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82)
- 2023(16696)
- 2022(14248)
- 2021(13435)
- 2020(10918)
- 2019(25081)
- 2018(25003)
- 2017(47949)
- 2016(25898)
- 2015(28959)
- 2014(29029)
- 2013(28977)
- 2012(27036)
- 2011(24465)
- 2010(25011)
- 2009(23371)
- 2008(22086)
- 2007(19919)
- 2006(18052)
- 2005(16375)
- 学科
- 济(110437)
- 经济(110316)
- 业(77524)
- 管理(68662)
- 企(54009)
- 企业(54009)
- 农(52005)
- 方法(40561)
- 中国(36936)
- 数学(34836)
- 农业(34781)
- 数学方法(34417)
- 地方(30667)
- 业经(28651)
- 融(28535)
- 金融(28533)
- 银(27931)
- 银行(27891)
- 行(26953)
- 财(26349)
- 制(24418)
- 学(21879)
- 贸(19257)
- 贸易(19237)
- 易(18609)
- 发(17821)
- 技术(16865)
- 理论(16839)
- 环境(16557)
- 体(16197)
- 机构
- 学院(367085)
- 大学(364377)
- 济(150000)
- 经济(146583)
- 管理(143364)
- 研究(129085)
- 理学(122474)
- 理学院(121082)
- 管理学(119105)
- 管理学院(118450)
- 中国(103791)
- 京(79032)
- 科学(78362)
- 农(74501)
- 财(68325)
- 所(65744)
- 中心(60576)
- 研究所(59175)
- 业大(58139)
- 农业(56792)
- 江(56078)
- 财经(53188)
- 北京(50597)
- 范(50284)
- 师范(49872)
- 经(48259)
- 州(46370)
- 院(45698)
- 经济学(43440)
- 省(40526)
- 基金
- 项目(242600)
- 科学(190215)
- 研究(182309)
- 基金(173466)
- 家(150303)
- 国家(148899)
- 科学基金(127240)
- 社会(114360)
- 社会科(107983)
- 社会科学(107952)
- 省(95946)
- 基金项目(92478)
- 教育(81730)
- 自然(80238)
- 划(79785)
- 自然科(78289)
- 自然科学(78275)
- 编号(76860)
- 自然科学基金(76850)
- 资助(70560)
- 成果(62836)
- 发(56220)
- 重点(54047)
- 部(53244)
- 课题(52573)
- 创(50066)
- 创新(46592)
- 国家社会(46412)
- 发展(45475)
- 科研(45370)
- 期刊
- 济(177516)
- 经济(177516)
- 研究(113643)
- 中国(80152)
- 农(75639)
- 学报(57033)
- 科学(54003)
- 农业(50980)
- 管理(50489)
- 财(49924)
- 融(49031)
- 金融(49031)
- 大学(44056)
- 教育(43015)
- 学学(41466)
- 业经(33180)
- 技术(31361)
- 财经(25537)
- 经济研究(25443)
- 问题(24119)
- 业(23980)
- 经(21746)
- 图书(19401)
- 理论(18502)
- 版(18487)
- 技术经济(17837)
- 科技(17578)
- 世界(17360)
- 现代(17105)
- 实践(16860)
共检索到571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君
有效的资本供给是实现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但农村储蓄水平低下、金融机构支持乏力、地方财政收入有限和民间非正规融资的高风险性导致了西部农村长期处于资金供给短缺的状态,极大延缓了西部农村的发展进程。本文从现代农村金融理论出发,分析了西部农村的融资需求和融资供给问题,阐释了西部农村发展中面临的融资供给约束现状,并提出了缓解西部农村融资供给约束的政策选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庆国 黄杏子
针对进一步提升我国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本文以国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融资约束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分析框架,从理论上推导出融资约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其中的作用机理,并认为融资约束对不同特征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同时,以甘肃省为例,使用甘肃省2009—2018年国有企业年度决算统计系统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融资约束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理包括融资约束削弱了国有企业应对外部市场的灵活性、降低了技术创新的有效投入以及企业自身的投资价值。(2)从经营方向与行政隶属的角度划分国有企业的结果发现,融资约束对商业类以及非省属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抑制作用更强。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政府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并为非省属等处于融资劣势地位的企业提供专项科技研发资金,充分解决其面临的融资约束困境,还应坚持分类改革、加速调整国有资本布局,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琼 田远佑
当前,我国金融资源、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集中于重点区域和城市的现象突出,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处于金融服务链末端,成为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要积极盘活存量,稳增长,调结构,推动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实现转型升级,开拓农村金融市场,担负起服务"三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任。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金融 发展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廖东声 何琳
正规金融的机制制约、机构制约、风险制约以及非正式金融的地位制约四大因素,形成了农村融资的供给约束。这些来自于供给方的制约要素,影响了农村融资的供需均衡,阻碍了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融资 供给约束 金融抑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由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对缓解"三农"及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农村金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金融的覆盖率远低于全国其他地区。同时其规模偏小,资金相对匮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还有待发展和完善。因此,如何大力创新西部农村金融,积极探索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金融 认识和思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丁忠民 冉光和
本文揭示了西部地区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方向和思路,并从增加农村资金供给与提高农村资金配置效率的双重层面为推进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制度创新框架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 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朝凤
较小的融资约束是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而金融发展则是缓解融资约束的重要工具。本文利用中国30省份38个工业行业的数据,从缓解融资约束的角度考察了金融发展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相同外部融资依赖度的行业,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将会促进地区的出口增长;在控制了FDI、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本禀赋、多样化、专业化等变量以及解释变量的内生性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显著。更重要的是,这一发现表明,缓解融资约束是金融发展影响中国省区出口贸易绩效的一个重要渠道。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出口 地区差异 中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剑朝 曹瓅 罗博文
农村金融是现代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本文在全面分析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基础上,从供给主体、需求主体与基础配套条件三个方面揭示了西部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实困境与主要障碍,剖析了西部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实困境的成因,据此提出了优化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快农村普惠金融基础设施与基础条件建设、重构农村信用体系、加强普惠金融教育、提升农民金融素养等政策与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绍洪 陈胜男
我国西部具有资源优势,然而资源型产业的生产效率却很低下,"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低碳经济约束下,西部地区面临着跨越式快速发展和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双重任务,单纯的产业集群和单纯的循环经济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采用循环产业集群模式,资源型产业才能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的恶性循环,并形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统一,实现可持续的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环
继续教育是当前农村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主要渠道,国家各级教育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本文从政府、继续教育承办单位、学校和个人四个层面提出改善中西部地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中西部 农村教师 继续教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青
分析了新世纪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机遇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挑战 ,揭示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矛盾的特殊性 ,阐述了西部大开发创新思路和跨跃意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经济 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方首军
基于与江浙地区①的比较研究,笔者发现广东新型农村金融发展明显滞后,较之江浙地区起步晚、整体规模偏小、发展速度偏慢。本文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等不同角度对该结论进行了经验论证。通过进一步分析该现象存续的现实约束,认为主要有特殊的政策偏好、基层企业的信贷"挤出"效应以及广东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恶化等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抓住机遇稳中求快、政府适当调控促进城乡金融一体化、鼓励"银行—中介组织—农户"多方联合的贷款模式、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永兴 唐青生
运用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数据,通过OLS回归分析、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投入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关系,而农村存款和农村贷款在短期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负面效应,长期内则具有正面效应;农村存款和农村贷款在短期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具有格兰杰因果关系,长期则互为因果关系。以上结论说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改革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高农村金融效率是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亮 陶怀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立 王红明
本文从农村金融发展角度,运用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对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以及农村投资水平与农民收入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经Granger因果分析发现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通过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金融 农民收入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