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0)
2023(9983)
2022(8558)
2021(7660)
2020(6576)
2019(15232)
2018(14648)
2017(28473)
2016(15459)
2015(17494)
2014(17598)
2013(17796)
2012(16992)
2011(15719)
2010(15916)
2009(14981)
2008(14831)
2007(13535)
2006(11990)
2005(10877)
作者
(47672)
(40404)
(40219)
(38580)
(25641)
(19340)
(18387)
(15726)
(14855)
(14119)
(13794)
(13366)
(12855)
(12783)
(12641)
(12592)
(12050)
(11894)
(11593)
(11565)
(10118)
(9982)
(9775)
(9231)
(9178)
(9075)
(8796)
(8517)
(8167)
(7932)
学科
(92661)
经济(92598)
管理(43744)
(40386)
方法(35722)
数学(32217)
数学方法(31992)
(31089)
企业(31089)
地方(23254)
(19997)
中国(19818)
(17920)
(17272)
业经(15897)
地方经济(15049)
农业(14013)
(12799)
贸易(12794)
(12762)
(12234)
环境(12085)
(11631)
金融(11628)
(11214)
(10620)
财务(10603)
财务管理(10579)
(10550)
银行(10527)
机构
大学(241311)
学院(239982)
(113098)
经济(110978)
管理(88845)
研究(86571)
理学(76654)
理学院(75673)
管理学(74363)
管理学院(73906)
中国(64178)
科学(52242)
(50264)
(48597)
(45020)
研究所(41005)
(40727)
财经(39446)
中心(38696)
经济学(37202)
(35760)
(35659)
业大(34560)
经济学院(33525)
农业(32024)
北京(31634)
(31466)
师范(31196)
(30403)
财经大学(29132)
基金
项目(156628)
科学(123723)
基金(115845)
研究(111133)
(101533)
国家(100788)
科学基金(85764)
社会(74068)
社会科(70332)
社会科学(70312)
基金项目(61824)
(59616)
自然(54559)
自然科(53287)
自然科学(53271)
自然科学基金(52334)
(50593)
教育(50061)
资助(47548)
编号(42931)
重点(35637)
(35407)
(35379)
成果(34605)
国家社会(31701)
(31538)
教育部(30307)
科研(30113)
创新(29657)
课题(29597)
期刊
(128508)
经济(128508)
研究(73687)
中国(42165)
(37646)
学报(37508)
(36351)
科学(35329)
管理(31028)
大学(27832)
学学(26648)
农业(24122)
经济研究(21985)
(21379)
金融(21379)
财经(20930)
技术(19639)
(18201)
业经(18021)
问题(17223)
教育(16576)
技术经济(14292)
统计(13786)
(13126)
(13067)
资源(12066)
(12017)
世界(11772)
商业(11657)
决策(11012)
共检索到356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秀丽  张昭俊  谭霞  
本文运用基于人力资本价值与劳动者收入内在逻辑关系的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方法,对中国西部地区内外人力资本空间分布差异进行比较。同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作用下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逯进  
在有效劳动模型的框架内,基于人力资本内生增长的研究视角,对人力资本的身体素质、脑力素质及其二者共同形成的综合人力资本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综合人力资本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各省区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最强,但人力资本的身体素质、脑力素质、综合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都较为明显,而且三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有相似的趋势,但身体素质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它对综合人力资本有"稀释"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逯进  李霞  
通过"教育年限法"和"教育成本法"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对比,并运用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各省区人力资本积累和外溢的增长效应做出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有效劳动模型,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率。此外,还对资本、劳动力及技术水平的增长贡献率做出了核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康建英  任芳  
通过构建包含农业现代化、人力资本等要素在内的新古典模型,分析了农业现代化对经济增长及收敛的影响机制。实证发现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整体上存在σ发散和绝对β收敛;在条件收敛发现农业现代化对于经济的贡献明显,但人力资本的三个指标对经济贡献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不同;其他辅助变量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也十分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双陆  张利军  
在一个含有技术创新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文章通过对教育储备型人力资本在产品生产部门和研发部门之间进行配置,研究发现,均衡的经济增长率与配置到产品生产部门的教育储备型人力资本弹性系数和配置到研发部门的教育储备型人力资本的比例都具有正向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1995-2014年的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教育储备型人力资本对西部地区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教育储备型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影响,但更倾向于低水平技术创新;与物质资本相比,教育储备型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金营  
作者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增长差异的比较分析发现,改革开放初期,西部地区一些省份(如甘肃、新疆、四川等)与东部大部分地区在资本积累上基本无差距或差距较小。然而,20多年来西部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却大大落后于东部省份,表明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还缺乏另外的动力,这就是人力资本以及由此引起的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多方面因素产生的动力。文章通过东西部地区的比较,证实在未来西部发展中应注重人力资本的集聚和开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晓阳  
经济增长的初期,固定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显著,而到了经济发展的中后期,人力资本的作用逐渐体现出来。我国西部地区在1980-2007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这两个阶段的转折点是1996年,转折的一个根本因素是人力资本。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力资本积累阶段是相对应的,人力资本正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西部地区必须采取适度超前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步伐,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两省  刘发跃  
人力资本被认为是解释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以人力资本存量作为主要解释变量并通过面板模型估计了中国西部地区投资效率(ICOR)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二者的变动趋势相近,但人力资本水平不能有效地解释西部地区近年来的投资低效率,与理论预期并不相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1)教育质量低、培训机会少和人力资本的非正式获得途径有限等因素导致人力资本质量较低;(2)流动性低导致人力资本使用不合理与浪费严重;(3)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结构不匹配使人力资本难以推动经济增长和投资效率的提高。文章认为,目前影响西部地区投资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人力资本的质量、流动性及其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而人力资本存量的作用有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董亚娟  孙敬水  
本文研究了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对全国和地区人均经济增长率以及对地区经济收敛性的影响效应。通过对截面数据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β收敛,但有显著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初期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健康人力资本对产出的效应要高于教育人力资本;东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影响,健康人力资本在中西部地区影响显著,东部地区由于人口老龄化因素,健康人力资本影响不显著;西部地区经济收敛速度较快,且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助于西部实现对东部地区经济的赶超。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焦兵  张文彬  
以我国西部地区为例,利用菲德模型测算了西部地区石油天然气产业的经济溢出效应,同时还将石油天然气产业分为上游开采业和下游加工业两部分,分别估计了各自经济溢出效应。实证检验证明: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不仅具有显著的直接拉动效应,还具有较强的经济溢出效应;在能源的产业链中,加工业的经济溢出效应和拉动效应明显高于上游开采部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政钦   李伶俐   万妍辰  
文章首先基于金融资源约束下的配置结构演化角度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然后从人力资本视角梳理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门槛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同时经过替换核心解释变量、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删减样本和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检验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更低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更大。进一步通过门槛效应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当人力资本水平小于门槛值时,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当人力资本水平越过门槛值时,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不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秋珍  陈昭  周迪  
文章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及其分解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三种空间关联模式下主要渠道的技术进步对我国30个省份的三类人力资本水平的空间效应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三类权重下被解释变量和主要解释变量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关联与空间异质性;第二,对总人力资本水平而言,各个技术进步变量的三类效应基本上显著且稳健,省内空间效应基本上大于省际空间效应,其中FDI和出口技术溢出、自主研发投入、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等对人力资本投资影响的三类效应基本上为正,OFDI和进口技术溢出的三类效应基本上为负,高低技能劳动者就业之比的直接效应为负但间接效应为正;第三,对于高技术人力资本而言,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口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其产生了空间负效应,其余变量产生了空间正效应;第四,对于低技术人力资本来说,除了研发投入和国外技术引进对其空间效应为负外,其余变量影响都为正,且间接效应基本上大于直接效应;第五,地理经济距离矩阵下各变量的影响比空间邻接权重、地理距离矩阵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翔  朱高峰  万春林  
论文首先对人力资本集聚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人力资本边际产出倒U型假说;接着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2个城市①面板数据,测算人力资本集聚程度,检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变化。研究表明:人力资本集聚度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出均衡发展态势,且具有一定空间相关性。随着人力资本集聚程度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倒U型特征,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逐渐减弱,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人力资本的提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衔  黄金辉  邓翔  
本文在区分广义人力资本投资与狭义人力资本投资的基础上,根据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具有的双重性,证明了可以采用消费函数来分析农户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分析表明,农户在狭义人力资本投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理性。东部与西部地区农户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一致性高于东部与中部地区。本文分析的政策含义是,为保证对农户收入有决定性意义的狭义人力资本投资,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管理体制和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减少农民非生产性支出负担,降低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