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3)
- 2023(13144)
- 2022(11182)
- 2021(10168)
- 2020(8270)
- 2019(18860)
- 2018(18696)
- 2017(35442)
- 2016(19232)
- 2015(21591)
- 2014(21619)
- 2013(21115)
- 2012(20126)
- 2011(18341)
- 2010(18569)
- 2009(17423)
- 2008(17310)
- 2007(15925)
- 2006(14434)
- 2005(13391)
- 学科
- 济(83392)
- 经济(83204)
- 管理(57543)
- 业(53449)
- 企(43749)
- 企业(43749)
- 方法(27706)
- 中国(26629)
- 农(25237)
- 地方(24077)
- 业经(22020)
- 数学(21737)
- 财(21657)
- 数学方法(21407)
- 制(20858)
- 农业(16577)
- 学(16010)
- 银(15061)
- 银行(15040)
- 融(14922)
- 金融(14916)
- 行(14528)
- 体(14314)
- 贸(14230)
- 贸易(14216)
- 理论(14066)
- 和(13832)
- 环境(13826)
- 易(13672)
- 发(12853)
- 机构
- 学院(275801)
- 大学(275023)
- 济(112781)
- 经济(110202)
- 管理(100372)
- 研究(98560)
- 理学(84669)
- 理学院(83568)
- 管理学(82108)
- 管理学院(81569)
- 中国(76175)
- 京(59986)
- 科学(58793)
- 财(56898)
- 所(49981)
- 农(45524)
- 中心(45260)
- 江(44778)
- 研究所(44435)
- 财经(43177)
- 范(39485)
- 师范(39121)
- 经(38827)
- 北京(38185)
- 业大(37976)
- 院(35802)
- 州(35737)
- 农业(34975)
- 经济学(34473)
- 省(31948)
- 基金
- 项目(175706)
- 科学(138919)
- 研究(132219)
- 基金(126207)
- 家(108970)
- 国家(107906)
- 科学基金(92578)
- 社会(86262)
- 社会科(80749)
- 社会科学(80727)
- 省(69557)
- 基金项目(66451)
- 教育(60720)
- 划(58018)
- 自然(56862)
- 自然科(55540)
- 自然科学(55529)
- 自然科学基金(54536)
- 编号(53917)
- 资助(50486)
- 成果(45626)
- 发(42283)
- 重点(39672)
- 部(38901)
- 课题(38721)
- 制(36709)
- 创(36255)
- 国家社会(35277)
- 发展(34171)
- 创新(33919)
共检索到444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群
文章以鄂伦春族为个案,通过族内不同地区比较,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环境在鄂伦春地区的社会效应的一些方面展开了分析,并就制度调整、建设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文章的个案研究表明,断裂中的传统狩猎文化与作为社会环境重要变量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项民族优惠政策制度安排长期互动的结果,在鄂伦春社会产生了某些社会效应,显示出政府某种制度安排或政策,有积极的社会效益,也有消极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
社会效应 制度安排 调整 鄂伦春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嘉浩 张虹萍
环境史作为一门正在兴起的学科在我国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学者对环境史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一些成就。环境史研究的开展离不开对环境史史料的收集和整理,但是有关环境史的史料研究和整理方面尚薄弱,特别是有关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环境史史料收集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文章以东北地区的特有少数民族鄂伦春族为例,通过整理《新生鄂伦春族乡志》中所包含的环境史史料,揭示鄂伦春族在长期历史演变中形成的稳定的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东北地区环境史史料的研究提供方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盛中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稀少的民族之一,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共有4132人。历史上,鄂伦春族是一个以散居游猎为生的民族,过着一人一马一条枪,兽皮作衣,兽肉为食的生活,人口发展极为缓慢。 解放后,鄂伦春族获得了新生。党和政府十分关心鄂伦春族的兴旺发达。经过三十多年的休养生息,鄂伦春族人口的总量有了补偿性的发展。但是,调查资料表明,这个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仍是缓慢的。因此,研究鄂伦春族的人口发展,不仅是鄂族本身关注的问题,也应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方方 王爽爽
世代居住于大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族人民在山林的养育下,创造了独特的狩猎文化,当地因其优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吸引了各地游客,当地政府也对旅游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一系列的问题也显现了出来:自然资源受到破坏、民俗文化遭到冲击、宣传和营销力度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文章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鄂伦春族 生态旅游 民俗旅游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伊丽娜
本文基于大兴安岭鄂伦春猎民村的田野调查,在农耕与猎业交织的社会变迁背景下,应用“替代性的系统分析框架”理论,从文化意识、法律―制度、社会关系与实践四个层面,分析土地在鄂伦春族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与意义变迁,进而阐释财产在上述四个层面的缠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丽娜 张思冲 杨丹 宫晓磊 王明明
鄂伦春族是我国北方特有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旗、阿荣旗,黑龙江省的塔河、呼玛、逊克、嘉荫县和黑河市。本文从生态学,环境学,历史地理学角度分析了鄂伦春族在地理环境中的适应性的表现,具体表现为鄂伦春族构建了仙人柱"和"奥伦"的建筑房屋;具备了长达数百年的狩猎文化;独特的桦树皮文化、刺绣、狍皮服饰、葬丧习俗等。
关键词:
鄂伦春族 地理环境 适应性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纯丽
本研究采用SCL-90常模,对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鄂伦春族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研究,并和汉族新生、一般大学生等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鄂伦春族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问题,应加强教育和引导。研究表明,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因而可通过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认同等来提高鄂伦春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麦勇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重要的资产运营方式 ,这一方式有利于增强资产的流动性 ,促进资金的融通。本文通过对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分析了我国的资产供给与需求的状况以及我国西部资产证券化的广阔发展前景。作者结合我国西部发展的实际 ,提出了推动我国西部资产证券化的政策措施 :一是建立政府主导的西部资产证券化市场 ;二是建立符合西部市场机制运作的特设载体 (SPV ) ,实现标的资产的“真正出售” ;三是规范我国西部的资产评估业和资信评级业 ;四是逐步向保险资金、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开放资产证券化市场 ,尽快完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信用评级 抵押贷款证券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邱爽 周明友
我国东、西部的发展差距在进一步增大,过高的交易成本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障碍。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的路径包括:赋予西部地方融资权;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树立市场化人才配置观,保障优秀人才实现创业夙愿;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城市体系,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关键词:
交易成本 西部开发 经济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姚涛 陈六新 刘倩倩
私人投资对西部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西部的基础设施与产业集聚状况远远落后于东部,西部的实际税收负担只是稍低于东部,西部的私人投资环境与东部相比有很大差距。为了改善西部私人投资环境,有必要重新构建西部的税收激励制度,以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关键词:
西部发展 私人投资 税收激励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昊臣
鄂伦春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危机,许多传统文化现象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逐步消失。为了从鄂伦春族民族文化的内核中探究保护对策,文章采用了符号学的视角,将鄂伦春族民族文化中的典型元素符号用皮尔斯意指三分式进行分析,指出如今鄂伦春族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并探究相应策略,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符号学 民族符号 鄂伦春族 文化保护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盘锦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试图就辽宁省盘锦市的产业锁定与金融锁定作个案研究 ,探讨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金融的相应职能。文章认为 :第一 ,锁定效应是资源型经济的突出特征 ;第二 ,通过对资源禀赋的探讨 ,可以寻找到反锁定安排的“产业可行集” ;第三 ,适当的金融支持是可以起到通过关键性资源配置引导产业结构变迁作用的。
关键词:
锁定效应 产业结构 金融结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金晨 熊元斌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现阶段旅游业界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从基础生态和旅游业生态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从制度性根源对旅游业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作出阐述,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制度的安排对策。
关键词: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制度安排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佳 熊涓
利用2007-2016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文章构建了制造业绿色创新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的效应。研究发现: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具有双重效应;知识产权制度和财政制度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但短期内二者对创新效率的提升效果不足以抵消产业持续增长带来的环境负面效应;环境制度对当前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产生抑制作用,但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环境污染行为。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的绿色创新效应根据区位因素变化有所差别,应当制定区域差异化制度政策使制度供给在适宜的区间内充分释放积极效应。由此提出要结合区位因素制定区域动态差异化制度体系、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保护作用,尽快释放制度供给效应,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以向高端化和服务化发展,从而强化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制造产业 技术创新 体制制度 供给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