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8)
2023(11280)
2022(10191)
2021(9934)
2020(8207)
2019(19535)
2018(19542)
2017(38359)
2016(20951)
2015(23751)
2014(23772)
2013(23491)
2012(21887)
2011(19529)
2010(19270)
2009(17713)
2008(17294)
2007(15244)
2006(13629)
2005(12193)
作者
(60170)
(49629)
(49319)
(47091)
(31820)
(24003)
(22602)
(19484)
(19189)
(18073)
(17311)
(16710)
(15798)
(15741)
(15252)
(15242)
(14818)
(14746)
(14361)
(14012)
(12258)
(12159)
(12078)
(11422)
(11166)
(11069)
(11008)
(11006)
(9972)
(9787)
学科
(80539)
经济(80441)
管理(59630)
(55922)
(45680)
企业(45680)
方法(36572)
数学(31488)
数学方法(31082)
(23940)
(20982)
地方(20792)
(20710)
银行(20563)
中国(20533)
(19744)
(19194)
业经(18074)
(17184)
农业(16236)
(14775)
金融(14771)
(13766)
贸易(13754)
理论(13696)
(13262)
(12967)
(12712)
财务(12648)
财务管理(12620)
机构
大学(291303)
学院(289060)
管理(118797)
(111398)
经济(108663)
理学(102260)
理学院(101059)
管理学(99388)
管理学院(98858)
研究(94962)
中国(77570)
(63412)
科学(59523)
(51665)
(47858)
(47654)
中心(45243)
(43338)
业大(43256)
研究所(43181)
财经(41437)
北京(40460)
(39613)
师范(39318)
(37501)
农业(37226)
(36490)
(34200)
师范大学(31895)
经济学(31865)
基金
项目(197835)
科学(155096)
研究(146539)
基金(142781)
(123389)
国家(122306)
科学基金(105382)
社会(89987)
社会科(84963)
社会科学(84938)
基金项目(77574)
(76581)
自然(69677)
自然科(68011)
自然科学(67995)
教育(67082)
自然科学基金(66747)
(64887)
编号(61722)
资助(58749)
成果(50138)
(43648)
重点(43411)
(41652)
课题(41323)
(40619)
创新(37708)
科研(37679)
项目编号(37523)
教育部(37484)
期刊
(123798)
经济(123798)
研究(88861)
中国(54571)
学报(43523)
(43516)
管理(41918)
科学(41719)
(38663)
(37917)
金融(37917)
教育(33026)
大学(32840)
学学(30567)
农业(28273)
技术(24229)
业经(20486)
财经(19801)
图书(17745)
经济研究(17385)
问题(16899)
(16659)
理论(16091)
实践(14905)
(14905)
资源(14351)
(13930)
科技(13716)
技术经济(13489)
现代(13276)
共检索到433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陶启智  胡一鸣  唐铭铎  
近些年来,外资银行在华愈演愈烈的员工离职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在华业务发展。作者通过调查研究,以某外资银行成都分行为例,对2011~2013年其员工高流失率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研究显示:在外部因素方面,国家政策与监管是影响西部地区外资银行员工流失的最大拉力,经济发展、地区文化、行业因素等为次要拉力;在内部因素方面,薪酬制度、用人方式、职业晋升等方面为主要推力。所以为了更进一步打造以成都为首的西部金融中心,一方面外资银行自身应该调整其在西部地区人才发展战略;另一方面中国应该履行其加入世贸组织后全面开放金融市场的承诺。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新华  李妮妮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加深,外资银行加快在我国的扩展步伐。就西部地区而言,其开放程度较低并且创新不足。为缩小地区差距,西部地区积极引进外资银行以期望解决资金瓶颈。外资银行通过贷款提供资金支持,但其资金运用本质表现为外汇储备增加及与提供外币贷款额数量相匹配的人民币的被动发行。主权货币理论认为,任何主权政府可以承担以本币发行的负债而不存在财政约束,因此西部地区资金瓶颈可通过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来解决,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刻意引进外资银行有可能扰乱原有的金融秩序,影响金融稳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庄峻  
浦东新区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试点问题研究庄峻就在香港即将回归之际,中国人民银行向全世界宣布:已迁入或设立在上海浦东新区的美国花旗(万国宝通)银行、香港汇丰银行、日本的东京三菱、兴业、第一劝业、三和银行、中法合资上海巴黎国际银行、英国标准渣打银行、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康霖  
一、引进外资银行的现状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1995年上半年,在我国大陆设有各类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426家,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129家,其中外资银行120家,在这120家外资银行中,外国银行分行110家;外资独资银行5家;中外合资银行5家。有113家外资银行正式营业,其总资产已达145.1亿美元,放款余额98.1亿美元,存款余额25.7亿美元,上半年税后利润达到7975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351万美元,增长了1.2倍。外资银行的平均资产收益率为0.78%。资本收益率为6.65%。 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银行通常有各自的考虑;一是需要引进外国资本进行经济建设;二是需要外援缓解社会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旺盛  
由于法规不健全、政策过于优惠等原图,我国引进外资银行时存在诸多问题。为促进我国引进外资银行工作的良性发展,应做好金融立法工作,加强稽核、监督、检查和管理,同时,改革国内金融体制,提高国内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和竞争能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解正山  
随着银行业彻底开放承诺的全面实现,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将充分享受国民待遇。外资银行不同性质的商业存在形式使银行监管当局面临的挑战趋于多元化,特别是当外资银行面临流动性或清偿力危机时①,监管当局的危机处置能力将备受考验。为此,应适时地构建相应的危机监管机制,完善包括银行破产在内的危机处置法律制度,促使外资银行在华稳定、安全、有序地经营,从而保障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毕克贵  王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振华  谭诤  
在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范围和深度都逐渐加大。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及其对中资银行的影响,认为:一方面,中资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现状及其动态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市场进入战略、客户与业务拓展战略、地域拓展战略以及竞争与合作战略采取积极的对策;另一方面,从中国金融体系的高度出发,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顺利实施及其在中国的进一步扩张,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利于增强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华  余布凡  底偃鹏  
本文在中外资银行竞争力的基础上,分析了双方的竞争优劣势,提出了双方在业务、股份领域的合作。同时,针对中资银行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加快金融系统信息化建设、加快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的创新、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资产证券化等措施来提高中资银行的竞争能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新军  
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使国际金融的风险加大,任何一国已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中独善其身。如何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成为摆在东道国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从剖析我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监管的不足入手,提出应在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资产风险、外资银行的进入形式和审批条件、市场风险等方面加强法律监管,协调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引入先进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的检查方法,加强国际合作,从而有效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国欣  
从制度、经营指标等方面对中资银行的优劣势进行分析 ,并进一步剖析其中的脆弱性因素 ,又从外资银行的角度分析其可能采取的竞争策略 ,以便中资银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竞争方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