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3)
2023(10957)
2022(8906)
2021(8132)
2020(6331)
2019(14358)
2018(13876)
2017(26487)
2016(14248)
2015(15774)
2014(15843)
2013(15602)
2012(15075)
2011(14069)
2010(14461)
2009(13467)
2008(12996)
2007(12299)
2006(11547)
2005(10370)
作者
(43114)
(36143)
(36118)
(34473)
(23277)
(17199)
(16220)
(13922)
(13900)
(13241)
(12578)
(12027)
(11980)
(11663)
(11657)
(11282)
(10763)
(10654)
(10439)
(10348)
(9261)
(9087)
(9000)
(8493)
(8378)
(8231)
(7997)
(7942)
(7511)
(7210)
学科
(79584)
经济(79528)
管理(38433)
(32531)
地方(24921)
(23960)
企业(23960)
方法(21715)
(21186)
中国(20587)
数学(19015)
数学方法(18780)
业经(16190)
(15199)
地方经济(15120)
农业(14484)
(13957)
(12889)
(11361)
环境(11354)
(10795)
贸易(10785)
(10726)
金融(10723)
(10339)
(10256)
银行(10233)
(10184)
(9962)
及其(9899)
机构
学院(210445)
大学(207026)
(96060)
经济(93995)
研究(82243)
管理(73059)
中国(62460)
理学(60793)
理学院(60035)
管理学(58962)
管理学院(58572)
科学(48476)
(44793)
(43587)
(42372)
研究所(38015)
(37014)
中心(36784)
(35295)
财经(32731)
经济学(30380)
(29937)
(29524)
业大(29231)
北京(28927)
(28922)
农业(28626)
师范(28600)
(27464)
(27301)
基金
项目(131734)
科学(102550)
研究(99358)
基金(92519)
(81222)
国家(80493)
科学基金(67033)
社会(62982)
社会科(59429)
社会科学(59414)
(52183)
基金项目(46973)
教育(44941)
(43884)
自然(40782)
编号(40440)
自然科(39724)
自然科学(39709)
自然科学基金(38984)
资助(38409)
成果(34480)
(32197)
重点(30523)
课题(30444)
(28658)
(26719)
发展(26457)
(26031)
国家社会(25903)
(25473)
期刊
(124304)
经济(124304)
研究(71737)
中国(49049)
(36169)
学报(31810)
(31574)
科学(30010)
管理(29911)
教育(26105)
大学(24441)
农业(24241)
(24075)
金融(24075)
学学(22941)
经济研究(20338)
技术(19778)
业经(18770)
财经(17154)
问题(15379)
(15084)
(12281)
(11675)
技术经济(11518)
世界(11126)
国际(11065)
经济问题(10027)
现代(9864)
统计(9863)
(9711)
共检索到348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袁建岐  
县域经济落后是造成东西部经济发展巨大差距的重要因素,面临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面对各地在竞争中加快发展的压力,积极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更有力的举措加快建设一批经济强县,是西部地区谋划县域经济跨越发展面临的现实课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方发龙  周江  
西部地区是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腹地,肩负着中国经济大盘整体提升和中国生态安全的历史重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对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西部有着深远意义,正确处理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协调推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演进。论文试图运用区域博弈论、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以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本质的分析为基础,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博弈关系,探索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国锋  段禄峰  
城镇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生态城镇建设是城镇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西部地区建设生态城镇既是区域城镇化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破解生态约束下区域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生态城镇建设的经典理论的梳理和回顾,提出了西部地区生态城镇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建设构想和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发龙  周江  
西部相对落后,通过经济增长缩小其与东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但是,西部又肩负着国家生态安全的历史重任,局部经济增长与全局生态安全保障形成冲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对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西部有着深远意义,协调推进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有利于破解局部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与我国生态安全全局目标之间的矛盾,这也注定了西部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将比中部和东部地区更复杂且更具有挑战性。本文试图运用区域博弈论、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以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本质的分析为基础,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博弈关系,探索协调推进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琦  
近些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恶化,形势不容乐观。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提出西部地区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令娟  
生态经济效率同时考虑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工具。本文介绍了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比较了各个组织对生态经济效率的定义,探讨了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中,针对生态经济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措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令娟  
生态经济效率同时考虑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工具。本文介绍了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比较了各个组织对生态经济效率的定义,探讨了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中,针对生态经济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超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为西部地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对于如何发挥本地优势,采取何种路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问题,西部各省区市仍在研讨和摸索之中。基于此,文章以陕西省为例,在分析有利支撑和不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陕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路径:发挥区位优势,加快交通物流建设;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产业合作;着眼货币流通,强化金融合作;传承历史文化,加强文化旅游合作;搭建多种平台,拓宽沟通贸易渠道,为西部地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思路和借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栋生  
改革开放 2 0年来 ,我国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具有重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 ,在此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政策评价和前景展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青  
分析了新世纪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机遇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挑战 ,揭示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矛盾的特殊性 ,阐述了西部大开发创新思路和跨跃意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金叶  梁佳  张静  
加快生态经济发展是我国西部地区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战略选择,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系统脆弱,但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自然景观资源多样、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是加快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也是发展生态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推动力和催化剂。西部地区加快生态经济发展首先要在多个层面上树立正确的生态经济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网络立体化生态经济发展态势;其次要加强生态经济教育,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与智力支持;第三,要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的多元化生态产业体系,确立生态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华  萧艳汾  李继红  熊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梦欣  任保平  
我国亟待关注西部地区经济新动能的培育问题,从而实现经济增速的平稳换挡,推进经济朝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因素,充分强调生产要素的循环与利用、生产行为的高效率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西部地区作为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全面实现的核心突破口以及中国实现协调平衡发展的主要攻克区[1],完成西部地区经济新动能的培育,以及新旧动能的平滑换挡任务依然很重。本文基于经济新时代的背景下,通过构建新动能培育的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对现阶段我国西部地区新动能培育的发展现状进行测度和评价,以提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新动能培育的政策建议以及相适应的路径选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彬  何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新状态。面对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投资增长、工业生产增速、农业经济运行、消费市场、对外贸易等呈现新态势。经济转型、工业升级、企业经营、投资增长、对外开放、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与风险。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探索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路径意义重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