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91)
- 2023(14836)
- 2022(12625)
- 2021(11709)
- 2020(9738)
- 2019(22412)
- 2018(22132)
- 2017(42636)
- 2016(23488)
- 2015(26509)
- 2014(26544)
- 2013(26201)
- 2012(24790)
- 2011(22481)
- 2010(22967)
- 2009(21545)
- 2008(21659)
- 2007(20153)
- 2006(18026)
- 2005(16311)
- 学科
- 济(99226)
- 经济(99112)
- 业(71347)
- 管理(67115)
- 农(51977)
- 企(48955)
- 企业(48955)
- 方法(38028)
- 农业(34339)
- 数学(33565)
- 数学方法(33196)
- 中国(26914)
- 财(26842)
- 业经(26473)
- 制(24229)
- 地方(23815)
- 贸(18618)
- 贸易(18610)
- 易(18111)
- 学(18028)
- 策(16418)
- 银(16387)
- 银行(16344)
- 体(16217)
- 行(15640)
- 融(15236)
- 金融(15231)
- 环境(15170)
- 发(15085)
- 务(14948)
- 机构
- 学院(340962)
- 大学(336531)
- 济(142668)
- 经济(139536)
- 管理(127959)
- 研究(117784)
- 理学(108993)
- 理学院(107775)
- 管理学(106007)
- 管理学院(105360)
- 中国(91391)
- 农(74408)
- 京(70848)
- 科学(70690)
- 财(68278)
- 所(60333)
- 农业(57331)
- 中心(55955)
- 江(55160)
- 业大(54990)
- 研究所(54036)
- 财经(52072)
- 经(47052)
- 范(44865)
- 师范(44458)
- 北京(44187)
- 州(43064)
- 经济学(42952)
- 院(41330)
- 省(39888)
- 基金
- 项目(220019)
- 科学(172441)
- 研究(165121)
- 基金(157326)
- 家(136359)
- 国家(135091)
- 科学基金(114849)
- 社会(104395)
- 社会科(98577)
- 社会科学(98543)
- 省(87961)
- 基金项目(83282)
- 教育(75575)
- 划(72752)
- 自然(71805)
- 自然科(70044)
- 自然科学(70023)
- 编号(69253)
- 自然科学基金(68812)
- 资助(63331)
- 成果(57653)
- 重点(49682)
- 部(49454)
- 发(49183)
- 课题(48171)
- 创(45478)
- 制(44829)
- 国家社会(42705)
- 性(42600)
- 创新(42564)
- 期刊
- 济(169259)
- 经济(169259)
- 研究(102432)
- 农(76220)
- 中国(74955)
- 学报(53318)
- 财(53122)
- 农业(51325)
- 科学(49288)
- 管理(44086)
- 大学(41359)
- 学学(38964)
- 教育(38458)
- 融(37331)
- 金融(37331)
- 业经(32018)
- 技术(29800)
- 财经(25847)
- 业(25134)
- 经济研究(24404)
- 问题(23378)
- 经(22235)
- 版(18852)
- 世界(17129)
- 技术经济(16976)
- 贸(16621)
- 农村(16619)
- 村(16619)
- 农业经济(15899)
- 经济问题(15745)
共检索到528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国锋 张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后"三农"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在我国西部地区实现这一任务尤为艰巨。文章从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农村产业发展、生产技术要素、人力资源素质、产业组织现状、基础设施配置和村镇建设规划六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产业择优发展、技术配套保障、人力资源建设、专业组织壮大、基础设施配套和村庄布局规划等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西部地区 制约因素 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济慧
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而新型农民的培养得依托农村职业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然而,农村职业教育在办学目标定位、办学经费、教育能力、办学模式、科研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这势必影响到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的能力,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制约因素 农村职业教育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任保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使制度正确",节约农村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设计社会激励结构,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激励和治理机制,激励新农村建设中各经济主体调整发展机制和战略,从激励、能力、组织和制度上解决先进或适用生产要素、社会保障向农业或农村转移。以激励、能力、组织和制度的相互作用分析西部资源富集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激励 能力 组织 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新前
我国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诸多困难与问题,其产生的基本原因在于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太弱。因此,应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坚持量力而行的逐步推进原则、加大中央支持的力度、吸引外部资本参与、提高"职业农民"素质等,以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智超 龙花楼
本文分析了中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①农村土地空心化和人口过疏化现象不断加剧,耕地资源浪费严重;②农村发展资金短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滞后;③农村组织建设不健全;④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落后,各类乡村公共物品供给缺乏;⑤农村建设决策体系不完善,缺乏规划引导;⑥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主体性不强,公众参与程度较低。结合问题分析,总结得出中国新农村建设存在3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即保障力短缺、参与力短缺和服务力短缺。随后,针对各制约因素在国际典型地区农村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梳理,就德国、比利时、以色列、荷兰、法国、匈牙利、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等国在土地资源供给、人才资源供给、农业产业化、农民合作组织构建及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等方面的具体做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通过综合分析世界各国的农村建设经验和教训,从政府、社会机构和农民个人3个层面对中国今后如何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制约因素 国际经验 中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艳恒
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动力,是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西部现代农业已取得较大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很多制约其发展的问题。本文就我国西部地区近几年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凸显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为我国西部地区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实现经济迅速腾飞提供一种借鉴。
关键词:
西部 现代农业 制约因素 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惠茹 郑彩云
制约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对生产性活动投资的引致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优化度低,未能形成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平台;未能得到根本改变的不容乐观的投资环境,降低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动力;绝对过剩并且素质低下的劳动力,难以适应外商对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需要;完善度和成熟度仍然较低的市场体系,提高了外资获利成本。为提高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能力,西部地区应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加强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引进,调整引进外资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激宇
目前,开拓农村市场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人们普遍认为,开拓我国农村这个广阔而且具有极大潜力的市场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开拓农村市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丽萍 霍学喜
对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进行实证分析,西部地区农户对于资金借贷需求逐年上升;民间借贷是农户借贷资金主要来源,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比例逐年提高;民间有息借贷或高息牟利性质的借贷并不普遍;借贷资金主要投向于资金需求较大的生活消费项目和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总体上生活性借款的比重有所增加而生产性借款的比重有所下降。因此,针对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的特征,以及正规金融、民间借贷供给和农户自身需求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应采取相应策略,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完善农村信贷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户借贷 借贷行为 民间借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茜,旦汉雨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文化的差异,所存在的消费问题有所不同,以下将以西部城市重庆为例,探索如何根据西部地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制定积极的消费政策,以扩大最终消费的规模,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铭恩,孔鹏
观念落后,农业基础薄弱,资金运行的恶性循环,缺乏科学布局和长期规划,产权结构落后、缺乏创新动力是制约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为了实现西部乡企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对策:坚持市场取向,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扩大国家扶持范围,转换经营机制,改革产权制度,建立灵活、有效的创新机制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舟
农家书屋肩负着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重任,有助于改善西部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状况,促进新农村建设。当前,我国西部农村读者对农家书屋有着多样化的需求,但使用效果频率不高,效果欠佳。应在充分了解读者使用动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农家书屋的长效发展。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家书屋 新农村建设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朱莉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新农村建设中必然涉及到耕地占用问题。基于西部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特征,本文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用地与耕地保护的冲突,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节约集约用地、开展土地整理、改革现有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农地利用率、发展非农产业、科学规划和严格用地管理等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新农村建设 耕地保护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娟
资金投入不足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难中之难。新农村建设对金融业提出新的要求。立足于西部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研究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是金融业和西部地区迫切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西部地区 金融 新农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国平 石磊
为对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农村的特点,在遵循可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灵敏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二级分指标的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各层指标的设立依据和内容加以说明。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 评估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