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34)
2023(15633)
2022(12812)
2021(11839)
2020(9468)
2019(21430)
2018(21027)
2017(39659)
2016(21237)
2015(23725)
2014(23656)
2013(23686)
2012(22230)
2011(20047)
2010(20459)
2009(19107)
2008(18942)
2007(17420)
2006(15938)
2005(14588)
作者
(61744)
(51904)
(51576)
(48479)
(32838)
(25054)
(23208)
(20002)
(19755)
(18682)
(17643)
(17577)
(16768)
(16487)
(15901)
(15733)
(15156)
(15143)
(15041)
(14915)
(13023)
(12993)
(12602)
(12141)
(11830)
(11626)
(11623)
(11455)
(10446)
(10422)
学科
(100011)
经济(99900)
(87684)
(68063)
企业(68063)
管理(67353)
(51581)
农业(34611)
业经(34022)
方法(32493)
地方(30982)
中国(29576)
(26541)
数学(23284)
数学方法(23136)
(19760)
技术(18946)
环境(17609)
(17431)
(17312)
财务(17284)
财务管理(17265)
(17260)
企业财务(16242)
(16171)
理论(16080)
(15933)
(15921)
贸易(15915)
(15382)
机构
学院(308887)
大学(296983)
(127886)
经济(125104)
管理(120006)
研究(106232)
理学(101204)
理学院(100028)
管理学(98710)
管理学院(98100)
中国(84036)
(64470)
(64360)
科学(63554)
(57870)
(52988)
(52254)
中心(50399)
农业(48433)
业大(47842)
研究所(47321)
财经(44104)
(43204)
师范(42877)
(42646)
北京(40716)
(39672)
(38559)
(38305)
经济学(36674)
基金
项目(198803)
科学(157394)
研究(152607)
基金(140658)
(120687)
国家(119388)
科学基金(103565)
社会(98484)
社会科(92781)
社会科学(92755)
(83345)
基金项目(76174)
教育(66592)
(66185)
编号(63918)
自然(63186)
自然科(61535)
自然科学(61520)
自然科学基金(60414)
资助(54356)
(49922)
成果(49915)
课题(44391)
重点(44311)
(43665)
(42345)
发展(41099)
(41040)
(40428)
创新(39994)
期刊
(166425)
经济(166425)
研究(91512)
中国(72739)
(66958)
(45532)
管理(45470)
农业(45317)
科学(44277)
学报(42733)
业经(34711)
教育(33865)
大学(33848)
(32445)
金融(32445)
学学(31870)
技术(29358)
(23607)
问题(22453)
经济研究(22115)
财经(21033)
(18283)
资源(17933)
技术经济(16921)
(16294)
农村(16213)
(16213)
农业经济(15976)
世界(15899)
现代(15686)
共检索到494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健翎  
西部地区天然的生态资源是作为当前乡村旅游的必备条件。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的耦合发展,成为贵州省凯里市产业融合的新路径。破解农业产业化不高、基础设施差、发展不均衡、品牌不多等诸多问题,展现"青山绿山就是金山银山"优势、促进绿色发展带动经济效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婷  廖斌  卫少鹏  
生态活力是西部地区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依托,为实现西部地区产业工业化与生态化的协调发展,从产业工业化与生态化的耦合内涵出发,运用DPSIR模型和SD方法,建立了西部地区产业工业化与生态化耦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在对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模拟评测的基础上,提出三种耦合发展路径并对不同路径的发展趋势进行情景预测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的发展路径下,产业工业化与生态化耦合发展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各耦合发展模式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缺陷;(2)根据贵州省的发展特点和一般规律,应用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更适合现阶段的产业发展;(3)考虑到资源存量的不可逆性与西部地区产业的生态依赖性,提出从优化布局、建立门槛等方面提高环境承载力和资源储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聂芸  
[目的]分析凯里市休闲农业旅游空间分布状况,挖掘贵州省凯里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潜力。[方法]文章借助熵权—离差最大化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选取单元加权法测算凯里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适宜性得分,分析凯里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适宜程度,借助GIS空间分析法,分析凯里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适宜程度空间分布状况。[结果](1)通过农业旅游开发适宜性得分可知,凯里市下辖15个镇中,三棵树镇、旁海镇、舟溪镇、凯棠镇等为代表的9镇相对适宜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大风洞镇、炉山镇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休闲农业开发条件薄弱;(2)休闲农业旅游开发适宜性在凯里市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大致呈现出由东向西休闲农业旅游开发适宜性逐渐减小的空间分布形态。[结论]凯里市大部分区域适宜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未来应大力提倡适宜性程度高的乡镇发展休闲农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陆杰华  
开拓农村优生优育服务市场是发展生殖健康产业的重点,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为个案,对我国农村优生优育服务市场的需求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育龄妇女对于优生优育服务既有着极大的需求欲望,也有着一定的支付能力,而且低年龄段、高收入家庭的育龄妇女更是农村优生优育服务市场的潜在消费者。应当注意的是,我们在开拓农村优生优育服务市场时,不但要关注育龄妇女对于优生优育服务价格的可接受性,还要注重其技术含量、管理机制、宣传方式等其它非经济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锦宏  金彦平  
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广泛分布有喀斯特地貌,这是致贫的重要原因。从喀斯特资源的特点与优势出发,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繁荣喀斯特山区的乡村经济,增强造血功能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贵州为例,通过构建喀斯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从形式和内容上对喀斯特山区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世巧  熊静  滕容梅  欧开航  杨昕  
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共融共促有助于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西南喀斯特地区8个省份为具体研究对象,基于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及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作用强,且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优化趋势,总体呈四周高、中部低,且以“U”字型由四周向中部逐渐降低的空间差异特征;研究初期为乡村旅游滞后型,后期逐步实现同步,并向更好的协调类型发展;两大系统耦合协调是受文化作用力、经济驱动力、产业聚集力、政府推动力以及公共服务支撑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生态文化的影响力最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世巧  熊静  滕容梅  欧开航  杨昕  
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共融共促有助于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西南喀斯特地区8个省份为具体研究对象,基于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及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作用强,且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优化趋势,总体呈四周高、中部低,且以“U”字型由四周向中部逐渐降低的空间差异特征;研究初期为乡村旅游滞后型,后期逐步实现同步,并向更好的协调类型发展;两大系统耦合协调是受文化作用力、经济驱动力、产业聚集力、政府推动力以及公共服务支撑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生态文化的影响力最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琦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西部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问题阻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新时期,利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将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供新的途径。文章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安顺市旅游产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文章提出四点对策建议: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培养和扶持乡镇旅游企业家;加强农村人才培训和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柯珍堂  
"十二五"时期,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仍在欠发达地区。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滞后等亟待解决的难题。以黄冈市为例,分析和概括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性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符莲  熊康宁  高洋  
在耦合协调及障碍度模型上,对贵州省2008—2016年旅游产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及障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旅游产业系统综合指数增幅达0.83;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关系稳步提高,由严重协调转变到初级协调阶段,耦合协调类型由旅游发展滞后演变为生态环境发展滞后类型;协调障碍因子包含废水排放总量、烟粉(尘)排放总量、旅馆业年末客房床位数、铁路旅客周转量等。样本期间系统综合协调水平不断提高,但二者协调发展步调不一致,贵州省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不能很好地支撑旅游产业的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坤   李乐京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以教育契合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本文以贵州省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家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在教育学的视域下,从构成教育的要素:课程内容、教学范式、育人目标三个维度来反思中小学研学旅行对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教学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检视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目前在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课程体系建设上不健全、教学模式上常规化、单一化;价值评价与保障机制上不完善。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发展路向:一是以在地化教育为引领,统整研学旅行的课程体系;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根基,重塑研学旅行的教学模式;三是以乡村振兴为导向,完善研学旅行的价值评价与保障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坤   李乐京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以教育契合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本文以贵州省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家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在教育学的视域下,从构成教育的要素:课程内容、教学范式、育人目标三个维度来反思中小学研学旅行对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教学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检视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目前在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课程体系建设上不健全、教学模式上常规化、单一化;价值评价与保障机制上不完善。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发展路向一是以在地化教育为引领,统整研学旅行的课程体系;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根基,重塑研学旅行的教学模式;三是以乡村振兴为导向,完善研学旅行的价值评价与保障机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雨萍  邓祝仁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乡村的影响广泛深刻,对乡村生态伦理的构建所起的作用尤其引人关注。本文在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视野下,着重探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构建乡村生态伦理的影响这一特殊而重大的课题。本文通过实地调查、问卷分析和文献检索,以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月柿生态农业旅游区为例,研究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下乡村生态意识的变迁,经过一系列分析和细心的验证、研究得出,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能给乡村生态伦理建设带来积极、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潜藏着一些值得警惕而应未雨绸缪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明琦  魏琴  
近年来,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在给当地农民带来收入的同时也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为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低碳旅游蓬勃兴起,成为旅游业升级转型的有效举措,故生态旅游资源见长的贵州省就在大力推进低碳生旅旅游建设。贵州省在推进低碳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既保护了当地的环境,又使当地居民得到了丰厚利益,实现了良性互动、滚动发展。发展低碳生态旅游要以政府作为主导,充分发挥游客、旅游企业以及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合力,着力构建内生驱动机制与外生驱动机制,让二者共同作用,从而推动贵州省低碳生态旅游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蕾  段龙龙  王冲  
目前关于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多从融合基础、路径、模式等定性研究为主,鲜有对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状况以及协调程度进行系统的定量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机制,构建了二者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为例,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动态地分析2004-2014年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并提出二者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促进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优化升级、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