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57)
- 2023(5255)
- 2022(4502)
- 2021(4517)
- 2020(3751)
- 2019(8537)
- 2018(8625)
- 2017(16603)
- 2016(9039)
- 2015(10020)
- 2014(10069)
- 2013(9977)
- 2012(9451)
- 2011(8678)
- 2010(8993)
- 2009(8608)
- 2008(8514)
- 2007(8080)
- 2006(7595)
- 2005(7007)
- 学科
- 农(46744)
- 济(41354)
- 经济(41296)
- 业(36596)
- 农业(31894)
- 管理(21916)
- 业经(14560)
- 企(14031)
- 企业(14031)
- 地方(12280)
- 方法(11546)
- 中国(10641)
- 数学(10169)
- 农业经济(10060)
- 制(10060)
- 数学方法(10026)
- 收入(9351)
- 财(9276)
- 村(9121)
- 农村(9114)
- 发(8819)
- 分配(8045)
- 土地(7318)
- 发展(7314)
- 展(7302)
- 及其(7120)
- 策(6899)
- 体(6886)
- 劳(6827)
- 劳动(6826)
- 机构
- 学院(131425)
- 大学(127379)
- 济(55540)
- 经济(54408)
- 管理(53285)
- 理学(45069)
- 理学院(44676)
- 研究(44217)
- 管理学(44031)
- 农(44015)
- 管理学院(43798)
- 中国(37207)
- 农业(33079)
- 京(26737)
- 业大(26150)
- 科学(25917)
- 财(24369)
- 中心(23889)
- 所(22357)
- 江(22218)
- 农业大学(20047)
- 研究所(19774)
- 财经(18440)
- 范(18023)
- 州(17977)
- 师范(17902)
- 省(17832)
- 经济管理(17570)
- 经(16569)
- 北京(16323)
- 基金
- 项目(83702)
- 研究(66167)
- 科学(65792)
- 基金(60190)
- 家(51693)
- 国家(51098)
- 科学基金(43688)
- 社会(42393)
- 社会科(39511)
- 社会科学(39503)
- 省(33335)
- 基金项目(32053)
- 编号(31056)
- 教育(27876)
- 农(26699)
- 划(26375)
- 成果(26122)
- 自然(25795)
- 自然科(25163)
- 自然科学(25159)
- 自然科学基金(24714)
- 资助(23175)
- 发(19487)
- 部(18642)
- 课题(18413)
- 重点(17706)
- 国家社会(17662)
- 性(17127)
- 制(16649)
- 创(16409)
共检索到213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永平 孙全敏
信息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部地区的贫困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信息的贫困。从不同经济状况的农民对信息的敏感程度进行调查,分析了农村信息扶贫工作的主要优势和思路。信息扶贫的切入点、有效的信息扶贫模式、信息扶贫工作人员的培训及与政府部门的关系都成为信息扶贫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西部农户 信息需求 信息扶贫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龚兵
随着扶贫攻坚战的打响,精准扶贫要求越来越高,金融扶贫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税收对金融扶贫工作开展影响效应随之增加。但目前西部地区金融扶贫政策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本文在详述营改增后西部地区金融扶贫工作面临的税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扶贫工作的税制改进建议。
关键词:
营改增 金融扶贫 税收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龚兵
随着扶贫攻坚战的打响,精准扶贫要求越来越高,金融扶贫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税收对金融扶贫工作开展影响效应随之增加。但目前西部地区金融扶贫政策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本文在详述营改增后西部地区金融扶贫工作面临的税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扶贫工作的税制改进建议。
关键词:
营改增 金融扶贫 税收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孝勇 赖景生 寸家菊
本文从阐述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现状和四阶段扶贫开发历程入手,分析了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参与式整村推进、特色产业开发、乡村旅游开发和移民开发等扶贫模式;总结了西部农村扶贫开发的绩效。研究发现:西部农村扶贫模式创新是西部农村扶贫取得良好绩效的保证。最后提出开展扶贫模式创新、打破农村扶贫制度性陷阱、消除农村制度性贫困等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韩锦绵 白雄
西部地区是我国扶贫政策的重心所在,也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主战场,对1999年西部大开发至今西部地区的扶贫历程进行梳理具有重要价值。将20年来西部地区扶贫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即1999—2012年开发式扶贫的推进与参与式扶贫的落实;2013年至今精准扶贫的起步与新时期扶贫机制的深化改革,重点分析了这两个阶段西部地区扶贫的时代背景、采取的具体举措和取得的主要成效。经过20年的努力,西部地区形成了多主体参与、多措施并举的大扶贫格局。最后,结合新时代决胜脱贫攻坚和应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相对贫困问题,论文对西部地区未来反贫困进行了展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庄天慧 刘洪秀 张海霞
本文基于对四川、云南、贵州和重庆四省(市)国家级民族贫困县1739户农户的调查,从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开发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分析了农户新阶段的扶贫需求。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开发中的科技扶贫是当前农户的首要扶贫需求,基础设施中的饮水设施是农户的次要扶贫需求,教育、医疗、住房和相关社会保障需求也占有相当比例。因此,提高民族贫困地区农民科技水平,改善村级生产生活条件,加大低保、医保等社会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是新阶段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磊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西部地区实行区域性扶贫开发政策以来,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与贫困发生率快速下降,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加,贫困深度不断减轻,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得到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出现明显改善。提高西部地区农村扶贫绩效,要创新扶贫模式,打破农村扶贫制度性陷阱,消除贫困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磊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西部地区实行区域性扶贫开发政策以来,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与贫困发生率快速下降,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加,贫困深度不断减轻,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得到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出现明显改善。提高西部地区农村扶贫绩效,要创新扶贫模式,打破农村扶贫制度性陷阱,消除贫困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磊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西部地区实行区域性扶贫开发政策以来,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与贫困发生率快速下降,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加,贫困深度不断减轻,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得到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出现明显改善。提高西部地区农村扶贫绩效,要创新扶贫模式,打破农村扶贫制度性陷阱,消除贫困制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谭英 王德海 谢咏才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在信息传播主体日趋丰富的时代,虽然农户选择信息的渠道偏好电视和报刊,但是针对与生计有关的科技信息,农户最满意的信息渠道仍然是村能人、市场(集市)等人际传播渠道。且村能人(扮演意见领袖的人)在中西部地区科技信息传播中仍起重要的作用。低收入型农户和中等收入型农户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相对富裕型农户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比较丰富。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对农户最终选择和利用信息起重要影响作用。
关键词:
农户 科技信息 信息渠道 倾向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世珍
扶贫先扶"智"。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就是要把智力扶贫和技能扶贫作为教育扶贫的出发点,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智力扶贫和技能扶贫的"直通车",实现"精准"发力。文章在分析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影响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就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西部地区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提出四点建议,包括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多领域开展现代农民培训工程等,以期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优势和作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余崇媛 庄天慧
以四川民族贫困地区的农户调查和访谈为依据,本文分析了新阶段民族贫困地区农户对扶贫开发需求的内容和优先序的选择。文章结果显示,目前,四川民族贫困地区农户最希望得到的扶贫项目是生产、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和增收产业项目,其中住房改造和修建道路是最希望得到的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农业增收项目是最希望得到的增收产业项目。
关键词:
扶贫开发 需求 农户 四川民族贫困地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国民 高颖
西部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的主要分布区,其贫困人口是全国农村中收入水平居于最低层次的弱势群体。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参与式扶贫目前面临的困境和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研究参与式扶贫与农民合作社的互动关系,提出"整村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反贫困模式,以整合政府在贫困地区投入的资源,通过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并持续提高农民的素质与能力,实现西部地区反贫困的战略目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伟 黎洁 李聪 李树茁
本文基于2011年陕西安康市的微观农户抽样调查数据,以近年来当地实施的农村扶贫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了开发式和补贴式扶贫项目的农户收入效应。结果表明,开发式项目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而补贴式项目对农户人均纯收入及各分项收入并没有显著影响(人均政府补贴收入除外)。具体来说,两者对农户人均外出务工收入、人均其他收入以及单位耕地农作物产量、家庭现金收入比例、收入多样(依赖)性和家庭资产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存在较大差异。相对补贴式扶贫项目,开发式扶贫项目对农户的增收效应整体上比较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常艳
文章对我国西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区的土地后备资源总量及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以2001-200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试点期间人均耕地安置标准等经验性数据为依据测算各地实现"十一五"规划搬迁任务及其搬迁总任务的土地安置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除贵州以外,各地土地安置需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而若要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总任务,部分地区则存在土地安置缺口,建议尝试并探索"无土安置"等其他安置思路和模式。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土地 安置能力 西部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