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68)
- 2023(6970)
- 2022(5981)
- 2021(5728)
- 2020(4707)
- 2019(10392)
- 2018(10200)
- 2017(19758)
- 2016(11249)
- 2015(12708)
- 2014(13063)
- 2013(12645)
- 2012(12208)
- 2011(11122)
- 2010(11606)
- 2009(10958)
- 2008(11090)
- 2007(10417)
- 2006(9630)
- 2005(9050)
- 学科
- 济(46155)
- 经济(46097)
- 管理(32596)
- 业(28750)
- 企(22338)
- 企业(22338)
- 地方(15869)
- 农(15504)
- 方法(14070)
- 中国(13819)
- 财(12414)
- 数学(11964)
- 数学方法(11579)
- 制(10481)
- 农业(10099)
- 学(9801)
- 策(9686)
- 业经(9656)
- 地方经济(9294)
- 贸(8548)
- 贸易(8541)
- 易(8227)
- 银(8111)
- 银行(8104)
- 行(7761)
- 融(7655)
- 金融(7653)
- 及其(7532)
- 理论(7292)
- 环境(7289)
- 机构
- 学院(162343)
- 大学(160354)
- 济(64164)
- 经济(62375)
- 研究(59454)
- 管理(57791)
- 理学(47905)
- 理学院(47252)
- 中国(46721)
- 管理学(46187)
- 管理学院(45855)
- 科学(36134)
- 京(35233)
- 财(32999)
- 所(31183)
- 江(27953)
- 中心(27819)
- 研究所(27511)
- 范(26702)
- 师范(26540)
- 农(26011)
- 财经(24121)
- 北京(23244)
- 州(22430)
- 经(21552)
- 院(21437)
- 师范大学(21034)
- 业大(20834)
- 省(20184)
- 农业(19880)
- 基金
- 项目(97418)
- 科学(77110)
- 研究(75756)
- 基金(68060)
- 家(58457)
- 国家(57895)
- 科学基金(48995)
- 社会(46052)
- 社会科(43455)
- 社会科学(43446)
- 省(38818)
- 教育(36288)
- 基金项目(34424)
- 划(33365)
- 编号(32855)
- 自然(30310)
- 成果(29599)
- 自然科(29576)
- 自然科学(29570)
- 资助(29001)
- 自然科学基金(28997)
- 课题(24432)
- 发(22793)
- 重点(22601)
- 部(21708)
- 年(20220)
- 性(20007)
- 项目编号(19230)
- 创(19049)
- 发展(18780)
共检索到270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司晓宏 杨令平
师资力量配置失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掣肘,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伴随着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西部地区县域已初步建立起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在实施中面临着利益相关者政策认同不统一、体制机制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与矛盾。西部地区县域欲更加有效地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亟待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对交流轮岗政策的认同度,完善制度设计、健全运行机制,提供配套经费、强化激励措施,深化理论研究、提供科学支撑。
关键词:
西部县域 教师交流轮岗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姗姗 黄海涛
教师交流轮岗政策是实现义务教育区域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改革举措。基于政策场域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遴选了我国东、中、西部各一个县作为案例样本,通过对三县教师轮岗政策响应案例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教师轮岗政策存在积极响应、规避响应和妥协响应等多种县域响应样态,部分县域政策响应成效仍差强人意,全员化、常态化的教师轮岗制度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推进完善。当下,为激发新一轮县域教师轮岗政策活力,亟待强化顶层设计、加大监督力度、协调主体利益、扩大教育联盟,以缩小县域差异。
关键词:
教师轮岗 政策响应 政策场域 案例比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菊艳 卢乃桂
"能量理论"为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政策实施提供新思路。在"能量理论"的思路下,若想实现其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初衷,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政策实施应思考如何实现流动教师身上所拥有的"能量"流动,并依靠教育机制建设等力量把个人"能量"增强,以及促进这些能量在整个教育共同体乃至社群层面进行凝聚、沉淀、扩散与增长。能量并不限于个人范围内,还包括集体的能力及其所创造的机会。依托"能量理论",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政策实施的理想状态是参加流动的校长及教师自主加入流动队伍,他们的能量亦能流动到流入地。实现能量的自由流动,扩充流动校长和教师自由发挥其能量的机会,教育领导力可作为切入政策实施层面的一种思路。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仲米领 于宝禄
“县管校聘”改革下教师交流轮岗政策为优化配置城乡教师资源提供了新的政策语境。城镇教师作为教师交流轮岗政策对象契合了支教帮扶的流动目的,实际上农村教师也有流动需求,政策规约与流动实践中的教师诉求产生错位,政策对象单一化得以确证。城镇教师帮扶性流动与政策对象单一相互强化,压抑农村教师流动需求,忽略培植农村教师队伍内生力量,可能会消解政策实效。为切实完善教师交流轮岗政策,应精准识别政策对象,统筹兼顾城乡教师流动意愿,在支教帮扶流动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探索委任指派型、富裕编制调整型、成长赋能型和自我发展型交流轮岗方式,以改进交流轮岗政策实施机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宋萍萍 黎万红
轮岗教师在流入校的参与形态深刻影响到教师发展与学校改进,是教师轮岗交流政策实施的关键。本研究基于实践共同体的理论视角,从知识领域、互动关系以及参与形式三个维度诠释轮岗教师在流入校的参与现状。研究发现,同一片区内轮岗教师与流入校教师校本教研的主题具有一定的趋同性;轮岗交流过程中呈现出偏重和谐的同事关系与等级式互动关系;轮岗教师在参与过程中主要存在边缘性参与、边界参与以及充分参与三种参与形式,其中以边缘性参与为主。
关键词:
轮岗教师 教师参与 实践共同体 实证研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教育部会同相关部委,加快研究制定和出台《关于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的若干意见》及配套工作措施,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为实现上述目标,教育部将在五个方面加大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改革力度:一是提出加快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的目标。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域内教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佳 刘智慧 夏美茹
教师交流轮岗的有效实施是实现政策目标的保证。研究发现,教师交流轮岗已实现“制度化、常态化”,且以同级流动为主;轮岗教师以教龄、职称、学历、荣誉称号等级均较高的资深教师为主;教师有一定的轮岗积极性,但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在人事制度上对教师轮岗的激励保障有待进一步完善;轮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同流向的轮岗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为完善教师交流轮岗实施并促进交流轮岗效果的最大化,应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塑造教师“专业人”身份;重视双方利益诉求,实现学校和教师需求双向匹配;精准规划交流轮岗,系统优化轮岗实施生态;战略部署轮岗路径,促进轮岗教师能量发挥。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全世文
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是当前缓解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城镇教师自发参与交流轮岗的积极性。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对城镇教师参与交流轮岗的补助原则,然后采用选择实验方法基于对河南省三个县城镇教师的抽样调查数据估算了补助标准。研究发现,城镇教师参与交流轮岗的平均补助标准是1.59万元/年/人,河南省用于执行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政策成本为3.15亿元/年,占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额的0.24%。采用职称类激励和荣誉类激励措施可以适度降低政策成本,但不能完全替代货币补助。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因素导致不同教师参与交流轮岗的补助标准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陆露 于伟
校长交流轮岗是新时期我国政府为了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而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之一,其效果的实现与多种因素有关,文化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是“以文化人”的场域,担负着“以文化人”的责任,校长与学校文化之间是互为双向影响的重要因素。为了达成良好的轮岗效果,从文化学的层面进行审视与审思,轮岗校长可以采取加强沟通,缩短文化“浸染”的过程,寻求归属与认同感;正确看待文化冲突,清醒进行文化识别;制定共同愿景,在摒弃文化霸权的基础上力求文化共生;加强文化互访,建立校际共同体等文化学策略以求实现轮岗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
校长 交流轮岗 文化学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超海
县域教师流动既要适应市场环境,也需嵌入政策环境。市场化的职业流动中,农村教师基于人力资本、个人努力等,通过超越同校教师、坚持学业至上等力争上游达成强教育绩效实现向上流动,转变为县城学校骨干教师。政策激励下教师的轮岗流动中,进城农村教师基于个体处境、职业发展等,重返农村教学现场,通过扶持农村教师、恪守安全第一等合规做法和弱教育绩效完成轮岗交流。农村教师进城再返乡这“一进一退”的循环流动中呈现了不同的行为面向和社会后果。市场逻辑下的“个体—自主”流动解决了教师的个人发展问题,却加剧了县域内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政策逻辑下的“集体—组织”流动平衡了县域内教育资源的空间配备,却出现了教育治理“空转”的新问题。
关键词:
政策激励 县域轮岗教师 循环流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操太圣 吴蔚
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师轮岗交流在未来3-5年将制度化、常态化。相关配套措施重外在激励,而流入学校与轮岗教师之间的相互适应多有忽视,这不利于教师对流入学校产生组织认同。文章认为,未来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学校层面,充分发挥轮岗教师的专业力量,激发学校内在发展动力的形成,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该政策的既有目标。
关键词:
教师轮岗 学校变革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炎轩 万鸿湄
教师城乡交流已成为基础教育均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对拉萨市县域校长、教师交流现状的深入调研,发现影响西藏拉萨市县域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包括交流制度的实施、交流条件的保障、交流心态的激励等主要因素。本文就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期拉萨市县域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工作能取得更大成效,并能借此交流举措,推动西藏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西藏基础教育 校长、教师交流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元涛 章婧
交流轮岗教师适应新工作场景的过程实际上是其社会表征的重构过程,历经锚定、具体化、自然化以及整合创生等社会心理机制。以社会表征理论为框架,通过质性研究将交流轮岗教师文化冲突与调适的内隐过程呈现出来,有助于引导交流轮岗教师将新环境中的信息、规范和教学方法与自身的原有理念、经验和知识相整合,加深对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内化,构建富有持续创生意义的新认知结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晨琛
政策的合法性是政策顺利执行的重要前提。如果某项政策的合法性不足,会直接影响到政策的执行和效果。从相关政策文本来看,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轮岗政策在政策主体、政策程序和政策内容的合法性上都存在一定的欠缺。要提升该政策的合法性,需要从政策主体、政策程序和政策内容三方面着手,以提升政策主体的合法性权威、合格性权威,以及政策程序的民主科学性,规范政策内容,使其符合已有法律法规的规定,提升该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以此提升中小学教师轮岗政策的合法性。本文尝试从政策合法性的角度对我国中小学教师交流政策做出分析,并尝试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安晓敏 佟艳杰
尊重教师轮岗交流意愿对轮岗交流政策的合理有效落实有重要的意义。以全国18省33县及以下6220名中小学轮岗交流教师为样本,从人口统计学、经济、家庭以及流入校支持维度考察教师轮岗交流意愿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发现:对轮岗交流教师机会成本进行补偿,有利于扩大高度交流意愿教师的比重;单身、教龄短、职称低的教师对执行轮岗交流政策表现出更强的意愿;与原生家庭相比,照顾再生家庭是教师执行轮岗交流政策的主要阻碍;教师轮岗交流意愿受流入校客观条件以及流入校支持的影响。为了提高教师参与轮岗交流的意愿,应建立新闻舆论与监管部门的配合机制,内化轮岗交流政策;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强化轮岗交流意愿;保障教师家庭成员利益,免除教师交流后顾之忧。
关键词:
教师流动 教师轮岗 教师交流 轮岗交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