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5)
2023(6737)
2022(5611)
2021(5014)
2020(3825)
2019(8834)
2018(8695)
2017(15876)
2016(8657)
2015(9693)
2014(9715)
2013(9910)
2012(9710)
2011(9212)
2010(9451)
2009(8661)
2008(8522)
2007(7744)
2006(7249)
2005(6843)
作者
(27825)
(23227)
(23173)
(21692)
(14907)
(11300)
(10562)
(9084)
(8854)
(8488)
(7976)
(7790)
(7689)
(7658)
(7462)
(7040)
(6920)
(6835)
(6713)
(6680)
(6096)
(5869)
(5731)
(5345)
(5266)
(5254)
(5250)
(5168)
(4881)
(4689)
学科
(45076)
经济(45037)
管理(21378)
(20575)
地方(19674)
中国(16524)
(14198)
(13395)
企业(13395)
地方经济(11319)
业经(11112)
农业(10349)
(10248)
方法(9777)
(8994)
环境(8528)
(8300)
金融(8296)
数学(8005)
资源(7978)
数学方法(7930)
(7844)
银行(7826)
(7756)
(7665)
(7224)
发展(6970)
(6950)
(6932)
贸易(6920)
机构
学院(129356)
大学(126671)
研究(53678)
(53524)
经济(52280)
管理(43886)
中国(40770)
理学(36061)
理学院(35477)
管理学(34836)
管理学院(34590)
科学(34182)
(29564)
(29010)
研究所(26150)
(25883)
中心(23701)
(23426)
(21646)
(20775)
师范(20555)
农业(20034)
北京(19527)
(19181)
业大(18856)
(18418)
(18306)
科学院(17522)
财经(17448)
师范大学(16387)
基金
项目(81922)
科学(63375)
研究(61128)
基金(56118)
(49665)
国家(49195)
科学基金(40511)
社会(37807)
社会科(35691)
社会科学(35683)
(33595)
基金项目(29413)
(28121)
教育(26501)
编号(25371)
(25322)
自然(24679)
自然科(23889)
自然科学(23883)
自然科学基金(23421)
资助(22171)
成果(21354)
发展(20386)
(19999)
重点(19164)
课题(18730)
(16927)
(16830)
创新(15781)
国家社会(15496)
期刊
(71910)
经济(71910)
研究(42235)
中国(35685)
(25873)
学报(21725)
科学(20332)
教育(17907)
管理(17798)
农业(17756)
(15853)
大学(15237)
(14713)
金融(14713)
学学(13996)
业经(13286)
技术(11286)
经济研究(11007)
(9487)
资源(9307)
问题(9189)
图书(8750)
财经(8392)
(7348)
(7212)
(6791)
论坛(6791)
世界(6671)
书馆(6564)
图书馆(6564)
共检索到220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煜  高云  
本文从分析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入手 ,通过对“资源近视症”的表现及后果的分析 ,提出西部地区 ,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只有树立全面的资源观 ,立足优势 ,面向市场 ,抓住机遇 ,合理开发资源和利用资源 ,才能走出一条符合本民族、本地区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煜  高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国璋  何江  
本文在充分肯定西部大开发诸多有利因素的前提下,指出西部大开发关键的制约因素,是西部软投入质量较低形成的制约;西部软投入质量较低,主要是由体制、政策和观念等非科技型软投入质量较低决定的;如果未来西部软投入的质量在原有水平上徘徊,则西部大开发的目标将不能如期实现,这是西部大开发的风险所在。在具体分析软投入对西部大开发的制约作用的基础上,提出未来进一步提高西部软投入质量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孟林  
加强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开发 ,宜采取如下对策 :(1)建立竞争开放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提高人才资源利用效率 ;(2 )建立整体化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 ,优化人才资源结构 ;(3 )建立市场化的人才配置机制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4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 ;(5 )建立国际化的人才引进机制 ,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人才资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怀渝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差距及其贫富悬殊的扩大,已经引起了全国乃至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央为此作出了加快中西部发展的战略部署,西部9省区就此拉开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序幕,力争在今后15年内达到或赶上全国中等发展水平,逐步缩小直至消除东、西部发展上的差距。但是,阻碍中、西部发展的许多问题尤其是理论和认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特别是“梯度推移论”仍然很有市场,至今仍在宣传和鼓吹。不抛弃这种不正确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承武  孟梅  王志强  刘雨佳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换,对促进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由10个截面单位和14年的时间序列资料组成的面板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省级层面的资源诅咒程度及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西部省际层面资源开发利用中确实存在"资源诅咒",资源开发利用对科研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环保投入等促进经济发展因素产生"挤出效应",西部地区要想走出"资源的诅咒",减小"挤出效应",需要改革与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资源开发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提高资源地居民参与当地资源开发的程度,强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配置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承武  孟梅  王志强  刘雨佳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换,对促进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由10个截面单位和14年的时间序列资料组成的面板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省级层面的资源诅咒程度及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西部省际层面资源开发利用中确实存在"资源诅咒",资源开发利用对科研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环保投入等促进经济发展因素产生"挤出效应",西部地区要想走出"资源的诅咒",减小"挤出效应",需要改革与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资源开发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胤汉,雒爱萍  
近十年来,在总体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我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趋于加大,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渐突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和稳定、高速度的发展,必须解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 一、问题与症结 1.梯度推移理论和倾斜式发展战略,使东西部之间经济差距加大 40多年来,我国生产方布局在宏观上发生过几次大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建国初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姜巍  
分析了西部地区的资源特点,在资源安全评价公式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状态和程度以及开发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虽然目前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的综合开发指标与东部和中部两地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考虑到西部地区相对脆弱的资源环境基础,这种开发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资源环境开发效益方面,目前西部地区只有0.43,这与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缓慢和部门产出较低有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俊杰  
在经济加速转型期,受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及国内市场需求导向的影响,我国以能源、重化工业高速增长为特征的结构转型步伐加快,重化工资源消耗量也明显上升。在国际市场能、矿资源价格上涨和资源供给不确定性风险加剧背景下,国内西部地区的能矿资源禀赋又一次吸引了人们的视线。目前,西部由于自然资源过度开采所引发的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地区性经济增长停滞及因此造成的社会问题已得到广泛关注,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资源开发必须遵循开发与生态重建有机结合的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德刚  曾天山  邓友超  
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和人才资源开发水平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虽然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取得了历史性进展,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依然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推进西部人才资源开发,建议采取以国家重点战略项目开发带动人才资源开发、采用柔性人才管理、借助城镇化建设优化人才结构等措施,逐步提升西部人才资源开发的整体水平,增强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敖华  
本文认为,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中存在三大主体缺位问题:一是开发主体缺位,二是开发管理主体缺位,三是生态环境补偿主体缺位。自然资源开发主体应该是谁,这是影响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最深刻、最复杂、最根本的一个问题。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由谁管理,这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推进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一个亟需尽快解决的难点问题。谁来为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买单,这是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绕不开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文章提出,资源开发中出现主体缺位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自然资源产权主体不清;二是生态环境主体不明;三是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滞后,资源产品价格长期偏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观;四是环境补偿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