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1)
2023(7080)
2022(5353)
2021(4687)
2020(3614)
2019(8351)
2018(8223)
2017(16290)
2016(8867)
2015(9484)
2014(9652)
2013(9364)
2012(8443)
2011(7468)
2010(7634)
2009(7045)
2008(6894)
2007(6080)
2006(5737)
2005(5315)
作者
(25865)
(21649)
(21576)
(20739)
(13854)
(10382)
(9833)
(8393)
(8372)
(7532)
(7513)
(7302)
(6997)
(6867)
(6794)
(6749)
(6476)
(6276)
(6228)
(6163)
(5557)
(5366)
(5218)
(4902)
(4844)
(4817)
(4732)
(4599)
(4329)
(4244)
学科
(45579)
经济(45547)
管理(21902)
(21554)
中国(16181)
地方(15651)
(15137)
企业(15137)
方法(14032)
(13067)
数学(12467)
数学方法(12371)
业经(10171)
农业(9169)
(8246)
产业(8101)
地方经济(7985)
(7949)
(7777)
城市(7660)
(7641)
环境(6754)
(6438)
结构(6259)
(6023)
金融(6021)
城市经济(5808)
发展(5776)
(5769)
(5721)
机构
大学(128980)
学院(128841)
(55765)
经济(54507)
研究(48405)
管理(46284)
理学(40014)
理学院(39395)
管理学(38612)
管理学院(38375)
中国(34393)
科学(30002)
(28299)
(24053)
(24016)
研究所(21969)
中心(21191)
(20908)
财经(19636)
(19328)
(19267)
师范(19140)
经济学(18420)
业大(18337)
(18102)
(17847)
北京(17497)
经济学院(16622)
农业(16173)
(15944)
基金
项目(89946)
科学(72378)
基金(66948)
研究(64117)
(59100)
国家(58693)
科学基金(50744)
社会(43908)
社会科(41758)
社会科学(41748)
基金项目(36223)
(34043)
自然(32009)
自然科(31299)
自然科学(31294)
自然科学基金(30719)
(29286)
教育(28454)
资助(25562)
编号(24435)
(21303)
重点(20848)
(19601)
成果(19392)
国家社会(19224)
(17838)
课题(17595)
发展(17290)
(17069)
创新(16853)
期刊
(63393)
经济(63393)
研究(41519)
中国(22980)
科学(20287)
(19739)
学报(19523)
(16859)
管理(16401)
大学(14927)
学学(14220)
农业(12956)
(11091)
金融(11091)
教育(11079)
问题(10920)
经济研究(10253)
业经(10010)
技术(9959)
财经(9826)
(8645)
城市(8184)
(7920)
现代(7274)
资源(7182)
(6682)
技术经济(6121)
商业(5891)
(5829)
经济问题(5782)
共检索到189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林筠  李随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洋  
本文从如何科学认识城市规模作为切入点,提出新时期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应该建立区域观念,因地制宜,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健康、有序地发展。在些基础上,探讨了适合西部地区区情的西部城市化道路是:以中小城市为重点,加强完善现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培育和增加二级中心城市功能,同时发展小城镇,逐步形成开放协调的西部城镇体系,以加快西部城市化步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路小昆  
西部各省区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 ,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遵循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立足于本地区、本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的实际 ,注重城市化的内涵和质量 ,在协调的基础上加快 ,在加快的过程中保持协调 ,实现城市化的持续、稳步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魏剑锋  
认为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步伐对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从区域情况出发选择发展模式是城市化的战略原则,推动产业聚集是城市化的基本途径,改革户籍制度、创新用地机制是城市化的重要制度保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文范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九个省、自治区。土地面积537.3 ×10~4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6.9%;人口2.4亿,占全国的23.1%;城镇人口442万,占全国的2.7%;设市城市91个,占全国的21%;工农业总产值1990年达3731亿元,占全国的13.6%。 一、开发历史悠久 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我国西部有悠久的开发历史,中华民族一部分祖先从远古时代就生息在这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勇  沈晓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度城市化地区由于过度开发,会面临拓展无空间、计划无指标、占补难平衡的严峻形势。研究高度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对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切实保护耕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高度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问题当前,高度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同用途和不同部门用地政策的矛盾;新增用地需求强烈与存量土地数量巨大并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璟  党兴华  王修来  
应用面板模型方法对1997-2006年中国西部地区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的研究发现,中国西部地区城市群空间结构逐渐从首位分布转向位序-规模分布,但是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大、贸易成本的下降和国内贸易比重的上升却阻碍其演变,而城市间知识溢出强度的增大促进其演变,外商直接投资对其演变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单纯的增加投资和促进区域一体化并不一定能促进城市群空间结构向位序-规模演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修岩  李松林  秦蒙  
什么样的空间结构更有利于地区经济效率的提升?其效应在不同地理尺度上是否存在差异?本文运用校正后的夜间灯光数据度量了地区经济效率,并对城市内部、市域以及省域3个地理尺度上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测度,进而考察了城市空间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尺度差异。研究发现,在城市内部和市域等较小的地理尺度上,单中心的空间结构能够提高城市经济效率,而在省域这一较大的地理尺度上,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更能促进本地经济效率的提升。上述发现对Glaeser等(2015)提出的"中国到底应选择单中心巨型城市,还是多中心城市网络占主导的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修岩  李松林  秦蒙  
什么样的空间结构更有利于地区经济效率的提升?其效应在不同地理尺度上是否存在差异?本文运用校正后的夜间灯光数据度量了地区经济效率,并对城市内部、市域以及省域3个地理尺度上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测度,进而考察了城市空间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尺度差异。研究发现,在城市内部和市域等较小的地理尺度上,单中心的空间结构能够提高城市经济效率,而在省域这一较大的地理尺度上,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更能促进本地经济效率的提升。上述发现对Glaeser等(2015)提出的"中国到底应选择单中心巨型城市,还是多中心城市网络占主导的发展模式"这一问题给予了经验回答。其政策启示是,在城市层面上,应强调要素的空间集聚,坚持空间紧凑式发展模式,而在全国或省域层面上,则应更多地发展多中心城市网络,以形成分布合理的城市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智环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从一般性来看可选择特大和大城市发展模式、中等城市发展模式、县城发展模式和建制镇城市化模式。但西部地区最好是选择以县城为重点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这是由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历史状况、区域分工特点和西部地区的经济与政治条件决定的。为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应采取各种有效办法促进西部地区县城城市化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宇平  
21世纪初期 ,加快我国城市化步伐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全国上下已形成共识。各国国情不同 ,城市化的道路也不同。我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 ,首先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关键是政府从许多方面退出来 ,让位于市场 ,城市化过程主要由市场机制调节和引导 ;其次 ,要充分利用城市化的现有动力 ,即实力强大的乡镇企业 ,并以加快我国重加工业发展为契机 ,推动城市化更快发展 ;最后 ,在大、中、小城市发展选择上 ,除了少数特大型城市需要限制规模外 ,各大、中、小城市都应放开 ,取消计划经济形成的特殊的城乡户籍制度 ,让大、中、小城市在市场机制调节下共同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淑娥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柯淑娥一、小城镇战略并非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理想模式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在我国城市化战略选择上,虽然意见不尽统一,但走小城镇发展道路的城市化理论在目前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这一理论也普遍成为各地决策者的实践行为。不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廖丹清  
城镇化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全国城乡人民的共同愿望。城市居民要提高生活质量,增加住房面积,需要城镇化;农村居民要提高收入,转移剩余劳动力,也需要城镇化。特别是在当前乡镇企业发展减缓的情况下,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就主要靠城镇化了。但我国城镇化严重滞后,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究其原因,既有理论认识上的失误,也有政策操作上的偏差。为此,我刊开设“城镇化问题研究”栏目,探讨我国城镇化滞后的原因和解决的思路、途径、方法。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踊跃投稿,为加速我国城镇化进程献计献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