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90)
- 2023(11845)
- 2022(10089)
- 2021(9524)
- 2020(8185)
- 2019(19112)
- 2018(18970)
- 2017(37026)
- 2016(20107)
- 2015(22732)
- 2014(22723)
- 2013(22543)
- 2012(20762)
- 2011(18652)
- 2010(18517)
- 2009(17261)
- 2008(16873)
- 2007(15313)
- 2006(13246)
- 2005(11468)
- 学科
- 济(89964)
- 经济(89873)
- 业(61507)
- 管理(51663)
- 农(48440)
- 方法(40719)
- 企(39587)
- 企业(39587)
- 数学(36917)
- 数学方法(36458)
- 农业(32138)
- 中国(21988)
- 业经(21514)
- 财(20897)
- 地方(20687)
- 贸(15732)
- 贸易(15729)
- 制(15615)
- 学(15583)
- 易(15280)
- 发(12948)
- 环境(12804)
- 务(12551)
- 财务(12510)
- 财务管理(12478)
- 技术(12123)
- 企业财务(11822)
- 银(11548)
- 银行(11523)
- 策(11492)
- 机构
- 学院(288194)
- 大学(282313)
- 济(120635)
- 经济(118247)
- 管理(113019)
- 理学(98523)
- 理学院(97516)
- 管理学(95716)
- 管理学院(95196)
- 研究(92349)
- 中国(70625)
- 农(65348)
- 科学(57575)
- 京(57430)
- 财(51788)
- 农业(50386)
- 业大(48919)
- 所(46542)
- 中心(45621)
- 江(43043)
- 研究所(42421)
- 财经(41916)
- 经(38146)
- 范(36871)
- 州(36697)
- 经济学(36627)
- 师范(36516)
- 北京(34953)
- 经济学院(33381)
- 经济管理(33165)
- 基金
- 项目(197382)
- 科学(155547)
- 研究(144520)
- 基金(143194)
- 家(124212)
- 国家(123112)
- 科学基金(106080)
- 社会(92028)
- 社会科(86871)
- 社会科学(86842)
- 省(79176)
- 基金项目(76758)
- 自然(68554)
- 自然科(66935)
- 自然科学(66915)
- 教育(66129)
- 自然科学基金(65700)
- 划(65075)
- 编号(60120)
- 资助(58145)
- 成果(47191)
- 部(44093)
- 重点(44018)
- 发(43766)
- 创(40951)
- 课题(40101)
- 创新(38211)
- 科研(38146)
- 国家社会(37905)
- 教育部(37432)
- 期刊
- 济(132155)
- 经济(132155)
- 研究(76182)
- 农(67122)
- 中国(52875)
- 农业(45544)
- 学报(44560)
- 科学(41860)
- 财(39650)
- 管理(35688)
- 大学(34507)
- 学学(33097)
- 业经(28046)
- 融(26286)
- 金融(26286)
- 技术(26100)
- 教育(25606)
- 业(22126)
- 财经(19849)
- 问题(19513)
- 经济研究(18710)
- 经(16987)
- 版(15834)
- 资源(14880)
- 技术经济(14825)
- 农村(14764)
- 村(14764)
- 统计(14613)
- 农业经济(14416)
- 世界(14157)
共检索到411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华红
追求可持续就业是就业理念的重大突破,它注重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权益的保护和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就业的可持续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基于这种认识,该文从就业竞争力、就业机会、就业收入、就业环境四个方面对西部地区农民工就业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系统评价。调查表明,西部地区农民工可持续就业水平整体较低,且在未来的就业实践中还存在若干非持续性因素也亟待重视。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关键,就是要帮助西部地区农民工"增智"、"增权"、"增收"和"增渠"。
关键词:
西部地区农民工 可持续就业 机制路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华红
西部地区农民工的就业将产生多重实效,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能和谐人与自然关系,能促进"人"的解放。调查发现,西部地区农民工就业中面临着"四缺"难题,即"缺技术"、"缺稳定或缺保障"、"缺待遇"、"缺渠道和信息"等。解决这些问题亟需完善政府行为,其逻辑起点是加强对西部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通式路径是扩展就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现实保障是权益补救。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民工就业 贵州 政府责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洁颖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已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纷纷开始进城务工,但由于农民自身条件所限,在找工作时往往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农民工教育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民工教育问题已成为当地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当前西部地区成人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地方。现以分析西部地区发展为起点,摸清西部地区农民工教育发展现状,寻求农民工分层教育新模式,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福音。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民工 分层教育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丰 杨少垒
金融危机后,西部地区存在大量返乡农民工和就地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民工亟待"就业"与企业亟待"用工"凸显西部地区劳动力市场矛盾和产业结构偏差。西部地区调整产业偏差,进行慎密的产业选择,成为必然。通过构建农民工产业供求模型,对农民工产业流向进行理论分析,表明在区域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过渡期以及在工业化中期,重化工业和高端技术产业对资本和技术的偏好,限制了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考察西部产业选择的宏观与微观条件,透析出西部的资源特点、产业发展现状、城镇化水平、非农产业收入状况、非农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在理论模型推导和现实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选择思路和选择...
关键词:
农民工就业 西部地区 产业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竹 陈鹏
本文作者通过对珠三角、长三角及中西部地区四个城市所开展的农民工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农民工的外出就业动机有明显的代际差异。随着出生时代的推移,农民工外出就业动机中的生存型经济动因减弱,而个人发展型的非经济动因增强。本文认为,农民工观念意识的变化与其建立在"库存知识"基础上的思想关注焦点和考虑主题的变化有密切关系,这将会对既有的社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外出就业动机 农民工 代际差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申鹏 朱林
基于2013年贵州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数据,本文对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从事行业与外出务工从业行业存在较高的关联度;就业信息来源与人际信任仍以"强关系型"社会资本为主;就近就业收入比外出务工收入有所减少,就近非农就业收入比就近就业收入略高;就近非农就业的整体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就近就业质量较差。出于稳定就近就业的考虑,本文从健全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强关系型"社会资本作用、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
返乡农民工 就近就业 现状调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毛瑛 许殷子 汪浩 陈其明 杨昌国 王颖文 宁长珊
目的:了解农民工的基本需求支出、疾病经济负担以及参加医疗保险的能力。方法:抽样调查及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结果:农民工有着较重的疾病经济负担,参保能力方面,农民工群体出现了分层现象。结论:加强农民工医保建设,加快医改步伐,完善筹资等政策。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民工 医疗保险 参保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竖元
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发展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其择业行为与其就业质量息息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不理性状态,而就业培训、就业援助、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户籍管理等构成的政策环境以及市场需求的数量、市场需求的结构、就业市场的公平性等构成的市场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有显著影响。因此,要切实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引导其由目前"生存型择业"提升为"发展型择业",从而提高其就业质量。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环境 择业行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春
在总结当前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回流研究聚焦城市推拉力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探寻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回流背后深层次动机时不能抽离劳动力长期嵌入的农村情境的观点。分别从经济、制度、社会和符号四个维度入手构建了相应的结构模型,收集广西和贵州两省区1611份实地调查问卷数据,通过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Logistics逐步回归分析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与修正。结论显示:虽然农村经济落后依然是推动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最重要因素,但农村制度因素同样不可忽视,而且它还成为束缚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最重要阻碍力量。农村社会因素和符号因素对西部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回流产生了显著影响,农村嵌入度对劳动力回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冬林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生活逻辑的成功转型取决于可持续就业能力。文章运用系统动力学流率基本入树建模和基模分析技术,对可持续就业能力进行了反馈动态复杂性分析,并且提出了增权、增渠、增收、增资等管理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万霞
我国农村劳动力缺乏必要的技能,职业教育发展落后,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对农民就业的影响如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在分析职业教育促进农民工就业的理论基础上,实证分析职业教育和不同类别的技能培训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基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对全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多重选择logit概率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有助于农民工从事技术岗位及管理工作;技术培训对提高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但不同类别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对农民工就业选择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农民工 就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敏 许玩宏 刘亚红 魏晓慧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通过对该市203个样本农民工及用人单位的实证调查,分析了现阶段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认知及其社会保障状况。由于农民工社会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需要从多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春江 逯野 张敬伟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的出口、外贸、就业等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许多农民工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失去了工作,回流到家乡。危机的影响逐渐淡去的今日,农民工的就业情况如何,出现了哪些新特征,这些都很值得关注。本研究于2010年中期对河北省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农民工就业工资待遇还处在较低水平,社会保障覆盖面也不够理想,工作时间过长、以体力劳动为主,主要分布在服务业等特征。同时,农民工的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和工作经历不长的状况造成他们人力资本相对较少,这也构成了上述现状的主位原因。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 现状 特征 河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潘烜
本文基于上海1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农民工在城就业的工作时间和业余生活做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平均工作时间远远超过国家《劳动法》规定的标准,而业余生活比较单调。较多的工作时间和单调的业余生活表明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和就业环境并不乐观,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之一。完善制度设计、逐步改善农民工在城就业的生存状态和就业环境是城镇企业和相关部门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石川 杨锦秀
本文以贵州省典型区域调查数据,采用交叉分析方法和Logistic模型分别对流出地农民工家庭政治参与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流出地农民工家庭对政治现状的评价和对政治代理人的满意程度是决定该家庭是否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外出务工收入比重、家庭成员中成年人平均受教育年限、家中是否有村干部等特征对该家庭参与政治活动的影响比较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