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1)
- 2023(9951)
- 2022(8238)
- 2021(7730)
- 2020(6349)
- 2019(14867)
- 2018(14848)
- 2017(28285)
- 2016(15399)
- 2015(17512)
- 2014(17746)
- 2013(17379)
- 2012(16315)
- 2011(15051)
- 2010(15625)
- 2009(14430)
- 2008(14216)
- 2007(12890)
- 2006(11642)
- 2005(11041)
- 学科
- 济(71838)
- 经济(71760)
- 业(39241)
- 管理(38347)
- 企(28014)
- 企业(28014)
- 方法(26295)
- 中国(24536)
- 数学(23338)
- 农(23104)
- 地方(22969)
- 数学方法(22776)
- 业经(16120)
- 农业(16087)
- 制(13411)
- 学(12845)
- 财(12565)
- 银(12540)
- 银行(12524)
- 融(12251)
- 金融(12247)
- 行(12210)
- 地方经济(12156)
- 发(11684)
- 贸(11142)
- 贸易(11126)
- 理论(10888)
- 易(10633)
- 环境(10248)
- 技术(10129)
- 机构
- 学院(218485)
- 大学(216597)
- 济(89110)
- 经济(87004)
- 管理(82028)
- 研究(78808)
- 理学(68745)
- 理学院(67885)
- 管理学(66327)
- 管理学院(65920)
- 中国(61753)
- 京(48876)
- 科学(47030)
- 财(40904)
- 所(40107)
- 中心(37490)
- 农(36892)
- 江(36253)
- 研究所(35793)
- 范(32408)
- 师范(32137)
- 北京(32051)
- 财经(30989)
- 业大(30805)
- 州(29891)
- 院(28165)
- 农业(28125)
- 经(27846)
- 经济学(26580)
- 省(26445)
- 基金
- 项目(138712)
- 科学(109272)
- 研究(104385)
- 基金(97702)
- 家(84208)
- 国家(83395)
- 科学基金(71626)
- 社会(65303)
- 社会科(61801)
- 社会科学(61787)
- 省(55255)
- 基金项目(50395)
- 教育(49053)
- 划(46836)
- 自然(44874)
- 编号(44225)
- 自然科(43847)
- 自然科学(43841)
- 自然科学基金(42992)
- 资助(41409)
- 成果(37020)
- 发(35250)
- 课题(32049)
- 重点(31361)
- 部(30033)
- 发展(28446)
- 创(28368)
- 展(27967)
- 创新(26546)
- 国家社会(26138)
共检索到357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方明,孙炳耀,李汉林,王琪,王颖
一塞上江南人在黄沙滚滚、草木罕见的毛乌素沙漠北缘座落着一个小城——东胜市,5.4万居民,7.6平方公里市区面积,在发达地区只能是一个小镇而已,远够不上建市资格。然而在这人烟稀少的大漠里,数万人的居民点是罕的。内蒙南部伊克昭盟8.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只有这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戎
自本世纪初开始,赤峰地区(原昭乌达盟)就是我国华北农业人口向北方迁移的一个重要区域。在短短几十年间,大片草场被开垦成农田,原居住的蒙古族牧民,有的迁到更北的草原,保持着畜牧业的传统,大部分留了下来,变成了农民,并且在与汉族移民的朝夕相处之中接受了汉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赤峰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在民族构成、生产类型和迁移历史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于1985年在赤峰地区进行了以迁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调查。首先用分类选点的方法,从旗县有关部门的人口迁移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云彦
一、迁移年龄模式 迁移年龄模式是指排除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后,反映年龄别迁移强度特征的一类基本指标,它是移民年龄构成的规律性的抽象化,是人口迁移中年龄选择性的直观表现。年龄的选择性是迁移选择性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其规律性相当明显。尽管我国的人口迁移有较强的计划性,但从以往的局部性研究中同样存在年龄的选择性。年龄选择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侠
一 城镇人口迁移的模式 中国城镇人口迁移模式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发展中国家。其特点如下: (一)城镇人口迁移进程的被动性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正常情况下,一段时期内城镇人口迁移的轨迹曲线是平滑的。然而中国40年以来城镇人口迁移的历程,则是在大起大落、骤升急降的波动中渡过的(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善余
(一)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在人口变动领域里亦有多方面的表现,其中之一就是省际人口迁移一改建国头30年的传统模式,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幅度大,涵盖面广,迄今已持续了10年以上,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逢谷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富裕劳动力除了进入本乡本土的乡、镇、村企业外,有相当一部分流入城市,从县市直到直辖市,为我国的城市发展补充了劳动力,同时也改善了他们自身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自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人口问题。尤其是上海,随着浦东开发,城市经济模式需要相应的人口迁移政策,但是我国人口迁移统计还相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军
文章根据内蒙古区域经济的现实状况和发展需求,提出构建"西部经济区""多点-双轴"的产业空间结构,突出"点、轴"结合的开发模式,认为"点-轴系统"开发模式符合内蒙古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
点-轴系统 西部经济区 开发模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段敏芳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迁移率达9.74%,人口流动率达12.33%。人口的迁移流动,以经济因素为主,以女性为多,且迁移流动者的文化程度普遍高于其他人口。由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迁移。按城市化发展规律,城镇化发展需要的新增人口数量,低于农村人口外出迁移数,农村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带来很大压力。为了实现人口顺利迁移流动,需要相应的配套策略。
关键词:
人口迁移流动 城市化 迁移预测 迁移战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明芬
本文基于在杭州务工的543名农民工1995~2008年的追述式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农民工家庭人口迁移态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近14年中,杭州外来农民工家庭人口迁移发生率总体上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夫妻携子女迁移的情形日益增多,人口迁移间距越来越短,入迁居住方式更加城市化。除了个人特征外,以新迁移理论为依据的家庭因素对农民工家庭人口迁移行为有较好的解释能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宝树
根据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求得各省省内城乡与省外城乡之间的各项人口净迁移流向和流量,据此将中国大陆各省的省际城乡人口迁移流态模式划分为若干类型。分析表明,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以由农村向市镇的迁移为主流,其流态模式形态各异、复杂多样;但从地域差异、影响因素和动态变化等方面看,皆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欣 刘艳
实施农村城市化战略可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发展条件和资源禀赋,在城市化发展途径、速度和道路等方面各地区都会不同。本文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分析民族地区农村城市化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民族地区可以采用点轴布局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结合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色产业优势,走以点带线、以线串珠的特色农村城市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城市化 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静
文章在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品牌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概括性总结"以特色作物为主导、以龙头企业来带动"的区域农产品品牌发展模式,同时以该区赤峰市元宝山区为例进行农产品品牌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包括推行商标战略、助力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战略、品牌宣传、品牌管理等4个方面。以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聚为切入点,以区位商系数分析产业集聚水平,得出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聚水平近年来呈总体下降趋势。最后从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聚视角进行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品牌运行机制构建,从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发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强农产品加工市场环境建设等3个方面展开。通过地区农产品品牌发展模式与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文兰
以"地缘要素"为基础的地缘经济学,从根本上改变了边境相邻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利益诉求、政策制定以及经济行为。基于内蒙古地缘优势、区位优势,中国与俄蒙合作主要表现在内蒙古与俄蒙的合作。本文在综合考虑内蒙古地缘、口岸等方面的基础上,从多视角、多层次构建出内蒙古以口岸为核心,以边境线为轴,跨边境两侧,运用多种发展手段的综合发展模式。
关键词:
边境贸易 口岸对接 地缘经济区 发展模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藜洋 李湉湉
流动人口实现市民化的程度可能与流动人口迁移的具体模式有关。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检测调查2017年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迁移模式对流动人口的市民化存在以下影响:第一,相对于单独流动而言,只与子女一起迁移、只与父母一起迁移、与配偶和子女一起迁移、与配偶和父母一起迁移、与配偶子女和父母一起迁移对流动个体市民化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与配偶子女和父母一起迁移对市民化水平的提高程度最大,大约使流动个体市民化水平提高5.8个百分点。第二,只与子女一起迁移、与配偶和子女一起迁移这两种迁移模式对年轻流动个体、女性流动个体和高中以上学历的流动个体市民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对于这三个群体,父母在提高其市民化水平方面的积极影响仍然存在,且边际影响更大。第三,对于未婚流动个体,与父母一起迁移对其市民化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迁移模式 市民化 公共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