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46)
2023(11444)
2022(10330)
2021(9910)
2020(8234)
2019(19194)
2018(19073)
2017(36993)
2016(20025)
2015(22602)
2014(22688)
2013(22499)
2012(20788)
2011(18435)
2010(18150)
2009(16479)
2008(15792)
2007(13535)
2006(11804)
2005(10005)
作者
(56445)
(46732)
(46491)
(44224)
(29789)
(22570)
(21197)
(18432)
(17729)
(16542)
(16214)
(15512)
(14747)
(14591)
(14261)
(14188)
(14043)
(13954)
(13400)
(13176)
(11541)
(11352)
(11163)
(10673)
(10424)
(10376)
(10316)
(10246)
(9401)
(9273)
学科
(79713)
经济(79624)
管理(55527)
(52180)
(43065)
企业(43065)
方法(37895)
数学(31411)
数学方法(31074)
(22506)
地方(20296)
中国(19210)
业经(18450)
(17710)
(16917)
农业(15667)
理论(14922)
(13679)
(13468)
贸易(13459)
(12931)
环境(12563)
(11919)
技术(11531)
教育(11416)
(10976)
财务(10917)
财务管理(10898)
(10525)
企业财务(10255)
机构
大学(280314)
学院(280171)
管理(114666)
(104760)
经济(102318)
理学(100271)
理学院(99096)
管理学(97409)
管理学院(96912)
研究(89541)
中国(65206)
(60044)
科学(57662)
(46330)
(43876)
(42200)
业大(41619)
中心(40926)
(40622)
研究所(40335)
师范(40308)
(39264)
财经(38143)
北京(37939)
(34529)
(33258)
农业(32958)
师范大学(32804)
(32717)
经济学(29743)
基金
项目(197390)
科学(155026)
研究(145796)
基金(142352)
(123261)
国家(122168)
科学基金(105360)
社会(90566)
社会科(85543)
社会科学(85522)
基金项目(77621)
(77037)
自然(69286)
自然科(67618)
自然科学(67605)
教育(66487)
自然科学基金(66375)
(64677)
编号(61244)
资助(57903)
成果(48709)
重点(43104)
(42956)
(41995)
课题(40936)
(40539)
创新(37536)
科研(37484)
项目编号(37315)
教育部(36898)
期刊
(115398)
经济(115398)
研究(79668)
中国(48032)
学报(42706)
科学(41102)
管理(39387)
(38089)
(32866)
教育(32848)
大学(32351)
学学(30069)
农业(26852)
技术(23037)
业经(20603)
(19161)
金融(19161)
图书(17596)
经济研究(17474)
财经(17235)
问题(15166)
(14579)
资源(14305)
(13711)
科技(13645)
理论(13626)
商业(13204)
实践(12773)
(12773)
(12697)
共检索到394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瑛  
随着文化旅游逐渐兴起,大部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下简称:历史文化名城)以其赋存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逐步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旅游胜地。本文以西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水为研究对象,从游客的人口学特征、旅游消费行为及二者的相关性角度来分析历史文化名城游客消费行为所表现出的特征,并提出历史文化名城应该掌握游客消费行为规律,以游客需求为中心,结合自身的文化优势进行旅游产品的规划开发、旅游商品的设计生产以及旅游接待设施的合理配置,进而对游客的消费行为进行积极引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海霞  
在城市扩展的过程中,很多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着城市功能重新定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发掘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价值,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休闲度假价值,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业转型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绍兴古城为例,从古城休闲度假旅游体系的构建出发,探讨古城旅游产业由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的发展路径,包括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产业的调整、古城风貌的塑造、休闲度假产品的打造、商业业态的更新、古城慢行交通的建设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钺  李夙  
以实证研究的方法 ,对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研究了如何分析和把握名城特色的问题 ,提出了分层面分析的思想和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对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特色进行了具体分析 ;第二部分研究了名城特色的继承和发扬问题 ,并结合长沙市的具体情况 ,对如何继承和发扬其名城特色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常光宇  胡燕  曹昌智  
历史文化名城申报、认定、保护、传承的核心和基础,是通过深入系统发掘研究,清晰认知其重大价值与文化特色。只有抓住根本,才能读懂古代和近代城市的历史,知其价值特色和文化基因本源所在,进而把握历史文脉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厘清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思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山东潍坊为例,从全域自然人文资源梳理整合切入,透过历史空间形态演变和地域文化源流解析,进行鞭辟入里的认知研究,为探索坚守价值导向途径和方法,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奉以刍荛之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溪苹  孙虎  
近年来,游客满意度是旅游业的热点研究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市为例,运用IPA(Importance-PerformanceAnalysis)分析法,从游客的角度对韩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韩城市旅游市场满意度的评价一般。在此基础上,将28项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因子定位到IPA分析图的4个象限,分析出韩城市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针对每个象限提出4种发展策略:保持发展、重点发展、低优先发展和顺其自然发展。而当务之急,韩城市旅游业应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第Ⅱ象限的13项因子上,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提高韩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达到游客满意,进而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子昇  
发展旅游事业要具备的条件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要有可供游人参观游览的项目。在这一点上我国是得天独厚的,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丰富多采,遍布全国。而名胜古迹又多集中在各历史文化名城及其周围。因此,保护和建设好历史文化名城对发展旅游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亚娟  马耀峰  孙根年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提出了新的挑战,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不和谐体现在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资源禀赋和体验经济内涵、旅游产品形式和游客体验本质的不和谐三个方面。在构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基础上,从开发理念、产品设计和旅游服务等角度提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的思路,并结合典型历史文化名城西安进行案例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华颖  
我国目前已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2座,省级的也有上百座。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历史文化名城如何进行规划和保护?其指导思想应该怎样?这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共同特征是:历史悠久,古迹众多,风景秀丽,名胜引人,人文荟萃,名流辈出,资源丰富,物产闻名,文化活跃,交往频繁,能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然而,仅谈共同特征而不谈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孔旭红  蒋长春  
文章从资源、经济发展程度、旅游业发展状况等方面对我国3个历史文化名城保定、泉州、乐山的旅游业发展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出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要注意名城形象的创新和区域合作等发展观念的改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陶伟  李丽梅  
城市游憩商业区RBD是城市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认为 ,城市游憩商业区是城市中某一特定的区域 ,本文通过苏州实证性的研究指出 ,城市游憩商业区在城市发展的整体态势下呈现为动态的发展图景 ,尤其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 ,城市中游憩商业区的形态往往会突破单核的固定结构而表现为多核结构 ,整体上又往往呈现为链状、环状或网状形态等等 ,从而形成一个游憩商业区系统SRBD。系统中各游憩商业区因其自身形成背景、发育过程和功能定位等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发展趋势 ,需要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兆芳  赵勇  李沛帆  谷峥  
以正定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造5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公众感知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在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中,公众普遍重视文物古迹保护,认为环境杂乱是文物古迹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历史建筑保护的首要问题为质量加固和内部供热等设施的改造;在街区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改造方面,应主要整治与历史街巷风貌不协调的环境设施,改变电力电信线路杂乱、污水随意排放等问题。本研究主要反映了公众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主观意愿,可为政府在保护决策中提供依据,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公众参与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兰  
从城市文化印象出发,论述了地方文献与荆州城市空间布局的形成和发展、荆州城市环境美的创造、荆州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和楚乡风情开发的关系及作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云   刘丹  
<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软实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一个国家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和利用水平直接关系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本文以《发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一书为例,探讨在当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现实意义,并探索具体的保护路径。
关键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玮  董靓  
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和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中,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集中地凸现着历史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冲突。本文通过对阆中的实地调研,结合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基础的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分析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内涵,构建了阆中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从保护、经营、传承三方面总结了可持续发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