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56)
- 2023(17020)
- 2022(14197)
- 2021(13090)
- 2020(10581)
- 2019(24386)
- 2018(24461)
- 2017(46619)
- 2016(25580)
- 2015(28652)
- 2014(28862)
- 2013(28482)
- 2012(26406)
- 2011(23836)
- 2010(23756)
- 2009(21701)
- 2008(21058)
- 2007(18516)
- 2006(16588)
- 2005(14959)
- 学科
- 济(109060)
- 经济(108949)
- 管理(69131)
- 业(66253)
- 企(51996)
- 企业(51996)
- 方法(41341)
- 数学(35121)
- 数学方法(34745)
- 中国(34104)
- 农(31452)
- 地方(30515)
- 业经(25913)
- 学(22319)
- 财(22271)
- 农业(21489)
- 贸(18854)
- 贸易(18836)
- 制(18780)
- 易(18129)
- 环境(17705)
- 理论(16982)
- 银(16914)
- 银行(16871)
- 和(16841)
- 发(16737)
- 融(16556)
- 金融(16553)
- 技术(16481)
- 行(16237)
- 机构
- 大学(358344)
- 学院(357847)
- 济(142961)
- 经济(139647)
- 管理(138909)
- 研究(128120)
- 理学(119044)
- 理学院(117586)
- 管理学(115594)
- 管理学院(114938)
- 中国(95354)
- 科学(79519)
- 京(79222)
- 所(64919)
- 财(63162)
- 农(60157)
- 研究所(58957)
- 中心(57493)
- 江(53965)
- 业大(53421)
- 范(50954)
- 北京(50679)
- 师范(50506)
- 财经(50035)
- 院(47104)
- 农业(46588)
- 经(45355)
- 州(44409)
- 经济学(41818)
- 师范大学(40949)
- 基金
- 项目(243697)
- 科学(191220)
- 研究(180019)
- 基金(174313)
- 家(151907)
- 国家(150584)
- 科学基金(128952)
- 社会(112562)
- 社会科(106464)
- 社会科学(106438)
- 省(95601)
- 基金项目(93217)
- 自然(82810)
- 教育(81576)
- 自然科(80861)
- 自然科学(80845)
- 划(80653)
- 自然科学基金(79355)
- 编号(74506)
- 资助(70335)
- 成果(60527)
- 发(56149)
- 重点(54721)
- 部(52558)
- 课题(51933)
- 创(50345)
- 创新(46973)
- 国家社会(45876)
- 科研(45764)
- 发展(44998)
- 期刊
- 济(164941)
- 经济(164941)
- 研究(110530)
- 中国(75093)
- 农(56018)
- 学报(55554)
- 科学(52941)
- 管理(52165)
- 财(45602)
- 教育(44628)
- 大学(41895)
- 学学(38966)
- 农业(38763)
- 融(32822)
- 金融(32822)
- 技术(32003)
- 业经(28067)
- 经济研究(25554)
- 财经(23360)
- 问题(22982)
- 图书(21108)
- 业(20288)
- 经(20025)
- 科技(17873)
- 资源(17611)
- 技术经济(17302)
- 理论(17111)
- 现代(17041)
- 发(16457)
- 版(16114)
共检索到544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庆军 赛云秀
根据陕西工业化与城市化经济发展相关数据,采用协调度——协调发展水平模型对陕西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程度和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得出现阶段陕西工业化与城市化系统处于初级协调水平的结论,到"十二五"末,将实现优质协调水平。运用GM(1,N)模型,对陕西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系统内因分析,提出陕西省要以增加研发经费和提高科研人员数量和质量为突破口,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互动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协调发展 工业化 城市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俊华 卫玲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后,高新技术产业成为被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高新技术对于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作用确实不容忽视:它通过自身的结构改造效应、科技扩散效应、产业带动效应促进工业化的进程,而工业化又带动城市化的进程;同时,城市化又为工业化提供良好的经济依托,促进工业化的持续发展,从而两者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以带动区域的经济增长,提高整个区域的综合实力。本文通过对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发现陕西省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显性比较优势,而且它对促进陕西省乃至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其作为陕西省的一个经济增长极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小窥。
关键词:
高新技术 工业化 城市化 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军生 张晓棠 宋元梁
文章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建立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协调度——协调发展水平模型,以陕西省为例,对1978年以来陕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水平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得出陕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水平到2003年尚处于中低水平的结论。
关键词:
城市化 产业结构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达捷
工业化与城市化必须协调均衡发展,国民经济才能得到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通过对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工业化水平,二者在发展进程中的失衡状态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综合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促进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的思路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城市化的雄厚物质基础;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长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新雷 郭鸿雁
运用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理论,本文详细分析了河南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河南省工业化、城市化所处的发展阶段与特点、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加速河南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战略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雷仕凤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发达繁荣的必由之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当今的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工业化、城市化是否动摇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地位,在低成本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与失地人口的可持续安置和发展之间如何进行选择和平衡,工业化、城市化如何与农地非农化结合。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应特别处理好诸如平衡好农地保护与农地非农化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重要关系,以保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顺利发展,使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并且为最广大的社会所分享。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秉镰 王家庭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经济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所依赖的基本路径,结合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演进历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促进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旭晓
在分析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三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复杂系统理论构建区域"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2006-2010年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中部四省的"三化"协调发展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2010年都处于中级协调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是江西、湖南和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驱动力量,而农业现代化是制约因素;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湖北"三化"协调的驱动因素,而城市化是制约因素;工业化率是影响江西"三化"协调的主要指标,农业劳动生产率则是影响湖南和湖北"三化"协调发展的主要指标;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影响河南"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萍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两个车轮”,只有双轮驱动才能到达现代化发展的彼岸。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市化作为一项国策,对于扩大需求、缩小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调整产业结构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不相协调的方面,也决定了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复杂性。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以资源浪费、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是不可持续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载体,中国工业化的现状必定会影响到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亦决定中国城市化是否是可持续的。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解决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既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又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之路。形成节约、环保、文明意识,不断进行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战略是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工业化 城市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慧慧 胡秋阳 张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同区域间城市化和镇化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城市化与镇化并重,中西部地区镇化快于城市化,东北地区镇化水平偏低。从省级层面来看,人口城市化与镇化之间的关系由正相关逐渐转为负相关,反映出城市化与镇化间并没有实现良好的协同发展。在此过程中,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性表现出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其改善的时间节点在2005年前后。同时,由于镇化与工业化的正向互动不断增强且与城市化的竞争关系逐步显现,导致镇化与"两化"协调性间的关系渐趋负向。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布局,应明确城市化与镇化分工定位,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为城市化发展培育新动能。同时,打破行政化分割,促进区域间融合发展,推动国内大循环。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镇化 协调性 耦合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曦
城市化质量和城市化水平协调发展是科学、合理地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构建了以经济指标、公共服务指标和环境指标为核心的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11年中国各地区城市化质量进行测算,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地区城市化质量和城市化水平的协调程度,探求城市化质量和水平非协调发展的原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推动城市化合理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惠调艳 郭筱
文章以西部地区为对象,以2007—2017年为研究区间,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以及时空差异及其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经济-资源-环境耦合互动效应逐渐加强,耦合协调度波动上升,但是大部分省份仍处于轻度不协调或中度不协调阶段;(2)经济、资源、环境三系统综合指数来看,经济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资源子系统相对平稳,稳中略增,而环境子系统在2014年之前呈波动向下态势,2015年和2016年有所好转,但2017年又开始恶化;(3)西部地区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有着显著的空间格局特征,可分为四大梯队,省份差异明显,并且空间差异呈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的演变规律。从不协调原因溯源来看,经济滞后型是主导,部分省份表现为资源滞后型或环境滞后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志祥 熊伟
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与9个经济变量的相关分析,说明了城市化水平与各经济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呈多样化的特点,城市化水平受经济以外的因素影响较大。并揭示了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提出西部地区应稳步加快城市化速度,促进经济的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