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4)
2023(16433)
2022(14237)
2021(13384)
2020(11279)
2019(26565)
2018(26783)
2017(51916)
2016(28319)
2015(32354)
2014(32870)
2013(32584)
2012(30024)
2011(27153)
2010(27510)
2009(25561)
2008(25228)
2007(22830)
2006(19929)
2005(17517)
作者
(84355)
(70772)
(70413)
(66979)
(44546)
(34080)
(31890)
(27928)
(26551)
(25168)
(24028)
(23619)
(22275)
(22252)
(21776)
(21729)
(21654)
(20812)
(20229)
(20060)
(17804)
(17437)
(17338)
(16159)
(15914)
(15859)
(15779)
(15594)
(14376)
(14171)
学科
(122161)
经济(122046)
(82553)
管理(78349)
(60475)
企业(60475)
方法(57011)
(52464)
数学(50404)
数学方法(49636)
农业(34760)
中国(29094)
业经(28925)
(27650)
地方(26534)
(25922)
(21184)
(21088)
贸易(21080)
(20451)
环境(19991)
理论(18974)
(17854)
技术(17414)
(17029)
财务(16947)
财务管理(16906)
(16534)
(16478)
(16433)
机构
学院(415128)
大学(412852)
管理(164258)
(163650)
经济(159999)
理学(143095)
理学院(141526)
管理学(138768)
管理学院(138053)
研究(136280)
中国(102067)
科学(87833)
(87598)
(84634)
(71406)
(70032)
业大(68707)
农业(65474)
研究所(64016)
中心(63573)
(61094)
财经(57655)
(55032)
北京(55002)
师范(54544)
(52334)
(49684)
(48294)
经济学(47905)
经济管理(44818)
基金
项目(282541)
科学(220488)
研究(204932)
基金(203094)
(177167)
国家(175650)
科学基金(150013)
社会(127049)
社会科(120006)
社会科学(119968)
(111852)
基金项目(108235)
自然(98502)
自然科(96112)
自然科学(96086)
自然科学基金(94326)
教育(93920)
(93337)
编号(85686)
资助(84358)
成果(68913)
重点(63042)
(61948)
(60649)
课题(58179)
(57685)
科研(54235)
创新(53810)
教育部(52296)
大学(52130)
期刊
(180487)
经济(180487)
研究(115167)
(83259)
中国(76498)
学报(68744)
科学(63222)
农业(56643)
管理(54569)
(53324)
大学(51899)
学学(49183)
教育(43556)
技术(36629)
(34620)
金融(34620)
业经(34540)
(27481)
财经(26948)
经济研究(26611)
问题(25107)
(22858)
(22341)
图书(21282)
技术经济(21142)
统计(20043)
科技(19974)
资源(19770)
理论(19432)
业大(18776)
共检索到596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燕  王博  
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劣是衡量农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志。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民在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农村人居环境的质量,他们对居住地的各种设施水平、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舒适度、便捷性、归属感等内容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本研究以西部地区新农村为对象,从居民情况、新村建设情况、人居环境满意度等方面对人居环境优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研,探寻其产生的根源,为下一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和改造提供依据和借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俸晓锦  徐枞巍  
本文在研究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内化模式、创业驱动模式、"注入—带动"模式和资源吸引模式等四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邹国良  刘娜娜  梁雁茹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基于有限理性的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以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和农村居民为博弈主体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模式合作行为演化博弈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分析了三方主体的初始意愿和政府规制对三方主体行为策略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规制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模式合作博弈系统演化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政府对社会资本的补贴资助、投机罚金、合作奖励和政府对农村居民的参与奖励。(2)与提高地方政府对社会资本的补贴资助力度和惩罚力度相比,提高地方政府的激励规制初始意愿更能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项目的顺利落地实施。(3)农村居民参与PPP项目的初始意愿的提升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居民参与收益。最后,为促进PPP模式在农村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可持续改善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云峰  王子键  
以西部地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征信体系建设在消除农村信贷配给困境中的作用,对公共征信系统主导型征信模式和私营征信机构主导型征信模式的整体优势和所需制度条件进行比较,并依据西部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区域特征,提出政府先行、市场跟进的征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闫春  黄燕玲  罗盛锋  
从分析中央农村政策和西部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入手,探讨了西部农村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因素之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农业集群来指导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观点。然后从农业集群的内涵、特点、西部地区发展农业集群的优劣势和意义等角度全面论证了西部地区发展农业集群的可行性,最后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农业集群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危学敏  蔡用海  
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文章介绍了湖南省衡阳市以舂陵村为例的新农村的发展现状,积极提出改善该村人居环境的建议,以推进该村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国锋  张沛  田英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这个历史任务的实现在西部地区尤为艰巨。文章分析和总结了国外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供西部地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选择的资源带动型、旅游带动型、小城镇带动型、移民搬迁型、专业特色型、中心村落型6种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闫春  赵巧艳  罗盛锋  
本文从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解决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瓶颈的作用入手,深入剖析了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混乱与无序的弊端,提出了建立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标准的观点,并详细探讨了培训标准的设立原则与具体的实施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伟  冯长春  陈春  
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在于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文章针对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的一些现状和出现的问题,对村镇人居环境的内涵的界定、优化原则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系统优化的思想,以县或乡镇为基本地域单元,提出了一套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系统。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系统包括安全格局子系统优化、村镇规划、社会经济子系统优化、基础设施子系统优化、环境卫生子系统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子系统优化六个方面,通过安全格局网络图的编制和优化指标的达标验收,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构建城乡和谐社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磊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西部地区实行区域性扶贫开发政策以来,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与贫困发生率快速下降,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加,贫困深度不断减轻,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得到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出现明显改善。提高西部地区农村扶贫绩效,要创新扶贫模式,打破农村扶贫制度性陷阱,消除贫困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磊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西部地区实行区域性扶贫开发政策以来,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与贫困发生率快速下降,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加,贫困深度不断减轻,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得到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出现明显改善。提高西部地区农村扶贫绩效,要创新扶贫模式,打破农村扶贫制度性陷阱,消除贫困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磊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西部地区实行区域性扶贫开发政策以来,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与贫困发生率快速下降,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加,贫困深度不断减轻,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得到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出现明显改善。提高西部地区农村扶贫绩效,要创新扶贫模式,打破农村扶贫制度性陷阱,消除贫困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洪云  
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一直较为落后,有效开发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并加以合理利用,将带动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关于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成因的分析研究以及提出的对策建议进行总结综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颖  
尽管电子商务已经延伸到了我国西部农村地区,但由于经济发达程度低、地理区位限制及商品物流等原因,电子商务发展程度对比东部地区存在明显的差距。本文以电子商务中的商品流通渠道模式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西部农村地区商品流通渠道模式的弊端;针对传统流通模式渠道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包络算法的西部农村电子商务O2O流通渠道创新模式研究,重点分析和解读了该模式下农村电商流通渠道的结构、行为变化,及其对商品流通效率的影响程度。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农村地区采用O2O电子商务流通渠道后提高了整体的流通效率,规模报酬也呈现出递增的趋势。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燕舞  
乡村治理的生活治理转向表明,国家对人民美好生活的设定和擘划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实则是一体的,它们共同指向生活治理的现代化。农民日常生活世界的结构主要包括生活空间、生活观念和生活实践以及三者的互动。从对农民生活改造实践的运行管理机制和对农民生活改造验收的考核督察机制来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政策实践充分体现了国家治理深度介入农民日常生活与改造农民生活世界的逻辑。农民生活治理的现代化就是要通过国家治理手段实现农民生活世界中生活空间、生活观念和生活实践的现代化。它从改造农民的生活空间开始,并通过改造农民的生活实践,最终达到改造农民的生活观念的目的,从而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农民日常生活现代化,进而彻底实现农村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