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8)
- 2023(12787)
- 2022(11164)
- 2021(10539)
- 2020(8618)
- 2019(19965)
- 2018(19989)
- 2017(38659)
- 2016(21043)
- 2015(23635)
- 2014(23569)
- 2013(23558)
- 2012(21618)
- 2011(19180)
- 2010(19217)
- 2009(17574)
- 2008(17176)
- 2007(15235)
- 2006(13440)
- 2005(11608)
- 学科
- 济(88447)
- 经济(88358)
- 业(66917)
- 管理(57681)
- 农(50818)
- 企(44952)
- 企业(44952)
- 方法(37252)
- 农业(33832)
- 数学(32775)
- 数学方法(32469)
- 财(24856)
- 业经(23819)
- 中国(22510)
- 地方(21049)
- 贸(19235)
- 贸易(19229)
- 易(18810)
- 学(16826)
- 务(15862)
- 财务(15803)
- 财务管理(15759)
- 制(15301)
- 企业财务(14965)
- 发(13504)
- 技术(13065)
- 出(12750)
- 农业经济(12580)
- 环境(12498)
- 理论(12044)
- 机构
- 学院(296698)
- 大学(293740)
- 管理(120753)
- 济(120570)
- 经济(118106)
- 理学(105648)
- 理学院(104568)
- 管理学(102940)
- 管理学院(102439)
- 研究(96830)
- 中国(73176)
- 农(64984)
- 京(61849)
- 科学(60244)
- 财(53036)
- 业大(50406)
- 农业(49489)
- 所(48181)
- 中心(45125)
- 研究所(43814)
- 江(43002)
- 财经(42324)
- 范(38786)
- 经(38635)
- 师范(38501)
- 北京(38334)
- 经济学(34925)
- 州(34836)
- 院(34260)
- 经济管理(34071)
- 基金
- 项目(206329)
- 科学(162097)
- 研究(154177)
- 基金(149739)
- 家(129503)
- 国家(128347)
- 科学基金(110478)
- 社会(97519)
- 社会科(92050)
- 社会科学(92024)
- 基金项目(80806)
- 省(80759)
- 自然(70524)
- 自然科(68831)
- 自然科学(68818)
- 教育(68342)
- 自然科学基金(67566)
- 划(66559)
- 编号(64934)
- 资助(60383)
- 成果(51643)
- 部(45937)
- 重点(45054)
- 发(44819)
- 课题(42479)
- 创(42400)
- 国家社会(39848)
- 创新(39463)
- 教育部(39085)
- 科研(38993)
- 期刊
- 济(135199)
- 经济(135199)
- 研究(84443)
- 农(68093)
- 中国(56591)
- 学报(47154)
- 农业(46556)
- 科学(44021)
- 财(40475)
- 管理(38255)
- 大学(36687)
- 学学(34865)
- 教育(28819)
- 业经(27558)
- 融(25460)
- 金融(25460)
- 技术(23904)
- 业(21055)
- 财经(19516)
- 问题(19452)
- 经济研究(18592)
- 版(16653)
- 经(16476)
- 农业经济(15148)
- 图书(14819)
- 农村(14612)
- 村(14612)
- 科技(14494)
- 技术经济(14462)
- 理论(14262)
共检索到431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晓明 葛云伦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一般而言 ,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剩、资金短缺、资源贫瘠、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 ,不仅农业不发达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而且非农产业落后 ,就业岗位少 ,致使农民在当地发展的机会少和余地小 ,加之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没有什么专长 ,劳动力基本处于原始状态 ,在此情况下 ,农村劳动力不得不外出打工 ,靠劳务输出增加收入。西部地区农村劳务输出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西部农村 劳务输出 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岳池县支行调研组
农村劳动力的战略转移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劳务输出产业所导致的巨额资金回流极大地影响了整个社会资金流向流量、农户及小农家庭的功能与行为变迁。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岳池县农村劳务输出产业迅猛发展的经济因素、现状及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实际从农村体制改革、金融制度创新、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加强金融服务促进劳务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务输出 影响 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崔国华
四川省耕地面积为9460.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86亩,低于全国1.2亩的平均水平。人多地少,各地都有不少农民出外打工,全省总计约有500万人,挣回来的钱也不少,去年从外省通过邮局汇回的劳务收入有60亿元,相当于全省财政收入的30%(全省1993年财政收入为201.37亿元),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据此有人说,四川农村有大批剩余劳动力,目前输出的人数还远远不够,还要再输出1500万。这种预测是值得研究的。据近年统计数字表明,四川省农村人口为9333.6万人,农村劳动力为4890.82万人。按农村人口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盛毅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熊成舫
湖南省桃源县是一个劳务输出较多的县份,1982年以来,已向沿海输出近5万人,占全县劳动力的8%。近十年来,该县的劳务输出特点可概括为:(1)年轻化。输出人员95%以上在17—25岁之间,其中又以17—22岁为最多。(2)文化层次较高。该县输出人员中、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30%左右,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占65%,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只占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华强 任宏刚 吴代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卫东 刘玉森 范黎光
农村劳务输出是当前农民增收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民增收的速度由农村劳务输出的程度所决定。因此,“农村劳务输出率”是决定农民增收速度和水平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本文就增设我国“农村劳务输出率”指标的客观依据、指标内涵、指标标准的界定及其应用谈一些粗浅认识。
关键词:
农村劳务输出率 指标 标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乙喆 郑婉丽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稳步推进,大量农业设备应用和农业科技推广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工劳务输出和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问题。河北省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民工劳务输出的政策,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还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务输出 农村地区 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开明
本文在分析农村劳务输出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促进农民增收、帮助农民就业、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等正面效应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可能给新农村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从纠正认识偏差、科学规划农村劳务输出、创造条件和环境、强化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保护体系诸方面,提出了加强农村劳务输出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务输出 新农村建设 效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颐
近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潮流,正呈现出转移途径多样化,并突破“就地转移”模式的趋势。目前,由于受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因素的限制,这种趋势,还不能进入大规模人口迁移的阶段,而以农村劳动力跨城乡、跨地区的劳务输出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考察劳务输出的社会、历史原因和由此产生的对输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把这一现象放在国民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金兰
人口多,劳务多,是中国的国情。有了人,就要劳动,于是,劳务经济登上了发展舞台。 劳务多了哪里去?去沿海地区。随着全球“微利时代”的到来,沿海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耀
加速发展我国对东亚地区的劳务输出王耀80年代中期以来,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态势,已引起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关注。世界经济的重心将由欧洲、北美转移到亚太之说,也正随着东亚经济的迅速崛起而日益成为现实。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董文庆
劳务输出,亦称劳动力出口,它通过为其他国家服务,而实现劳动力要素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它是促进现代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之一。我国是世界上人力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理应在劳力输出方面有所作为。但就目前来看,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重视的程度上,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均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应加快我国劳务输出的步伐,大力发展我国的劳务输出事业,以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石永平
发展国际劳务输出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对拓展就业市场、增加外汇收入、培养和锻炼人才、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国内的一批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等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因而展现出广阔的前景。近几年来,在国际劳动力市场上,我国的对外承包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