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76)
2023(13576)
2022(11390)
2021(10264)
2020(9019)
2019(20645)
2018(20541)
2017(40622)
2016(22133)
2015(24782)
2014(24844)
2013(25062)
2012(23385)
2011(21091)
2010(21371)
2009(20509)
2008(20845)
2007(19132)
2006(16767)
2005(15500)
作者
(64709)
(54437)
(54249)
(51685)
(34851)
(26089)
(24674)
(21062)
(20391)
(19545)
(18514)
(18368)
(17601)
(17205)
(17106)
(16747)
(16374)
(16143)
(15855)
(15593)
(13630)
(13544)
(13368)
(12346)
(12213)
(12181)
(12181)
(12128)
(10853)
(10768)
学科
(104958)
经济(104814)
(93169)
(82791)
企业(82791)
管理(82458)
方法(49045)
数学(40192)
数学方法(39914)
(35663)
(32240)
业经(30449)
(25031)
财务(25002)
财务管理(24956)
(24881)
企业财务(23740)
中国(23411)
农业(22625)
地方(19851)
技术(18733)
(18030)
贸易(18023)
(17969)
(17464)
(17352)
(16707)
理论(16026)
(15957)
(15836)
机构
学院(333309)
大学(330801)
(145386)
经济(142652)
管理(133392)
理学(114712)
理学院(113571)
管理学(112083)
管理学院(111454)
研究(105911)
中国(84075)
(71569)
(68127)
科学(61447)
(56757)
财经(56423)
(53621)
(51765)
(51041)
中心(49302)
研究所(47777)
业大(47172)
经济学(45222)
农业(44585)
北京(42618)
财经大学(41537)
经济学院(41119)
(40362)
(38842)
师范(38446)
基金
项目(212985)
科学(169678)
基金(157431)
研究(156851)
(135219)
国家(134046)
科学基金(116727)
社会(102599)
社会科(97383)
社会科学(97356)
基金项目(83605)
(82978)
自然(74476)
自然科(72749)
自然科学(72728)
教育(71917)
自然科学基金(71529)
(68694)
资助(64491)
编号(62575)
成果(50705)
(48956)
重点(47589)
(46728)
(45756)
(43983)
(43643)
创新(43002)
国家社会(42730)
课题(42538)
期刊
(164802)
经济(164802)
研究(98443)
中国(61662)
(60627)
(52955)
管理(52351)
学报(46948)
科学(45570)
大学(36534)
农业(35278)
学学(34910)
(33461)
金融(33461)
财经(29660)
技术(29284)
业经(27995)
教育(26765)
经济研究(25484)
(25455)
问题(22344)
(20830)
技术经济(19398)
(17409)
财会(16924)
商业(16316)
现代(15955)
世界(15910)
统计(15826)
理论(15281)
共检索到497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高拴平  
本文对西部地区的制造业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西部地区近10多年来制造业结构的变动程度大,并与其产出增长较为协调;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有所推进,制造业技术水平缓慢提高,但西部地区制造业总体上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若干支柱产业的地位大幅度下降;西部地区与东部、中部地区制造业结构的相似性降低,各制造业行业专业化水平有所提高;西部地区制造业出口结构有所改善,省市之间差异明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本炎  魏宇  官雨娴  
本文结合次贷危机所引起的中国的制造业产业基地内迁而形成的产业集聚现象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选取了西部11省份1999~2008年的装备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回归结果看,资本投入和劳动力变量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内蒙古装备制造业集聚水平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最大,广西、重庆、四川、宁夏的装备制造业集聚水平都对经济增长表现出了显著的正效应;而贵州、云南、陕西、甘肃4个省份的装备制造业集聚水平都对经济增长表现出了显著的负效应;青海省和新疆的装备制造业集聚水平对经济增长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回归结果比较来看,装备制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学礼  张茜  张超  
房地产和制造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行业增加值占比、投资增长率和产业空间基尼系数三个指标探讨房地产业和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根据区域特征,分析在东、中、西部三个地区,这三个指标对于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最终依据实证结果,分析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房地产和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的可能原因。一、引言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引发了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关系、"房地产泡沫"、房地产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朱启贵  吴文元  
资源型产业是西部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西部地区10多年来资源型产业结构变动程度较大,并与其产出增长较为协调,其资源型产业内部结构升级明显,加工日益高度化;与东中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结构相似度呈现上升趋势。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应依靠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不断提高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资源型产业在地理上不断地聚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孝坤  刘茜  
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关系,发现西部地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依赖作用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具有一定的间接依赖作用,西部地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拉动作用显著,而生产性服务业受到制造业的需求引力过小。通过构建VAR模型,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检验技术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长期互动,但互动发展程度较低,目前二者处于产业内部循环发展阶段,且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丽娜  卫平  
当前各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了一哄而上的低水平发展现象,因此亟需规划各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产业空间结构现状及变动趋势可以为产业布局决策提供现实依据。高端制造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部分,本文利用修正后的E-G指数实证研究了其在2003~2009年的空间结构变动。结果显示:高端制造业集聚空间结构呈现出聚集和扩散两者并存的特性。东部沿海地区是高端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地,中西部地区的河南、河北、湖北和四川成为产业扩散的主要承接地。本文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要体现出"适度集聚"和"因地制宜"的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红祥  
采用西部地区2003~2011年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数据,从行业细分角度实证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具有促进作用,并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交通基础设施对劳动密集型行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对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最小。这与全国层面的研究结论有差异,反映出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特殊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红祥  
本文使用20002014年西部地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与制造业集聚的区位熵存在空间分布的一致性,公路密度对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知识溢出效应和劳动力成本的降低能显著促进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规模经济、资源禀赋对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殷醒民  
上海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殷醒民一、上海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再讨论1997年8月,上海市开始重新讨论制造业对上海经济增长的作用,两种意见截然相反:一种主张是上海制造业因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上升已没有竞争优势,因此只能放弃制造业,集中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应恒  杜飞轮  
软饮料制造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是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日益重视,软饮料在人民生活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试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市场结构理论,从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等方面,对我国软饮料行业市场结构状况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珠  
江苏省制造业有明显的产业集聚现象。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对江苏省28个制造行业1999、2001、2003年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江苏省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在不断的提高。技术、资源密集型的行业集聚正在突现。苏南、苏中、苏北的产业集聚程度由高到底在减弱,而且差距很大,与它们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吻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吕国庆  汤茂林  
我国沿海省市制造业有明显的产业集聚现象。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为基本理论框架,借助产业空间集中程度(SP指数)和绝对集中度(CRn)两项指标,计算1998—2006制造业内部28个行业变化趋势,尝试对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制造业近年来的发展状态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随着我国东部沿海省市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的集中趋势仍是主流,绝大部分行业呈集聚加强趋势,而在区域空间方面出现集聚和衰退两种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亚平  
中国制造业的利润率变动趋势从总体上说,符合马克思关于利润率变动趋势的预测,遵循一般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本文从动态的角度,对中国制造业利润率进行计量和实证分析,发现从1980~2006年中国制造业利润率总体上趋于下降并呈现出阶段性波动的特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邹璇  杨旭  蒋佳霖  
探究了能源消费结构对制造业结构的技术效应、价格效应和空间效应等作用机制,并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工具变量法等做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制造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结论稳健。机制检验表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具有显著的空间负向溢出效应,也会通过技术溢出和技术研发对制造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但价格效应的作用机制不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降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比重,能够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而提升新能源消费比重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微弱;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时段层面上体现出边际效应递减趋势;通过优化人力资本水平、能源价格等外部环境,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会进一步增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廉水  周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运用新的理念指导中国制造业发展。本文界定了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在大量的统计数据基础上,建立了制造业“新型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地区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科技竞争能力、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和制造业“新型化”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聚类分析,归纳了各类地区的制造业发展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