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68)
2023(15607)
2022(13202)
2021(12500)
2020(10559)
2019(24390)
2018(24044)
2017(47202)
2016(25317)
2015(28347)
2014(28325)
2013(27906)
2012(26145)
2011(23387)
2010(23611)
2009(22395)
2008(21328)
2007(19373)
2006(17065)
2005(15168)
作者
(71466)
(60160)
(59657)
(57018)
(38008)
(28843)
(27359)
(23440)
(22854)
(21672)
(20283)
(20165)
(18837)
(18737)
(18703)
(18633)
(18128)
(17507)
(17293)
(17224)
(14821)
(14769)
(14687)
(13966)
(13659)
(13584)
(13246)
(13129)
(12183)
(12044)
学科
(107457)
经济(107352)
(77380)
管理(69283)
(54699)
企业(54699)
(50116)
方法(46343)
数学(41674)
数学方法(41134)
农业(33267)
中国(32061)
(28941)
(28544)
金融(28540)
(27817)
银行(27788)
(26760)
地方(26677)
业经(25784)
(24125)
(20392)
贸易(20377)
(19831)
(18544)
(17815)
财务(17755)
财务管理(17714)
企业财务(16863)
(16500)
机构
学院(356499)
大学(350404)
(152024)
经济(148886)
管理(139711)
理学(120078)
理学院(118852)
研究(117816)
管理学(116800)
管理学院(116139)
中国(96719)
(72707)
(71894)
(70375)
科学(70247)
(59139)
中心(59098)
农业(55899)
业大(55523)
(55441)
财经(55332)
研究所(53301)
(50187)
经济学(46303)
(45229)
师范(44824)
北京(44377)
(44153)
经济学院(41968)
(41399)
基金
项目(236888)
科学(186989)
研究(175759)
基金(171760)
(148107)
国家(146809)
科学基金(126882)
社会(111920)
社会科(105953)
社会科学(105922)
(95065)
基金项目(90841)
自然(80978)
教育(80026)
自然科(79091)
自然科学(79066)
(77906)
自然科学基金(77621)
编号(73043)
资助(70554)
成果(58811)
重点(52938)
(52859)
(52546)
课题(49481)
(49462)
创新(46215)
国家社会(45959)
科研(45533)
教育部(45250)
期刊
(169027)
经济(169027)
研究(102564)
(72747)
中国(70156)
(53981)
学报(52304)
(49755)
金融(49755)
科学(49422)
农业(48612)
管理(47099)
大学(40785)
学学(38869)
教育(32982)
业经(32349)
技术(31416)
财经(26751)
经济研究(25099)
(23988)
问题(23437)
(22936)
统计(18204)
技术经济(17859)
(17832)
理论(17440)
世界(17375)
(16697)
农村(16688)
(16688)
共检索到537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佳楣  罗剑朝  张珩  
在对陕西省样本农户融资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研究发现,农户资金借贷行为比较普遍,借贷动机偏好是生产性支出;农户资金积累能力较弱,在资金投入量较大的项目上对借贷资金依赖度较高;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获批率高,但单户授信额度较小。同时,利用灰靶决策模型对西部地区农户融资路径偏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户融资的主要渠道,农户融资路径偏好顺序依次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机构和其他融资渠道。建议针对农户融资现实偏好特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挖掘农村金融市场潜力,以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孟樱  王静  
根据陕西省324户农户的实际调查数据,对样本农户的信贷需求和融资选择偏好进行分析,并运用多项logit模型估计影响农户融资选择偏好的因素,以及不同信贷偏好类型之间的相对风险比(RRR)。结果表明,64.51%的样本农户具有贷款需求,且生活性贷款需求高于生产性贷款需求;农户贷款选择顺序第一位是亲朋好友,其次是信用社和银行。贷款经历对所有选择偏好都有显著影响;总收入越高、农业收入比例越高,农户更偏好于选择正规机构;外出务工劳动力越多、固定资产价值越高,越偏好于选择非正规渠道;购买保险数量对非正规渠道融资影响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孟樱  王静  
根据陕西省324户农户的实际调查数据,对样本农户的信贷需求和融资选择偏好进行分析,并运用多项logit模型估计影响农户融资选择偏好的因素,以及不同信贷偏好类型之间的相对风险比(RRR)。结果表明,64.51%的样本农户具有贷款需求,且生活性贷款需求高于生产性贷款需求;农户贷款选择顺序第一位是亲朋好友,其次是信用社和银行。贷款经历对所有选择偏好都有显著影响;总收入越高、农业收入比例越高,农户更偏好于选择正规机构;外出务工劳动力越多、固定资产价值越高,越偏好于选择非正规渠道;购买保险数量对非正规渠道融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志国  朱欣乐  赵晶  
本文基于吉林省804户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离散选择模型对农户融资路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会按照从非正规金融机构融资、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既向非正规金融机构融资也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路径啄序选择融资路径;农户家庭人均土地面积越大、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越大、工资性收入越高、教育支出越多、生活支出越多,其获得贷款的概率越高;而农户家庭成员学历越低、种植业收入越高,则其获得贷款的概率越低;并且,农户的融资主要是用于满足消费性支出需求,而不是生产性支出需求。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芳  
本文以贵州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例,基于4018个有效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户融资行为特征、农户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受到的约束等。分析结论表明:农户所在农村信贷市场的贷款需求总量缺口和结构性缺口并存;农户的融资次序选择主要取决于农户对获得贷款可能性的自我评估,而对贷款利率差异的敏感性不强;正规金融的排斥以及民间借贷的局限性限制了欠发达地区农户的融资选择和融资规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罗文春  李世平  
本文以关中地区土地征收中农民意愿为例,揭示了关中地区农民对土地征收的关注及了解的程度和态度,为此笔者提出:加大宣传力度,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在制定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时,充分考虑农民的意愿;尽快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根丽  魏凤  赵敏娟  
基于陕西省关中地区4市544份农户调查数据,从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形成原因和表现形式等五个方面对农户气候变化认知进行了测度,并从农户个体基本特征、农户家庭生产条件、社会关系网络及信息获取四方面选取12个变量,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气候变化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受教育程度、务农年限、非灌溉农地占比、农业劳动力占比、是否种植经济作物、村民关系、气候信息获取渠道数目和互联网使用频率对农户气候变化认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彦君  郑少锋  
基于陕西省小麦生产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的良种补贴方式偏好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对良种补贴的发放方式具有明显的货币直补偏好,导致这种偏好的主要因素为补贴政策设计本身,与农户自身特征和生产行为的关系不大。因此,应以农业项目的具体目标作为选择良种补贴方式的依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董晓林  孙楠  吴文琪  
在中国农村地区,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和稀缺的金融资本往往制约了农户的创业决策。本文以静态职业选择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人力资本、家庭融资对农户创业决策影响的理论模型,并采用CFPS2016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家庭融资对农户创业决策的直接影响和联动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农村家庭受访者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工作经历以及家庭正规和非正规融资的规模,对农户创业决策具有正向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证实,扩大外部融资规模对人力资本水平不同农户的创业决策影响不同。对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农户来说,外部融资支持政策对创业决策的促进作用不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学萍  阮红新  汪晓银  
本文对湖北省天门市农户基本金融行为与融资需求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户的存款机构选择与贷款机构来源之间的界限明显,农户对资金的需求不足,少量的小额度贷款主要由私人借贷满足;农户的信用意识十分强烈,但信用表现却不容乐观,金融参与意识较弱,对现行的融资制度缺乏认知和利用的兴趣;影响农户的融资意愿和实际贷款数量的因素有:耕地面积、经济活动类型、年龄和文化程度,其中耕地面积、经济活动类型的影响力最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永强  
本文以中国人民银行农户借贷情况问卷调查分析小组收集的10个省农户借贷调查数据为样本,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户借贷现状,发现我国农村地区的正规金融覆盖面小,而民间金融却非常活跃。在不同的地区,民间金融的活跃程度也不同。然后探索了农户选择民间金融的原因,发现信贷约束、利息成本、风险、家庭经济和人口特征是影响农户选择民间金融的重要因素,并且这些因素对不同类型的民间借贷的影响不同。该发现有利于进一步全面、深刻地理解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覆盖面小,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效果不佳的原因。最后本文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改革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聂建平  
本文以陕西省4个县(区)683户为样本数据,用STATA12软件进行回归,通过对影响陕西省农户各种因素对参与农村"三权"抵押融资的意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户主性别、户主的学历、户主是否有打工的经历、家庭对智力资本的投入、家庭总收入及非传统农业收入对农户"三权抵押"融资贷款的意愿呈显性正相关;而户主的年龄和传统农业收入与贷款意愿呈显性负相关。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政府方面应提高农户对抵押融资政策的认知及规范相关服务机构的功能,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增添助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聂建平  
本文以陕西省4个县(区)683户为样本数据,用STATA12软件进行回归,通过对影响陕西省农户各种因素对参与农村"三权"抵押融资的意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户主性别、户主的学历、户主是否有打工的经历、家庭对智力资本的投入、家庭总收入及非传统农业收入对农户"三权抵押"融资贷款的意愿呈显性正相关;而户主的年龄和传统农业收入与贷款意愿呈显性负相关。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政府方面应提高农户对抵押融资政策的认知及规范相关服务机构的功能,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增添助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叶明华  汪荣明  
文章基于安徽省粮食种植户调查数据进行收入结构与保险偏好、灾后融资约束与农业保险偏好之间的相关性测算和显著性检验,并对兼农型农户和纯农型农户分别建立农业保险偏好的逐步回归模型。结果发现:(1)农业收入与非农收入的结构性变化对不同农户群体产生两重效应,对兼农型农户表现为收入效应,对纯农型农户表现为替代效应;(2)灾后融资工具的多样性会降低农户的保险偏好,政府灾后救助对农业保险存在挤出效应;(3)农业保险条款和精算定价的复杂性构成了农业保险的技术性"壁垒",抑制了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户群体的保险偏好。因此,文章建议,针对纯农型农户和兼农型农户保险需求的差异,逐步细化和创新农业保险险种体系;针对不同类别农户群体引导其对不同风险融资工具进行取舍和有效搭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乐柱  杨明婉  颜梁柱  
基于交易费用视角,采用农户入户调查数据,研究农户意愿融资渠道偏好和实际融资渠道选择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信息搜寻费用显著影响农户意愿融资渠道与实际融资渠道;交通成本作为借贷交易的客观费用,显著影响实际融资渠道,对于意愿融资渠道的影响则不显著;利息费用作为借贷交易的显性费用,人情支出作为借贷交易的隐性费用,直接影响农户意愿融资渠道和实际融资渠道;借贷频率越高,农户的意愿和实际选择更倾向于正规融资渠道。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第一,政府部门、正规金融机构要更加关注农户的社会资本,充分发挥农村社会资本的信息传递作用,降低农户借贷交易费用;第二,要扩大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服务网点、金融自助服务设备、农村金融服务站的覆盖面,提升农村信贷服务供给质量;第三,要加强农村金融知识教育,引导农户充分利用正规融资渠道满足融资需求;第四,要正视农村地区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及其作用,引导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