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96)
2023(4023)
2022(3465)
2021(3179)
2020(2690)
2019(6183)
2018(6108)
2017(12283)
2016(6778)
2015(7341)
2014(7461)
2013(7625)
2012(7430)
2011(6793)
2010(6974)
2009(6542)
2008(6478)
2007(6300)
2006(5620)
2005(5056)
作者
(20249)
(17127)
(16755)
(16128)
(10629)
(8154)
(7690)
(6510)
(6389)
(6203)
(5806)
(5692)
(5523)
(5512)
(5395)
(5145)
(5053)
(4843)
(4798)
(4797)
(4586)
(4258)
(4148)
(3895)
(3867)
(3726)
(3719)
(3593)
(3449)
(3327)
学科
(36955)
经济(36936)
(19473)
管理(18074)
(15830)
企业(15830)
方法(12530)
地方(11996)
数学(10090)
数学方法(10005)
(9771)
业经(9182)
中国(8882)
产业(8592)
地方经济(7470)
(7461)
(7248)
(7054)
结构(6750)
农业(6587)
理论(5810)
技术(5719)
(5612)
(5006)
金融(5004)
(4972)
(4769)
贸易(4766)
体制(4695)
(4540)
机构
学院(105961)
大学(104612)
(46019)
经济(45202)
管理(37854)
研究(36693)
理学(32095)
理学院(31683)
管理学(31201)
管理学院(30998)
中国(26276)
(22260)
科学(22232)
(20837)
(18834)
研究所(17042)
(16572)
财经(16549)
(15940)
中心(15935)
师范(15813)
(15367)
经济学(14742)
(14659)
北京(14007)
(13987)
业大(13626)
经济学院(13257)
(12780)
师范大学(12464)
基金
项目(66910)
科学(52787)
研究(51485)
基金(47133)
(40432)
国家(40093)
科学基金(34057)
社会(33348)
社会科(31751)
社会科学(31742)
(27116)
基金项目(25132)
教育(23133)
(22327)
编号(21122)
自然(19614)
自然科(19083)
自然科学(19079)
自然科学基金(18762)
资助(18614)
成果(18119)
(16672)
重点(15562)
课题(15198)
(14644)
(14018)
国家社会(13911)
发展(13786)
(13573)
(13074)
期刊
(55726)
经济(55726)
研究(34185)
中国(20111)
(16594)
学报(16096)
科学(15318)
(14823)
管理(14236)
教育(12594)
大学(12203)
学学(11499)
财经(9747)
农业(9677)
业经(9525)
技术(9355)
(8682)
经济研究(8551)
(8302)
金融(8302)
问题(8200)
技术经济(5863)
商业(5473)
经济问题(5365)
(5359)
图书(5264)
(5227)
论坛(5227)
现代(5196)
科技(5001)
共检索到160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帮胜  
一、趋同的地区产业结构,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最大障碍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是指产业结构在我国不同区域间的双重雷同。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从农业、工业到服务业,从加工工业到原材料工业,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机械工业到电子工业,从家电到纺织业,几乎普遍存在着生产集中度低、专业分工差,低技术、小批量,“大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海文  
论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合理选择张海文一般来说,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数量增长、结构调整和水平提高,这三者互为联系、相互依存。特别是数量的增长和水平的提高,都与结构调整存在着直接的相关性。十几年来,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庞智强  李云发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产业结构仍较落后。当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存在三次产业结构发展极不平衡、轻工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重工业、制造业内部"三低一高"产业居多等问题。西部地区应转变片面强调发展第三产业的观点,高度重视发展第二产业;要统一规划,加强区内的整体协调;要实现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并大力发展能源深加工行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永禄  
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财经科学》1997/5FINANCEANDECONOMICS李永禄[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成都610074]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典型的二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范方志   张立军   张少林  
本文在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金融结构做出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金融结构转变来促进产 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海绒  
当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产能过剩和供需错配、产业结构调整中创新驱动不足及产业结构调整软环境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在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方面发挥引导作用。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周兵  杨曦  何巍  
运用西部大开发前后相关统计数据,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以后,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显现,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GDP增长率高于全国水平;同时,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增强,而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逐步弱化,而且二、三产业的效益及效率高于第一产业;此外,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横向比较表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羊绍武  杨洪  
本文认为 ,要素西进 ,可以提高西部地区的产业水平 ,加速资本形成 ,推动技术创新 ,是加速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条件 ,实施要素西进工程 ,既需要国家投资 ,又需要民间投资 ;既需要财政支持 ,又需要金融支持 ;既需要市场调节 ,又需要计划调节 ;既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生产要素 ,又需要吸引境外及东部地区的资本、技术、人才乃至产业西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朱启贵  吴文元  
资源型产业是西部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西部地区10多年来资源型产业结构变动程度较大,并与其产出增长较为协调,其资源型产业内部结构升级明显,加工日益高度化;与东中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结构相似度呈现上升趋势。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应依靠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不断提高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资源型产业在地理上不断地聚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吕敏  晁然  徐彦斐  
在经济新常态下,优化产业结构和创新驱动已成为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必然选择。西部作为中国内陆腹地,承载着东部产业和国际产业西移的历史重任,未来的财税政策如何保障和引导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整体经济结构优化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税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持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财税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罗若愚  张龙鹏  
本文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以及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发现,西部资本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协调以及产业结构的趋同。进一步,虽然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西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贡献,但资本密集型产业竞争力较弱,不能提供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同时有着较强产业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未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彭德芬  
改革开放20年来,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从我国国内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来看,吸引外资对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东部沿海与中西部的差距在中国入世后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吸引外资对地区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资拉动了地区经济增长 近2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经济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取得巨大成就的20年。同时,也是外商投资速度增长最快的时期。由于外商投资需求不断扩大,带动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的增长,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而且外商在哪个地区投资越多,该地区的经济就发展的越快。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勇,李晖,傅晖  
从国际、国内的纵横比较,研究了中国西部地区现阶段产业结构的高度。其基本结论是:①中国西部地区现阶段产业结构高度大致相当于20世纪全国90年代初期水平,与发达国家工业化加速初期相似;②从工业化进程来看,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至少落后全国平均水平20年以上,从工业发展阶段考虑,中国西部地区应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周莺  刘卫东  
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产业结构更是直接关系到地区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人民生活水平以及资源环境消耗。目前,国内外已有关于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研究的文献,绝大部分都是大方向性的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还很少。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测算区位熵、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系统分析2000年以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动态演进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然后,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及充分就业目标、能耗及污染物排放约束,建立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测算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结果;最后,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和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卢中原  
本文首先根据大量数据分析指出 ,90年代以来西部产业结构变动过程明显加速 ,专业化水平有所上升 ,变动方向基本正确 ,但产业竞争优势较弱 ,产业结构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 ,与东部的差距继续拉大。其次 ,从工业化加速、市场格局巨变、市场化改革、全国产业布局重组等方面 ,分析了西部产业结构变动的成因和机理。最后提出 ,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对西部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西部迫切需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 ,走适合区情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