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21)
2023(12966)
2022(11300)
2021(10348)
2020(8640)
2019(19969)
2018(19808)
2017(38843)
2016(20844)
2015(23361)
2014(23501)
2013(23654)
2012(21802)
2011(19793)
2010(19957)
2009(18330)
2008(17407)
2007(15323)
2006(13672)
2005(12109)
作者
(61337)
(51088)
(50965)
(48501)
(32498)
(24453)
(23016)
(20160)
(19388)
(18144)
(17289)
(17286)
(16257)
(16253)
(15714)
(15678)
(15206)
(14796)
(14512)
(14355)
(12698)
(12628)
(12284)
(11607)
(11482)
(11395)
(11273)
(11021)
(10390)
(9896)
学科
(108860)
经济(108769)
管理(59528)
(55951)
(45732)
企业(45732)
方法(41847)
数学(36128)
数学方法(35746)
地方(26929)
(24865)
中国(23092)
业经(22560)
(21666)
(19390)
农业(17189)
地方经济(16761)
(15049)
(14993)
(14945)
贸易(14934)
环境(14573)
理论(14361)
(14345)
产业(14332)
技术(13658)
(12306)
金融(12304)
(12234)
(11935)
机构
大学(305864)
学院(304970)
(132132)
经济(129549)
管理(122625)
理学(106404)
研究(105424)
理学院(105223)
管理学(103584)
管理学院(103045)
中国(75806)
(64928)
科学(64382)
(56014)
(52804)
研究所(48153)
(46814)
中心(46199)
财经(45411)
业大(44339)
(43457)
(41145)
北京(41098)
经济学(40134)
(39659)
师范(39318)
(37900)
农业(36391)
经济学院(35876)
(35554)
基金
项目(208164)
科学(163785)
研究(152502)
基金(151178)
(131192)
国家(130167)
科学基金(111966)
社会(97289)
社会科(92252)
社会科学(92228)
(80913)
基金项目(80627)
自然(71972)
自然科(70233)
自然科学(70221)
自然科学基金(68964)
教育(68224)
(67409)
资助(62287)
编号(61560)
成果(49639)
(46084)
重点(46072)
(45565)
(42959)
课题(41978)
创新(40069)
国家社会(40025)
教育部(39164)
科研(39083)
期刊
(150948)
经济(150948)
研究(93346)
中国(53685)
管理(46450)
学报(46069)
科学(43871)
(43003)
(40685)
大学(34909)
学学(33100)
农业(29851)
教育(28714)
技术(27025)
经济研究(24638)
业经(23293)
(23143)
金融(23143)
财经(22502)
问题(19524)
(19434)
技术经济(17084)
图书(14912)
科技(14773)
理论(14734)
(14633)
现代(14435)
商业(13786)
资源(13344)
(13208)
共检索到447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广斌  龚新蜀  
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从产业组织经济增长的关系看,西部经济增长质量较差,主要表现为资源配置效率低、企业经济效益差、技术进步缓慢,产业组织结构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制约西部经济集约增长的主要障碍。因此,西部要实现从粗放到集约的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加快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加速西部经济发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周兵  杨曦  何巍  
运用西部大开发前后相关统计数据,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以后,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显现,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GDP增长率高于全国水平;同时,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增强,而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逐步弱化,而且二、三产业的效益及效率高于第一产业;此外,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横向比较表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罗若愚  张龙鹏  
本文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以及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发现,西部资本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协调以及产业结构的趋同。进一步,虽然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西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贡献,但资本密集型产业竞争力较弱,不能提供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同时有着较强产业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未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海岚  付长辉  陈宏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西部大开发前后十年①(1990-2009年)西部地区十二省、区、市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及地域差异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进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时期,各省市表现有所不同。总体而言,西部地区产业份额和产业竞争力呈分离态势,增长型产业比重不大,产业竞争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此,结合西部地区实情,提出简要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冯等田  
产业结构和产业绩效相互影响。虽然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与东部地区的绝对差距在拉大,但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对较快,因而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距在缩小。通过分析我国西部地区1996—1998、1998—2002、2002—2008、2008—2009年四个时段就业构成变化和产业结构演进以及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增长率差异,发现劳动力的结构变动度在加快;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产业内部,尤其是第二产业内部;劳动力在产业间流动的结构效应虽然不如产业内部增长效应大,但仍然是促进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这表明劳动力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结构红利"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宇明  张爱婷  常云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绍洪  和思鹏  
文章以经济技术要素和生态资源要素为基础,构建了企业效益模型,并且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视角,研究了集群生产和循环生产这两种产业生产组织模式的企业效益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传统集群生产的经济效益显著优于循环生产,而循环生产的生态效益又显著优于传统集群生产。基于上述各自的优点,提出了能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优化的新型产业组织模式——循环产业集群模式。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该模式是构建西部地区绿色增长极的最佳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军  巩芳  
脱钩理论是有关环境压力与经济绩效之间的联系的理论,文章通过对西部11个地区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在此基础上运用脱钩模型计算出西部地区碳排放与GDP的脱钩弹性指数,得到西部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的排序,并提出政府要根据不同的脱钩状态制定不同的脱钩政策这一新的低碳发展的制度安排。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晓阳  
经济增长的初期,固定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显著,而到了经济发展的中后期,人力资本的作用逐渐体现出来。我国西部地区在1980-2007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这两个阶段的转折点是1996年,转折的一个根本因素是人力资本。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力资本积累阶段是相对应的,人力资本正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西部地区必须采取适度超前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步伐,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丽  黄超  
文章结合产业结构转型系数,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和PDL(Polynomial Distribution lag)模型检验了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率和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存在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率的长期因果关系,存在产业转型与TFP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滞后于产业转型,即期产业转型系数与经济增长率负相关,但与滞后三期以内的产业转型系数正相关。因此,环渤海地区产业转型具有短期经济增长效应,不具备长期经济增长效应,环渤海地区产业提高了该区域的经济增长质量,同时也表明环渤海地区产业转型滞后,转型质量不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彦东  宋宝  
上市公司的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风向标,特色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西部地区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GM模型分析三次产业划分后从西部地区三大产业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要素出发,深入来剖析其对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供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官升东  
本文通过建立一简单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政府主导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其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所依赖的是资本要素的投入特别是政府投资的增加,而非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这意味着,继续维持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将难以为继,而且对于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的发育以及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将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军歧  
农户经济的发展将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及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题。文章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户经济增长的特征和源泉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发展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五个条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雪敏  董乃斌  
本文借鉴FDI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成果,构造了基于1997—2013年西部11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内生增长联立方程组,并引入相关循环累积效应度量指标进行研究。经验研究了FDI和西部经济增长的内生性作用机制;发现循环累积因果机制在西部发展中显著存在,但涓流效应正逐渐显现;基础设施、城市化水平以及对外开放度显著影响外商投资热情;政策红利在西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十分显著;资本要素对西部经济增长作用重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保庆  李忠民  何风隽  
文章从金融资产结构的角度(包括银行贷款、保险资产以及股票等)对西部地区1985~2010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保险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显著;股票市场对西部地区经济的贡献率仅为0.0834;银行贷款显著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其中短期贷款的贡献最大;从贷款投向来看,工业贷款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农业贷款,最后是第三产业贷款。结合本文实证结论,提出了优化和改善西部地区银行体系的信贷结构、继续增加对西部地区农业的有效资金投入、通过加大对第三产业授信规模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时提高第三产业就业吸纳力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