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06)
- 2023(2442)
- 2022(2155)
- 2021(2033)
- 2020(1796)
- 2019(3694)
- 2018(3669)
- 2017(6407)
- 2016(3814)
- 2015(4199)
- 2014(4139)
- 2013(4135)
- 2012(4106)
- 2011(3779)
- 2010(3826)
- 2009(3393)
- 2008(3329)
- 2007(2920)
- 2006(2636)
- 2005(2328)
- 学科
- 济(16100)
- 经济(16088)
- 地方(7006)
- 业(6814)
- 学(6329)
- 管理(6105)
- 农(5519)
- 方法(5255)
- 数学(4791)
- 数学方法(4711)
- 地方经济(4168)
- 农业(4025)
- 企(3865)
- 企业(3865)
- 中国(3744)
- 税(3017)
- 税收(2813)
- 环境(2801)
- 收(2780)
- 财(2735)
- 业经(2679)
- 贸(2675)
- 贸易(2674)
- 易(2525)
- 生态(2341)
- 制(2160)
- 和(2157)
- 资源(2081)
- 发(1947)
- 土地(1944)
- 机构
- 大学(55558)
- 学院(55529)
- 研究(26983)
- 科学(20826)
- 中国(19304)
- 济(19179)
- 经济(18738)
- 所(16136)
- 管理(16123)
- 农(16004)
- 研究所(15213)
- 理学(13869)
- 理学院(13498)
- 京(13349)
- 管理学(12981)
- 管理学院(12876)
- 农业(12718)
- 中心(11708)
- 业大(11621)
- 院(10251)
- 省(9588)
- 科学院(9555)
- 室(9311)
- 范(9303)
- 师范(9149)
- 实验(8697)
- 江(8692)
- 北京(8635)
- 实验室(8358)
- 财(8271)
- 基金
- 项目(42794)
- 科学(32255)
- 基金(30643)
- 家(30300)
- 国家(30110)
- 研究(25856)
- 科学基金(23369)
- 自然(17456)
- 自然科(16988)
- 自然科学(16981)
- 基金项目(16714)
- 自然科学基金(16650)
- 省(15710)
- 划(14893)
- 社会(14828)
- 社会科(13896)
- 社会科学(13893)
- 资助(12362)
- 教育(11043)
- 重点(11018)
- 发(10162)
- 计划(10160)
- 科技(9867)
- 编号(9641)
- 科研(8813)
- 部(8799)
- 专项(8264)
- 创(8038)
- 成果(7696)
- 创新(7675)
共检索到83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淑明 孙丙寅 贺安乾 刘杜玲 张刚 魏典典
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和测定,对我国西部地区8个文冠果天然群体的种子特征及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个文冠果种群的种子横径为1.05~1.51cm,纵径为0.86~1.38cm,种形指数为1.07~1.32,种群间存在显著差异;陕西延安种群种子的千粒质量和出仁率均最大,分别为1108.4g和48.28%,显著高于甘肃和青海种群;8个种群的种仁含油率均在53%以上,且不同种群间差异显著;文冠果种仁油含有12种脂肪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亚油酸(40.90%~46.12%),其次是油酸(29.21%~31.25%);含有17种氨基酸(22.53%~27.58%),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27...
关键词:
文冠果 种子特征 含油率 脂肪酸 氨基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若梅 何盒 申怡飞 张丁玲 刘淑明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种源大红袍花椒的种实特性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规律,为花椒优良种质资源的选取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和测定,对我国青海循化、甘肃秦安、山西平顺、陕西韩城、山东泰安、河南淅川、陕西凤县、河北涉县等8个不同种源大红袍花椒的种实特征和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8个不同种源大红袍花椒种子的横径为3.544.35mm,纵径为2.963.35mm,种形指数为1.241.31。陕西韩城和甘肃秦安花椒具有较高的出皮率,分别为52.3%和50.3%;8个种源花椒种子的含油率均在
关键词:
花椒 含油率 种实特性 氨基酸 脂肪酸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董雷鸣 曾燕如 邬玉芬 黄银芝 武栋 戴文圣
对安徽省黄山市天然榧树Torreya grandis群体内种子表型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变异进行分析研究,为优良榧树种质资源收集、品种选育及榧树遗传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①种蒲质量、种蒲横径、种蒲纵径、种核横径、种核纵径、种核质量、种形指数、核形指数和出核率的变幅分别为5.24~12.23 g,1.963~3.018 cm,2.255~3.685 cm,1.438~2.270 cm,2.009~3.208 cm,2.30~5.19 g,0.695~0.902,0.555~0.823,34.80%~66.49%;②营养成分粗脂肪、淀粉和蛋白质的质量分数变幅分别为232.96~425.54 g·kg-...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奇 孙婧依 刘建锋 常二梅 贾子瑞 高文强
【目的】通过大范围采样分析栓皮栎软木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环境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软木资源的定向选育与科学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集了全国12个地区栓皮栎软木进行软木脂、木质素等主要化学成分测定分析,通过LSD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不同样点软木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栓皮栎软木主要化学成分的平均含量(本文中的化学成分含量指的是质量分数)为可萃取物(13.94±0.54)%,软木脂(41.63±1.44)%和木质素(23.03±2.26)%。以软木脂与木质素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2个地理种源划分为3个类群,其中河北临城、江西永修、安徽金寨、江苏南京和河南内乡属于软木脂含量相对较高的类群;河南济源、陕西眉县和甘肃天水属于木质素含量较高的类群;陕西商洛、湖南城步、北京平谷和广西田林则属于中间类群。相关分析发现,二氯甲烷萃取物和总萃取物含量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软木脂含量随经度和土壤氮含量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年均温对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较小,但年均降水量与软木脂、二氯甲烷萃取物和总萃取物含量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整体上,我国栓皮栎软木化学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地理差异,且主要受纬度、年均降水量和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有燕 张文辉 何景峰 周建云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文冠果的种群特征,为文冠果人工林的天然化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阳坡、半阳坡和半阴坡文冠果天然林各6块并设置样地,通过实地调查,对黄土高原丘陵区文冠果的种群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文冠果种群的年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编制标准生命表及不同坡向静态生命表,并绘制存活曲线。【结果】黄土高原丘陵区文冠果种群年龄结构呈进展型,幼龄个体数多,中老龄个体数少。Ⅱ龄级文冠果死亡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大,死亡率降低;在Ⅴ、Ⅵ龄级,由于生理衰老再次出现死亡高峰。文冠果种群存活曲线呈DeeveyⅢ型。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聚集分布,以半阳坡种群聚集强度较大,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茜
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不同地理分布、种子发芽率在35%以上的杉木种子营养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杉木种子中可溶性糖、粗蛋白质、脂肪、淀粉的含量分别为40~70gkg-1、150~160gkg-1、230~260gkg-1、60~80gkg-1;大量元素含量以N最高,为24~26gkg-1;微量元素含量依次为Mn>Fe>Zn>Cu>Ni>Pb>Cd。该结果可为杉木种子的品质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杉木,种子,化学成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一琼 李悦 崔廷 白银帅 刘向真 赵森森 牛洋洋 刘超 贾国涛 程良琨
以已醇化3年的福建南平C3F、云南曲靖C3F、贵州黔西南C3F和贵州黔西南C4F片烟为试验材料,连续5年取样,测定片烟在滞库期间常规化学成分(总植物碱、总糖、还原糖、总氮)、高级脂肪酸(亚油酸、油酸、亚麻酸、十六酸、十八酸)和多酚化合物(绿原酸、隐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含量,并分析其变化。结果表明:片烟的总糖、还原糖、亚麻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随着滞库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主成分分析表明,片烟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在滞库期间逐年下降,且在滞库2~3年后片烟会出现明显的品质下降;比较黔西南C3F和C4F片烟,C3F片烟在滞库4年后的综合得分开始低于滞库前的C4F片烟综合得分,说明滞库时间过长会使得片烟发生品质降级现象;比较南平、曲靖、黔西南的C3F片烟,曲靖片烟较耐贮藏,南平片烟不耐贮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艳英 王华 任玉巧
研究了早熟品种“大十”和晚熟品种“红果2号”2个常用果桑品种,在果实成熟期间桑果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桑果成熟度的增加,2个品种果实的单果重、出汁率及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酚物质和单宁含量均逐渐增加,而酸度逐渐降低;桑果的蛋白质含量则出现2个高峰,分别在果实红色期和紫黑色期。2个品种间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大十”品种的单果重、出汁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均高于“红果2号”,而滴定酸含量低于“红果2号”,并且“大十”的上述理化指标变化速度较快;2个品种的单宁和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大十”的单宁含量较高,而“红果2号”的蛋白质含量较高。
关键词:
桑椹 成熟期 理化指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黎娟 周清明 杨虹琦 周冀衡 朱列书 周昆
为探明不同采收时间对烤烟中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打顶后0,10,20,30,50d取中部烟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打顶后,随着烟叶的成熟,多元有机酸和烟碱含量升高;叶绿素、高级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和钾素大幅度下降;类胡萝卜素、非还原糖和水溶性总糖则表现为先降后升,烟叶适熟后又下降的变化趋势.打顶后30d采收烟叶,叶片细胞内既含有较多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又能将有机酸、蛋白质、烟碱和钾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烟叶调制后各种化合物的比例协调.
关键词:
烤烟 成熟进程 香气前体物 品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一琼 李悦 崔廷 白银帅 刘向真 赵森森 牛洋洋 刘超 贾国涛 程良琨
以已醇化3年的福建南平C3F、云南曲靖C3F、贵州黔西南C3F和贵州黔西南C4F片烟为试验材料,连续5年取样,测定片烟在滞库期间常规化学成分(总植物碱、总糖、还原糖、总氮)、高级脂肪酸(亚油酸、油酸、亚麻酸、十六酸、十八酸)和多酚化合物(绿原酸、隐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含量,并分析其变化。结果表明:片烟的总糖、还原糖、亚麻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随着滞库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主成分分析表明,片烟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在滞库期间逐年下降,且在滞库2~3年后片烟会出现明显的品质下降;比较黔西南C3F和C4F片烟,C3F片烟在滞库4年后的综合得分开始低于滞库前的C4F片烟综合得分,说明滞库时间过长会使得片烟发生品质降级现象;比较南平、曲靖、黔西南的C3F片烟,曲靖片烟较耐贮藏,南平片烟不耐贮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永安 郑湖南 周冀衡 王瑞强
以中国18个具代表性烤烟产区K326的C3F烟叶为材料,对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前体物及香气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清香与浓香风格烟叶香气前体物含量有差异,而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等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对烤烟香气的影响不显著;清香与中间香型风格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前体物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浓香与中间香型风格的烟叶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含量存在差异,而香气前体物含量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烤烟 不同产区 香气特点 化学成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小华 周冀衡 李晓忠 王勇 杨虹琦 陈新联 揭晓 张一扬
采集湖南主产烟区31个县66个乡镇的B2F,C3F,X2F 3个等级烤烟样本559份,测定了烟叶可溶性糖、还原糖、总植物碱、蛋白质、总氮、钾、氯、硫含量,研究了湖南烤烟化学成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湖南烤烟总植物碱含量(均值3.161%)、硫含量偏高(均值0.885%)、氯含量偏低(均值0.289%);化学成分在部位间、年度间(除硫外)和3大烟区(除总植物碱外)间差异显著,品种(除钾和硫外)间差异不显著;除可溶性糖、还原糖、蛋白质、总氮、硫与氯,蛋白质与钾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余都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关键词:
烤烟 化学成分 相关性 湖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有燕 张文辉 周建云 何景峰 李彦华
【目的】分析黄土高原丘陵区文冠果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种子成苗、实生苗生长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阐明该区域文冠果种群实生苗更新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文冠果种群恢复及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固定样地调查,对黄土高原丘陵区阳坡、半阳坡和半阴坡3种生境下的文冠果天然种群种子幼苗转化率、幼苗数量、幼苗生长状况、幼苗生物量分配及环境因子对文冠果实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各坡向均有1年生文冠果实生苗,但不同坡向实生苗平均数量不同,阳坡生境1年生实生苗相对较多(632株·hm-2),而半阴坡相对较少(484株·hm-2);各坡向文冠果种子幼苗转化率均较低,3个坡向文冠果种子幼苗转化率表现为半阴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正科 陆锦时 朱明华 徐泽 郑清元 郑定贵
8个茶树品种加工3种典型外形的绿名茶,其茶多酚、咖啡碱及水浸出物含量变化显著;氨基酸及可溶性糖总量品种×外形交互效应极显著,而变化特性不明显。不同品种加工的名茶中,针形名茶茶多酚及咖啡碱含量最低,水浸出物含量居中,可溶性糖总量较高;扁形名茶水浸出物含量最低,咖啡碱含量最高,茶多酚及氨基酸含量亦较高;卷曲形名茶氨基酸及可溶性糖总量较低,咖啡碱含量居中,水浸出物含量最高,茶多酚含量亦较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