(15117)
- 2012(14079)
- 2011(12876)
- 2010(13063)
- 2009(11999)
- 2008(11729)
- 2007(10536)
- 2006(9477)
- 2005(8549)
- 学科
- 济(71058)
- 经济(71000)
- 业(35630)
- 管理(35298)
- 方法(29418)
- 数学(27022)
- 数学方法(26834)
- 企(26779)
- 企业(26779)
- 地方(22818)
- 中国(21778)
- 农(18615)
- 业经(15212)
- 财(13671)
- 农业(13077)
- 地方经济(12704)
- 贸(11541)
- 贸易(11528)
- 易(11013)
- 融(10837)
- 金融(10836)
- 发(10821)
- 环境(10282)
- 银(10180)
- 银行(10170)
- 制(10029)
- 行(9869)
- 学(9496)
- 技术(9401)
- 和(8451)
- 机构
- 学院(188566)
- 大学(184962)
- 济(83051)
- 经济(81488)
- 管理(72356)
- 研究(66202)
- 理学(61635)
- 理学院(60909)
- 管理学(60107)
- 管理学院(59755)
- 中国(50427)
- 京(40039)
- 科学(38660)
- 财(37308)
- 所(33338)
- 农(30461)
- 中心(30111)
- 研究所(29916)
- 财经(29352)
- 江(28855)
- 经(26557)
- 北京(25969)
- 范(25821)
- 经济学(25721)
- 业大(25641)
- 师范(25594)
- 院(24045)
- 州(23894)
- 农业(23404)
- 经济学院(23301)
- 基金
- 项目(122528)
- 科学(96921)
- 研究(91494)
- 基金(87202)
- 家(74703)
- 国家(74048)
- 科学基金(63930)
- 社会(59429)
- 社会科(56547)
- 社会科学(56534)
- 省(49344)
- 基金项目(45868)
- 教育(42009)
- 划(40804)
- 自然(39067)
- 自然科(38145)
- 自然科学(38139)
- 自然科学基金(37406)
- 资助(36615)
- 编号(36180)
- 发(32603)
- 成果(29246)
- 重点(27745)
- 部(27333)
- 发展(26806)
- 课题(26779)
- 展(26344)
- 创(25185)
- 国家社会(24425)
- 创新(23608)
共检索到292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俊 付青叶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背景下,文章通过选择影响物流需求等10个指标构建区域物流评价指标体系,以2013年西部地区12个省份数据为样本,运用R型因子分析和灰色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先运用R型因子分析从相对较多的影响指标提取两个公共因子,再运用基于中心点混合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分析法将西部12个省份物流发展水平分为3个灰类。最后提出了针对西部12个省份物流发展水平的物流发展规划。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春玲 马跃如
运用Panel Data模型和方法,依据西部地区11个省区2000~2014年数据,考量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需求差异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居民消费需求有正向促进作用,城乡收入差距是导致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性原因所在。鉴此,应通过优化城镇布局和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吸引人口进入城镇,提升城镇化率,同时,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提升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启才,黄敬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绍洪 魏媛 刘明显
西部地区的绿色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实现。本文选取西部12省绿色发展的相关统计指标,综合运用计量方法及GIS技术方法对2014年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异进行研究。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空间分异 资源环境 西部地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佩卿
基于新发展理念,本文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方面入手,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重新诠释,从产业集聚化、城乡一体化、城市生态化、要素市场化、生活宜居化五个维度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2012—2016年西部地区11个省区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排名逐渐固化,分布状况与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一致。以新发展理念推进西部新型城镇化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应从五大方面相对应的五个维度上,结合西部地区实际,探索适宜西部区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文 李明贤
从金融发展和经济基础两方面选择了FIR等指标,构建了评价中国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阀值法进行无量纲处理,利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对2004年中国31个省市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检验。认为,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明显,金融发展形如一右端被拉长的"橄榄球";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成"圆柱体"形分布;影响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是"经济短板";制约各省份金融发展的"短板"各不相同。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层次分析法 金融短板 经济短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志祥 熊伟
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与9个经济变量的相关分析,说明了城市化水平与各经济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呈多样化的特点,城市化水平受经济以外的因素影响较大。并揭示了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提出西部地区应稳步加快城市化速度,促进经济的大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丽萍 童彦
本文基于乡-城流动人口的视角,从城镇化水平和民生保障水平两方面建立包容性评价的数学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1999-2014年城镇化包容发展水平进行时空评价,得出结论:从时序上看,西部城镇化包容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经历了低度包容和基本包容两个发展阶段;从空间格局来看,2007年后分化渐趋明显,至2014年,西藏仍处于低度包容阶段,广西、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七个省份处于基本包容发展阶段,内蒙古、重庆、四川、陕西四个省份进入适度包容和协调发展阶段,最后提出实现乡-城流动人口向城市居民转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包容发展 西部地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静寅 焦晨阳
通过构建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环境设施5个维度19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利用2014—2020年中国31个省份和甘肃省1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中国各省份及甘肃省12个地级市的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选择典型省份对标分析甘肃省基础设施发展的差距和短板,得出以下结论,甘肃省整体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且各地级市间发展不均衡;与典型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甘肃省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环境设施5个方面均存在差距和短板。铁路网、公路网、邮路网覆盖面严重不足,运输效率较低,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严重不足,资源配置能力较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新基建进展缓慢,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足、利用效率低下,生态脆弱的特质并没有实质改变,并进一步提出甘肃省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基础设施 综合评价 熵值法 对标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岳琪
本文基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程度、信息化程度、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状况、城市化程度和产业结构六个角度入手,构建了包含32个指标在内的地区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的31个省区2016年和2011年分别进行了评价。使用Kendall协同系数检验法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检测和评价组合,从而得出2016年和2011年各地区物流竞争力排名,并分析了五年内排名变化较大地区的原因。并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31个地区2016年地区物流竞争力划分为三个层级,确定了各地区物流发展水平现状原因做出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惠调艳 郭筱
文章以西部地区为对象,以2007—2017年为研究区间,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以及时空差异及其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经济-资源-环境耦合互动效应逐渐加强,耦合协调度波动上升,但是大部分省份仍处于轻度不协调或中度不协调阶段;(2)经济、资源、环境三系统综合指数来看,经济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资源子系统相对平稳,稳中略增,而环境子系统在2014年之前呈波动向下态势,2015年和2016年有所好转,但2017年又开始恶化;(3)西部地区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有着显著的空间格局特征,可分为四大梯队,省份差异明显,并且空间差异呈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的演变规律。从不协调原因溯源来看,经济滞后型是主导,部分省份表现为资源滞后型或环境滞后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鸿 王璐
准确测度我国西部地区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对于西部地区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数字乡村基础设施、数字乡村发展环境、乡村数字化应用以及乡村数字化治理四个维度,构建了包含27个指标的西部地区数字乡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熵权法实证测算并评价了2018—2020年我国西部12个省份的数字乡村发展情况。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数字乡村综合发展水平逐年稳定上升,但各省份间存在显著差异;有的地区数字乡村综合发展水平虽相对落后,但发展速度快、潜力大;数字乡村各子系统水平在西部12个省份间差异较大。据此提出西部地区数字乡村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程 王涛 蒋远胜
在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现状与供需失衡程度分析基础上,构建了西部地区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发展水平评价。以评价结果和供需失衡程度为标准,对西部地区生鲜农产品进行了分类及分层聚类。研究表明:不同地区、不同产品类别的供需失衡程度及聚类层次不同,物流发展模式的主导模式存在差异,可供选择的模式存在多样化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国辰 冀雪华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借助DPSR模型和产业发展的环境-能力-绩效理论,本文构建了符合京津冀物流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京津冀地区2013-2017年面板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物流发展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北京核心地位稳固,津冀差距呈缩小趋势,这与三地物流发展现实情况相符。最后,根据当前物流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