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5)
- 2023(10185)
- 2022(8078)
- 2021(7027)
- 2020(5409)
- 2019(12183)
- 2018(12080)
- 2017(22573)
- 2016(12165)
- 2015(13448)
- 2014(13756)
- 2013(13458)
- 2012(12534)
- 2011(11508)
- 2010(11676)
- 2009(10744)
- 2008(10534)
- 2007(9545)
- 2006(8976)
- 2005(8542)
- 学科
- 济(59845)
- 经济(59782)
- 业(31270)
- 管理(30271)
- 中国(22952)
- 地方(22946)
- 企(21563)
- 企业(21563)
- 农(20469)
- 业经(16036)
- 方法(14399)
- 农业(14215)
- 发(12831)
- 地方经济(12371)
- 数学(11865)
- 数学方法(11733)
- 制(10919)
- 融(10825)
- 金融(10823)
- 银(10650)
- 银行(10636)
- 行(10442)
- 学(10313)
- 发展(9955)
- 展(9928)
- 贸(9670)
- 贸易(9658)
- 环境(9624)
- 财(9409)
- 易(9207)
- 机构
- 学院(176300)
- 大学(173476)
- 济(74104)
- 经济(72436)
- 研究(68631)
- 管理(62645)
- 理学(52154)
- 中国(51938)
- 理学院(51447)
- 管理学(50515)
- 管理学院(50185)
- 科学(41536)
- 京(38966)
- 所(35328)
- 财(32814)
- 农(32044)
- 研究所(31741)
- 中心(30605)
- 江(29192)
- 范(26718)
- 师范(26446)
- 北京(25122)
- 业大(25035)
- 财经(24927)
- 院(24799)
- 农业(24393)
- 州(23874)
- 经济学(22469)
- 经(22442)
- 省(22363)
- 基金
- 项目(114085)
- 科学(89819)
- 研究(85981)
- 基金(80149)
- 家(70046)
- 国家(69418)
- 科学基金(58908)
- 社会(55480)
- 社会科(52458)
- 社会科学(52449)
- 省(46310)
- 基金项目(41862)
- 划(38489)
- 教育(38082)
- 编号(35276)
- 自然(35276)
- 自然科(34455)
- 自然科学(34447)
- 自然科学基金(33804)
- 发(32031)
- 资助(31209)
- 成果(29179)
- 重点(26375)
- 发展(26094)
- 课题(25952)
- 展(25611)
- 创(24038)
- 部(23804)
- 国家社会(23147)
- 创新(22579)
共检索到290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俊伟 钱勇生 朱雷鹏 广晓平 张永治
多维轨道交通系统的构建对提升区域经济水平、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西部地区12个省份,构建多维轨道交通与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拟合、Kendall及哈肯模型,分阶段对西部地区多维轨道交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演化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多维轨道交通与新型城镇化系统存在发展水平较低,但协同度较高的特征。(2)新型城镇化控制着多维轨道交通与新型城镇化系统协同演化的路径与方向,两系统具有长期的均衡性与稳定性。(3)多维轨道交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处于中级协同阶段且区域梯度差异明显。(4)2010—2014年多维轨道交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演化形式为中级协同阶段向高级协同阶段演化,2014—2018年突变为初级协同阶段向中级协同阶段演化,西部地区两系统协同发展已进入更高级的演化形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昭君
本文基于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统计数据,构建了商贸流通业和城镇化协同发展模型,在探讨协同发展机制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重庆、内蒙古、陕西等省份在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协同发展中充分体现出了相互促进作用,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甘肃、贵州等地区的协同发展指数较低,而四川、宁夏和西藏等省份在商贸流通产业与城镇化水平上出现了显著的差异性发展。最后根据各省的协同发展现状,从产业布局、政策扶持和区域优势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协同发展 城镇化 商贸流通业 西部地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贺书霞
城镇化是现阶段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不仅来自于产业发展状况,更重要的是城镇化体系要给产业发展提供优势平台。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区位和环境等因素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在城镇化基础差,实现难度大的情况下,从城镇化体系发展的多维角度对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进行思考,对于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城镇化 多维 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卞显红
文章基于城市旅游轨道交通建设视角,以上海为例,从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在旅游发展水平上逐渐趋同;城市旅游核心区与旅游边缘区的空间发展关系互补、均衡、协同发展;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旅游可达性差异缩小;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旅游产品价格差异缩小;日益壮大的乡村旅游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旅游用地一体化;城市旅游边缘区人口与游憩需求增加;城市轨道交通旅游带的形成等八个方面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旅游核心与边缘空间结构形成及协同发展的影响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林
在我国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安置问题成为影响西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如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效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地区稳定发展的经济问题。本文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入手,以西部地区现实状况为出发点,对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当地城镇化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合理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协调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协同发展,共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新型城镇化 协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天成 张研 王洌瑄 施祖麟
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空间相关性分析与地理探测器等模型,系统剖析了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12年以来全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逐渐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差异逐年缩小;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但省份间的联动效应及高值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经济城镇化、生活富裕、乡风文明和社会城镇化是影响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生活富裕最关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 协同发展 时空演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姜太碧 刘晓鹰
本文通过城市发展轨迹探寻 ,总结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并结合西部地区实际 ,提出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之对策。
关键词:
城市发展轨迹 城镇化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子健
为有效扩大我国内需,促进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转型,我们对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本文提出:我国要紧紧抓住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这个结构调整着力点,迫切需要政府转变职能,迫切需要地铁企业建立可持续发展创新理念和行业盈利模式,迫切需要资本市场加大支持力度。最后,本文提出我国政府当前需着力做好的两项工作:一是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决策管理职责,特别是建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特许经营权制度;二是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国家标准建设,建立与政府职责相对应的政府采购服务专项制度。
[期刊] 征信
[作者]
赵明明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具有周期长和工程庞大等特点,在研究国内轨道交通建设风险问题的基础上,选择西部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熵权法和灰色理论模型方法,对西部地区轨道交通PPP项目融资风险进行研究,利用灰色白化权函数对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计算和评估,计算得出西安市8号线地铁综合评价值为5.125,对应的风险等级为中等,表明了当前西安市8号线建设处于风险可控的状态,但必须加强融资管理、防范融资风险。
关键词:
融资风险 轨道交通 灰色理论 西安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中华 严建伟 李娜
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公共服务效能,中西部地区在城市发展水平上相对落后,应当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打破思维定式,通过充分发挥快速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强力引导作用,使其成为真正支撑中西部城市长期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中西部地区 城市空间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毅 李阳艳 景冬梅
流通产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则能够为流通产业发展提供载体,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既有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也有助于提升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在2016-2018年的面板数据作为分析样本,通过构建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对流通效率与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关联性与协同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2018年间,在5%显著条件下,我国各省份流通效率与新型城镇化质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431、0.415和0.392。其中,东部地区在2016年流通效率与新型城镇化质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442;中部地区流通效率与新型城镇化质量相关性不显著;西部地区流通效率与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为负,表现出不显著的相关性。我国流通效率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系数为0.4503,即流通效率对新型城镇化质量没有绝对影响,但提高流通效率也能够使得新型城镇化质量得到提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夏后学 支玲 李娅 吴从亮
西部大开发已逾10年,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4.1%提高到2011年的42.81%,11年间提高了18.7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以1.7倍的速度增长,但城镇化水平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却由2000年的7.1个百分点增长到2011年的15.7个百分点。在国家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背景下,探究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协调性及资源利用效率已成为共识。基于这两个方面,分别利用修正的象限图判别方法与超效率DEA模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①西部地区仅有广西城镇化与经济水平实现了协调发展,而其他各省(区、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调;②在城镇化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半数地区达到了超效率DE...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发展 超效率DEA 西部地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褚冬竹 魏书祥
轨道交通正在我国多个城市快速发展且逐步介入既有城市空间,由此产生出相关城市空间的新现象、新特征、新规律。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基于可持续目标,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战略及趋势。通过宏观、中观、微观视角下国内外对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相关内容研究的评述,结合相关城市实践与调研,凝练出解决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这一重要城市难题的两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空间 一体化发展 评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东飞 乔征
轨道交通打破了以往人们基于单一速率、同一平面的空间认知基础,赋予并塑造了城市居民生活空间新的形象及认知方式。着眼于特定时间内交通工具运行的距离,在城市空间设计研究中引入速率的概念,探索城市空间立体构建与优化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方法。研究通过深入分析速率与城市综合效率的关系、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空间和社区空间发展演进的关系,探寻城市空间整体性研究的结合点和入手点,探索适应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的城市设计方法。进而利用空间分层及多中心互动的思路分析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空间发展深度耦合的可能模式;探索研究以轨道交通和步行交通两种主要出行速率限定的空间半径为单位的城市空间利用与城市设计新的参考尺度;以人在城市中的...
关键词:
轨道交通网络化 城市空间单元 立体优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承智 贾欣
数字经济为新时代城乡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数字基础设施是发挥数字经济优势的重要前提。文章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部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水平进行测度,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数字基础设施对协调度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发现:总体上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有效提高两者协调性,对欠发达地区和非资源型省份的影响更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能通过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有效促进两者协调性。最后得出启示:在新时期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因势施策、充分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正向溢出作用,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