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30)
2023(19337)
2022(16112)
2021(14975)
2020(12391)
2019(28090)
2018(28023)
2017(53462)
2016(29275)
2015(32995)
2014(33179)
2013(32851)
2012(30422)
2011(27424)
2010(27880)
2009(25973)
2008(25764)
2007(23488)
2006(21339)
2005(19360)
作者
(86221)
(71990)
(71391)
(67534)
(45749)
(34491)
(32359)
(28294)
(27342)
(25909)
(24444)
(24352)
(23086)
(22890)
(22207)
(21784)
(21368)
(21199)
(20648)
(20556)
(18082)
(17942)
(17581)
(16607)
(16216)
(16135)
(16015)
(15966)
(14525)
(14347)
学科
(127428)
经济(127270)
(105173)
管理(91178)
(85675)
企业(85675)
(50471)
方法(49548)
数学(39140)
数学方法(38672)
业经(37117)
中国(37041)
农业(33773)
(33568)
地方(30203)
(25448)
(24466)
技术(22884)
(22708)
财务(22624)
财务管理(22586)
理论(22313)
(22289)
贸易(22270)
(21704)
(21520)
企业财务(21378)
(19820)
银行(19772)
(19538)
机构
学院(424386)
大学(420680)
(171869)
经济(168121)
管理(166888)
研究(145088)
理学(142504)
理学院(140919)
管理学(138630)
管理学院(137864)
中国(111962)
(91504)
科学(88840)
(80890)
(78353)
(74027)
研究所(66662)
(66368)
中心(66156)
业大(65589)
农业(62033)
财经(61378)
北京(58052)
(56850)
师范(56331)
(55609)
(53537)
(51901)
经济学(49792)
(45759)
基金
项目(277343)
科学(218274)
研究(206525)
基金(199140)
(172791)
国家(171162)
科学基金(147148)
社会(130250)
社会科(123019)
社会科学(122986)
(109840)
基金项目(105509)
自然(93763)
教育(93739)
自然科(91584)
自然科学(91563)
(90993)
自然科学基金(89942)
编号(86188)
资助(80751)
成果(70212)
(62696)
重点(61603)
(60666)
课题(59004)
(58642)
创新(54199)
国家社会(53048)
科研(51882)
教育部(51752)
期刊
(205771)
经济(205771)
研究(127767)
中国(90665)
(79775)
学报(66484)
管理(64850)
科学(62585)
(61016)
农业(53824)
大学(51233)
教育(50845)
学学(48121)
(42419)
金融(42419)
技术(39134)
业经(37973)
财经(30246)
经济研究(29962)
(28106)
问题(27234)
(25990)
技术经济(22360)
图书(22116)
(21310)
科技(20557)
现代(20326)
世界(20048)
理论(19512)
商业(19344)
共检索到655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迪亮  
农民合作社对于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功能表现在:通过优化生态环境,巩固农业现代化的自然根基;通过推动科技进步,展拓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源泉;通过提升农民素质,壮大农业现代化的群众基础;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强化农业现代化的物质支撑。当前,西部地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逻辑前提是突破认识困境,增进社会认同;核心环节是突破人才困境,培养合作人才;物质基础是突破资金困境,改善金融服务;根本保障是突破制度困境,优化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宏伟  李旭超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中国现有土地制度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但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视角分析,农业现代化的四大目标要求当前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继续健全和完善。政府应该以税收、补贴等经济方式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不合乎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合作行为进行限制;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农业内部产业链的延伸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真正能够应对竞争的市场主体。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天龙  刘同山  孔祥智  
为了探讨农民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作用,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对黑龙江省克山县仁发农机合作社的成长历程、经营效果、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合作社不仅能够提高土地经营规模和效益、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可以改善农田水利设施状况、完善区域农业服务体系。仁发合作社的经验表明,合理运用资金、人才和科技等资源要素是合作社发展的基本前提,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合理的分配方式有助于提高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不过,仁发合作社发展仍然存在精英依赖严重、收入来源单一、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和品牌化建设滞后等问题。通过进一步提升规范化程度和组织经营能力,农民合作社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做出更多贡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华平  金丽馥  田刚  
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体与保障。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年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就业而粮食消费量却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农民兼业化、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分析基于家庭农场的组织创新,破解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成困境并促进农民职业化的发展进程,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职业农民是农业内部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并非自发的演进过程,只有加快政府的制度创新,才能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稳态化。本文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职业化培育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国民  高颖  
西部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的主要分布区,其贫困人口是全国农村中收入水平居于最低层次的弱势群体。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参与式扶贫目前面临的困境和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研究参与式扶贫与农民合作社的互动关系,提出"整村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反贫困模式,以整合政府在贫困地区投入的资源,通过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并持续提高农民的素质与能力,实现西部地区反贫困的战略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迪亮  
农民合作社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选择,此重要性可从七个层面加以体认:生态环境是农业现代化的自然根基,而合作社是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托;科技进步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而合作社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杠杆;农民素质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而合作社是提升农民素质的重要平台;双层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制度支撑,而合作社是完善双层经营的重要途径;基础设施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而合作社是强化基础设施的重要基石;扶持保护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举措,而合作社是落实扶持保护的重要媒介;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而合作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纪芬  黄启发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也呈现了自身明显的发展特征。为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政府财政投入需要在投入规模、投入效率、投入结构、投入效果等方面进行改进或优化,促进西部地区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一、引言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根据国家新型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军  
随着中国农产品市场格局由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中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在浙江等沿海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应运而生并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而新疆(包括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却明显滞后。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松  王钊  周宁  
本文基于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演进、个案比较与解析发现,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政府支持与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功能互补;因地制宜,加强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协调;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产前、产中、产后的动态匹配;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是西部"高梯度"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共性与现实选择。最后提出了西部农业现代化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编制总体规划、发展一体化组织、调整西部大开发战略方向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蓉蓉  徐之顺  
当前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突破城乡二元结构而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然而中国农业发展的未来正遭遇工业化农业的困扰。实际上,现代农业发展存在两个基本思路:一是工业化农业,二是可持续农业。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中,关于工业化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争论必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而生发,城市和农村所代表的两种生产方式将如何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活动中得以和谐共生,这是城乡文化和谐共生研究的一个基本命题。论文通过考察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影响农民决策的相关因素,进而在多元主体参与的农业决策网络中考察农民参与是如何形塑他们自己的决策以及如何认同城乡两种文化并实现其和谐共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莉敏  
新型现代农业是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和科技素质,且会经营、善经营,具备市场经济意识。因此,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从政策扶持、法律保障、资金支持、制度安排、体系设计五个方面来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为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兰香  
创意农业是指借助于农村的生产、生活及生态等农村资源,将农产品与科技、文化、艺术相结合,使之具有高文化品味、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及高度交融性等特点,它作为创意产业的延伸,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需要在思想意识、政策体制、人才培养、资源优化等方面全方位运作,形成整体优势,获取实际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丽萍  周敏  张健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破解今后"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难题的关键,对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在实际调研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思想认识建设、工作机制建设、培育体系建设以及政策扶持等对策,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牛立超  祝尔娟  
本文在充分了解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特征和路径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对比1955—1970年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表现和政策措施,探讨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初级阶段的状况,并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路径、完善配套的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