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58)
2023(13072)
2022(11260)
2021(10381)
2020(8584)
2019(20073)
2018(19619)
2017(37713)
2016(20676)
2015(23266)
2014(23622)
2013(23716)
2012(22727)
2011(21020)
2010(21496)
2009(20136)
2008(20214)
2007(18614)
2006(16735)
2005(15303)
作者
(62875)
(52644)
(52516)
(49862)
(33703)
(25304)
(24163)
(20405)
(19864)
(19160)
(17827)
(17793)
(17054)
(16906)
(16639)
(16287)
(16150)
(15597)
(15390)
(15241)
(13346)
(13160)
(12981)
(12118)
(12032)
(12003)
(11848)
(11737)
(10721)
(10608)
学科
(94318)
经济(94230)
管理(56596)
(54821)
(41525)
企业(41525)
方法(35728)
数学(30290)
数学方法(29907)
(28797)
中国(28055)
地方(27054)
业经(20966)
(20847)
农业(19648)
(18801)
(17552)
贸易(17538)
(17189)
(16912)
(15614)
银行(15584)
(15261)
金融(15258)
(15101)
环境(15073)
(14761)
地方经济(14533)
(14496)
理论(14270)
机构
学院(307361)
大学(304010)
(126913)
经济(123980)
管理(114228)
研究(111829)
理学(96279)
理学院(95064)
管理学(93389)
管理学院(92772)
中国(85716)
科学(69284)
(66730)
(59187)
(58634)
(54876)
研究所(52844)
中心(51240)
(49398)
财经(45306)
(44587)
业大(44311)
师范(44166)
北京(43191)
农业(42841)
(40796)
(39931)
(39807)
经济学(37948)
(35306)
基金
项目(193774)
科学(151093)
研究(143732)
基金(136741)
(119143)
国家(118083)
科学基金(99582)
社会(89074)
社会科(84305)
社会科学(84277)
(77580)
基金项目(72101)
教育(65596)
(65214)
自然(63125)
自然科(61427)
自然科学(61405)
自然科学基金(60281)
编号(60152)
资助(57268)
成果(50083)
(47917)
重点(44172)
课题(42606)
(42310)
(39318)
发展(38447)
(37815)
创新(36739)
科研(36564)
期刊
(151939)
经济(151939)
研究(93166)
中国(66759)
(50961)
学报(46117)
(44144)
科学(43857)
管理(41698)
教育(36481)
农业(34527)
大学(33965)
(32163)
金融(32163)
学学(31583)
技术(27222)
业经(26191)
经济研究(23533)
财经(21637)
问题(20011)
(18695)
(18555)
图书(16836)
(16197)
资源(16173)
技术经济(15468)
商业(14765)
统计(14254)
理论(14222)
国际(14014)
共检索到482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蓬涛  封志明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具有类型多、质量高的特征 ,同时也存在分布分散、基础设施落后、信息闭塞等问题。本文对西部地区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资源类型 )的丰度、分布密度 (面积相对密度和人口相对密度 )、类型和质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西部主要旅游资源总量占全国总数的 1 3左右 ,其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多达 8处 ,占全国总数的 34 8%。然而西部主要旅游资源的面积相对密度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 4 0 %~ 6 0 % ,其中森林公园数目仅为全国水平的 31 % ;而西部地区较高的人口相对密度则意味着较少的当地旅游客源。针对西部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翁钢民  王常红  
本文首先介绍了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特点;然后,建立红色旅游的AHP综合评价方法,以河北省为案例,通过AHP对河北省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针对河北红色旅游的现状,提出了打造红色品牌、加强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笑君  黄群英  
西部地区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自己的旅游资源优势,解决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和克服各种困难,才能促进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的大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华丽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实现海南全省旅游业的协调发展,需要海南中西部旅游发展的支撑和配合。本文就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对海南中西部旅游发展的必要性以及优劣势和机会威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海南中西部旅游发展特点,提出政府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创新旅游产品开发理念、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培养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智  
鄂西北地处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秦楚文化交汇融合地域,山川秀美,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高度富集,为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对鄂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分析,提出该地区旅游开发的设想及旅游产品的设计原则。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立  
西安地区在历史上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以著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世人所瞩目。西安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独特,是古文化孕育空间的核心,汉文化的策源地,黄土高原与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辐射中心。自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地区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新军  张祖群  赵荣  刘晓  
在西部旅游省(区)旅游发展研究概况基础上,进行西部旅游资源丰富index度与离散度组合研究。以西部省(区)高级别旅游资源为基础,计算12省(区)旅游资源丰富度的总得分并按丰富度进行排序;计算离散度得出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性呈现从贵州、西藏到四川、内蒙古逐渐递减趋势。在笛卡儿坐标系中构建其资源组合态势图,运用距离法进行聚类,得到其聚类谱系。最后针对12个西部省(区)进行登录,发现其呈现四种类型,根据对旅游资源的分析给出了四种不同模式的旅游开发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世蓉  
我国西部地区拥有着许多优秀的自然资源,在民生视域下,合理制定西部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西部地区乡村旅游现状、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民生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出发,探究并寻找适合西部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丽君  孙根年  孙亚军  
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5个与旅游业相关的具体评价指标作为我国西部10省(市)区的旅游资源综合实力评价的原始指标,运用因子多变量统计分析法对15个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处理,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采取正交旋转,得出规模、客源、交通、经济4个公因子作为评价我国西部10个省(市)区的旅游资源综合实力的综合变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书锋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一直是热点,但从名著景点、名人故里之争到一些宗教寺院的对外承包以及各地争相兴建的露天大佛像等等现象,可以看出这方面存在的隐忧,高投入能否带来高回报令人担忧,无序竞争也使得这种高回报变得不确定。产生这种无序竞争的原因除了与人们的信仰缺失有关,还与官员的畸形政绩观与唯GDP论不无关系,巨额的民间资本更是在背后兴风作浪。只有做到坚持文化的原生态,认真执行现行的宗教政策;建立健全法律与规章,做到依法办事,不以领导的意志为转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政府官员的考核机制等,才能使得这种文化资源的开发变得有序与可持续,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永文  史本林  
本文在对开封市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础上 ,对开封市的旅游形象进行了设计 ,对其规划进行了定位 ,并提出了旅游业发展应坚持的主导思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哲民  
介绍了宝鸡旅游资源概况,分析了旅游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衍用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事业的基本物质条件。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事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对旅游资源的恰当评价和合理开发。本文以评价为线索,对山东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优势劣势、类型特色及空间组合诸多问题作初步研究一、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类型齐全,在全国居前列地位;大多数景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较好山东地处黄河下游,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素称“齐鲁之邦”、“孔孟之乡”,人文景观众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松岩  张桂宾  
南阳市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在国内外均具有独特魅力,市政府也很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然而,目前的开发尚存在着市场定位模糊、缺乏专业人才与深层次开发等问题。作者认为,树立科学的旅游资源整合观、延长旅游产业链、通过科学促销打开市场之门、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和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合理开发与整合南阳旅游资源的基本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