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71)
2023(3191)
2022(2847)
2021(2792)
2020(2300)
2019(5718)
2018(5461)
2017(9772)
2016(5817)
2015(6977)
2014(7344)
2013(6842)
2012(6600)
2011(5948)
2010(6004)
2009(5348)
2008(5220)
2007(4960)
2006(4329)
2005(3791)
作者
(16967)
(14077)
(14049)
(13423)
(8899)
(7085)
(6695)
(5717)
(5442)
(5372)
(4908)
(4758)
(4638)
(4498)
(4400)
(4282)
(4179)
(4126)
(4081)
(4056)
(3736)
(3576)
(3565)
(3565)
(3309)
(3159)
(3145)
(3129)
(3082)
(3038)
学科
(20434)
经济(20420)
(17429)
管理(13627)
(13534)
企业(13534)
教学(9574)
方法(8539)
地方(8397)
数学(7903)
(7850)
数学方法(7595)
农业(5970)
学法(5583)
教学法(5583)
(5530)
理论(5500)
中国(5248)
(4630)
地方经济(4465)
(4433)
乡镇(4421)
乡镇企业(4421)
中小(4412)
中小型(4412)
小型(4412)
小型企业(4412)
教育(4172)
业经(4122)
(3931)
机构
学院(81930)
大学(79913)
管理(27967)
研究(27061)
(26655)
经济(25842)
理学(23822)
理学院(23442)
管理学(22737)
管理学院(22583)
中国(19092)
科学(18038)
(17642)
(17201)
师范(17060)
(14035)
(14032)
中心(13973)
(13660)
师范大学(13542)
教育(13535)
研究所(12672)
(12545)
业大(11883)
(11696)
北京(11586)
技术(11449)
农业(10299)
职业(9973)
财经(9788)
基金
项目(54206)
研究(43917)
科学(41031)
基金(34232)
(29369)
国家(29026)
科学基金(24027)
教育(23925)
社会(23814)
(23443)
社会科(22372)
社会科学(22364)
编号(19989)
(19880)
基金项目(18280)
成果(17794)
课题(15840)
自然(14620)
资助(14407)
自然科(14221)
自然科学(14217)
自然科学基金(13897)
(13162)
重点(12937)
(12391)
(12134)
规划(11581)
(11285)
项目编号(11274)
大学(10808)
期刊
(30014)
经济(30014)
教育(26797)
研究(25695)
中国(22591)
(11859)
学报(11199)
技术(11114)
科学(10873)
(10708)
管理(9287)
大学(8736)
农业(7824)
学学(7736)
职业(7143)
(6726)
金融(6726)
资源(4857)
(4701)
(4657)
财经(4647)
统计(4640)
技术教育(4609)
职业技术(4609)
职业技术教育(4609)
业经(4608)
(4467)
论坛(4467)
图书(4209)
(4167)
共检索到127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定荣  
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162名中小学教师对评价一堂好课标准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得到部分体现;教师理想的评价标准和现实的评价标准之间存在差距;一堂课的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结构,指向善于讲解、设计环境、调动学生、运用手段、选择目标五个维度,学段、学科、性别、年龄对教师的评课标准不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卢丽虹  
课堂教学评价是提升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定又是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性环节。为了调查分析目前高校英语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理解,本研究对全国198所高校的200多名大学英语骨干教师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采用主题一致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制定适合英语教学的课堂评价标准,评价指标集中在教师的"教"方面,对学生的"学"关注不够。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高校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突出"向生性",突出专业及课程特色。最后,本研究制定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供同行参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志军  
全面认识教学活动过程的本质特征和深刻分析教学过程的复杂关系是建构课堂教学评价框架的基本依据。课堂教学具有"活动—实践性"、"交往—社会性"、"文化—价值性"的本质特征。由教师、学生、课程和课堂文化之间的互动构成六种教学关系:学生与课程互动构成创生关系、教师与课程互动构成调适关系、学生与课堂文化互动构成创生关系、教师与课堂文化互动构成调适关系、学生和学生互动构成合作关系、教师和学生互动构成导学关系,以此为基础建构出"六关系维度、十三指标要素"(6·13)课堂教学评价框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嘉毅  赵志纯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来自甘肃省内各地的1097名教师为样本展开实证研究,探讨了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组织承诺的现状及其特点。研究发现:(1)大多数被调查教师的组织承诺处于中等水平,但也有相当比例的教师组织承诺较低;(2)教师的情感承诺最强,规范承诺则最弱;西部地区教师的规范承诺明显低于东部教师,而西部地区教师的持续承诺则大大高于东部教师;(3)初任教师的组织承诺及其分维度情感承诺、规范承诺都相对较高,但是随着教龄的增长逐渐降低,而后又呈现回升的趋势,但都不同程度地低于初任时的水平;另外,初任教师、成熟型教师的情感承诺都显著高于新教师;(4)教师持续承诺的变化曲线呈现出先低后高的特点;(5)农村教...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东辉  叶盛楠  
本文基于理论推演和实践探索,编写了"中小学教师课堂评价知识问卷",并针对浙江省三类地区3个地级市33所中小学校的173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课堂评价知识的整体水平不高,且内部结构差异较大,评价伦理水平极差;不同群体教师的课堂评价知识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女教师的表现优于男教师,教师的课堂评价知识水平随学段提升而下降,高级职称教师的课堂评价知识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职称的教师,班主任教师的表现优于普通教师;教师的中小学学生时代、职前教育和在职工作所学知识是课堂评价知识的直接来源;职前教师主要通过个体阅读和教育学学科课程学习课堂评价知识;在职教师主要通过课程培训和专业活动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荣艳红  
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刻不容缓。针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的要求。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庞丽丽  
课堂教学评价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现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大都是围绕教师为中心而制定,已逐渐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建立在深层次转变评价理念、评价内容应突出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原则确立的多样化、评价方法运用的完善化等四个方面的"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作斌  黄红霞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没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就没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也就没有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学",不是"教";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是学生的潜质潜能"被开发"和对教学内容"内化"的程度,不是教师"教"的水平;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重心是"评学",不是"评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康晓明  许冰冰  陈晓青  
"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实施和教学效果评价离不开课堂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的构建。课堂教学要明确对任课教师的素质要求并对教学要素进行分析,评价标准制定应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理念,保证良好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成效。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万力勇  赵呈领  刘清堂  
IP资源在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学应用时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师缺乏对IP资源的二次创作能力,二是教师在将IP资源与课堂的学习活动进行整合时存在问题。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本文系统论述了对IP资源进行二次创作的方法,以及如何在课堂学习活动中选用和组织IP资源的策略,以期对使用IP资源的中小学教师有所帮助。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吴颖惠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的基本理念、目标、内容、方式、过程和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诸多变化。通过对这些变化的分析,可以看出,没有一种教学方式或教学组织形式能够适合一切课堂教学,脱离教学内容的教学与评价方式变革都是没有意义的,必须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课堂教学改革忌讳"大起大落",必须坚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吕洪波  郑金洲  
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需要秉承过程立场,把课堂教学变革看做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复杂动态和师生共进的过程。当前的课堂教学变革呈现出新旧杂陈、文化转型、模式转换、流程再造和攻坚破难的基本特征。未来的课堂教学变革趋势为多环节一体、多模式建构、多策略运用、多向交流和多成效整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佑清  
从已有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相关理论研究的倡导和国家推行的教育改革的趋势等三个层面来看,建构学习中心课堂应该成为我国当今课堂教学转型的基本取向。学习中心课堂是指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或本体的课堂。在学习中心课堂中,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要尽可能让学生能动、独立地学习成为其学习的基本状态,并让学生能动、独立的学习占据主要的教学时空。在学习中心课堂中,教师的教导作用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但教导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功能要进行调整,即要从课堂的本体、目的调整为引起和促进学生能动、独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或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