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01)
- 2023(17257)
- 2022(14463)
- 2021(13293)
- 2020(11385)
- 2019(25994)
- 2018(25424)
- 2017(48671)
- 2016(26235)
- 2015(29304)
- 2014(29008)
- 2013(28584)
- 2012(26347)
- 2011(23650)
- 2010(23680)
- 2009(22199)
- 2008(21035)
- 2007(18980)
- 2006(16614)
- 2005(14553)
- 学科
- 济(108612)
- 经济(108503)
- 业(78331)
- 管理(70934)
- 企(56148)
- 企业(56148)
- 农(49617)
- 方法(48458)
- 数学(43406)
- 数学方法(42881)
- 农业(32861)
- 中国(31079)
- 财(28921)
- 融(28206)
- 金融(28203)
- 银(27235)
- 银行(27167)
- 业经(27037)
- 行(26117)
- 地方(25728)
- 制(23443)
- 学(21769)
- 贸(21171)
- 贸易(21157)
- 易(20624)
- 务(18454)
- 财务(18405)
- 财务管理(18361)
- 企业财务(17490)
- 技术(16252)
- 机构
- 学院(372340)
- 大学(368174)
- 济(151822)
- 经济(148804)
- 管理(142414)
- 研究(124274)
- 理学(123797)
- 理学院(122470)
- 管理学(120137)
- 管理学院(119486)
- 中国(99700)
- 农(86166)
- 科学(79777)
- 京(75691)
- 财(67907)
- 农业(67251)
- 业大(65387)
- 所(63875)
- 中心(61649)
- 研究所(58507)
- 江(55867)
- 财经(54746)
- 经(49885)
- 经济学(46421)
- 北京(46278)
- 范(45847)
- 师范(45224)
- 州(44785)
- 院(43661)
- 农业大学(42318)
- 基金
- 项目(258590)
- 科学(202092)
- 基金(188040)
- 研究(181822)
- 家(167170)
- 国家(165766)
- 科学基金(140871)
- 社会(115732)
- 社会科(109621)
- 社会科学(109585)
- 省(102827)
- 基金项目(100269)
- 自然(93362)
- 自然科(91198)
- 自然科学(91168)
- 自然科学基金(89529)
- 划(86186)
- 教育(82113)
- 资助(76090)
- 编号(73129)
- 重点(58558)
- 成果(57494)
- 发(56413)
- 部(56103)
- 创(54235)
- 科研(50772)
- 创新(50760)
- 计划(49450)
- 课题(49373)
- 国家社会(48552)
- 期刊
- 济(162025)
- 经济(162025)
- 研究(99067)
- 农(84472)
- 中国(70123)
- 学报(67092)
- 科学(58773)
- 农业(56309)
- 财(52155)
- 大学(49982)
- 学学(47980)
- 融(46889)
- 金融(46889)
- 管理(46456)
- 业经(32090)
- 技术(30222)
- 教育(30164)
- 业(28445)
- 财经(26364)
- 经济研究(24434)
- 问题(23002)
- 经(22609)
- 版(20660)
- 统计(18314)
- 业大(18312)
- 技术经济(17763)
- 科技(17622)
- 理论(17337)
- 世界(17062)
- 资源(16873)
共检索到542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隋艳颖 马晓河
本文在对农牧户受金融排斥的类型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利用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鄂尔多斯市两地农牧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牧户受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部分农牧户目前受到了金融排斥;在影响其是否受金融排斥的诸多因素中,户主的年龄、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农户所拥有的耕地和草地面积、户主是否是村干部或是否有亲戚朋友在政府或金融机构工作、对金融机构所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这五个变量影响显著,且系数符号为负,而户主的性别、农牧户年人均纯收入、非农收入所占比重、是否有村镇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这四个变量虽然作用方向与预期一致,但影响并不显著。此外,是否是种养大户或个体工商户、所拥有的...
关键词:
农牧户 金融排斥 内蒙古自治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傲 赵元凤
为了有效识别保险产品对农牧区贫困户的扶贫减贫效果,基于内蒙古自治区680份农牧户问卷调查数据,在梳理保险扶贫作用机理基础上,分析了贫困农牧户的主要特征,论证了农业保险、新农保、新农合等主要保险产品减轻农牧户贫困状况的效果;同时,调研数据也揭示出:目前的保险制度安排及产品特征制约了保险的扶贫减贫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保险助力农村扶贫的政策建议。通过对农村地区保险产品在扶贫上效果的多方面评价和建议,为各级政府和保险经营主体采用针对性政策参与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提供参考,对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和各地区完成扶贫减贫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村贫困 保险扶贫 农村经济 问卷调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傲 杨志勇 赵元凤
家庭消费是反映农牧户家庭贫困程度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受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医疗保险和贫困状况是其中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本文在归纳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有限信息最大似然估计法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医疗保险对不同农牧户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贫困问题抑制了农牧户家庭的医疗消费及外购食品消费,医疗保险显著提升了农牧户家庭的消费信心,刺激了农牧户家庭的消费,使其所享受到的医疗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同时,医疗保险对不同农牧户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参加医疗保险对贫困户的医疗消费支出、外购食品消费支出等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提升非贫困户的物质生活消费支出影响显著。
关键词:
医疗保险 保险扶贫 家庭消费 农牧区贫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致陆 肖海峰
本文根据内蒙古、新疆等5省份毛用羊养殖农牧户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农牧户羊毛生产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农牧户羊毛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6094,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农牧户的养殖年限、养殖规模、养羊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精饲料饲喂量与粗饲料饲喂量之比、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是否获得过银行或信用社的贷款和是否获得过政府补贴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半舍饲农牧户的技术效率显著高于完全放养农牧户;内蒙古农牧户的技术效率显著高于四川和贵州农牧户,并且在总体上也高于吉林和新疆农牧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莹 肖海峰
论文基于内蒙古、青海、甘肃、河北四省区农牧户调查问卷,分析了农牧户借贷行为特征及对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评价。研究表明,农牧户借贷资金行为较为普遍且借贷规模较大;借贷资金主要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内蒙古、甘肃、青海农牧户借款渠道以正规渠道为主,河北农牧户以非正规渠道为主;非正规借贷以亲戚朋友的无息借款为主;多数受访农牧户认为正规渠道贷款困难,主要原因在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担保要求高、手续复杂且金额有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慧 秦富 赵一夫
[目的]利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丰镇市、凉城县、兴和县,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411个农户调查数据,分析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背景下北方旱作区农户杂粮种植影响因素。[方法]首先对户主个人特征、家庭禀赋两个一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重点对自然和社会资源特征、市场环境、政策环境3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由于户主年龄偏大且文化程度较低、户均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和拥有的耕地面积都较少,农户面对玉米市场价格下跌改种其他农作物的能力较弱;(2)尽管农户普遍认同杂粮适合当地自然条件,但是缺乏企业带动,订单种植杂粮的比例较低,农户种植杂粮存在较高的销售风险;(3)虽然农户普遍预期玉米市场价格持平和走低,但是多数农户对杂粮市场价格没有明确预期,杂粮收益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4)农户普遍不了解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且绝大部分农户没有获得杂粮生产支持,不利于引导农户种植杂粮。[结论]应从加强政策宣传、扶持杂粮加工龙头企业、扩大杂粮补贴范围等方面着手,引导北方旱作区农户种植杂粮,减少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其收入的冲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孔德帅 胡振通 靳乐山
牧民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对于牧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4个嘎查294个牧民的实地调查数据,描述了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现状,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有关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总体较弱,仅有34.0%的牧民明确表示愿意子女继续从事草原畜牧业经营。少数民族、家中有村干部的样本牧民具有较强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年龄越大,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越强。天然草场和劳动力是草原畜牧业的两种主要生产要素,与两者相关的家庭人均草场面积、草场质量状况、家庭人口数和家庭畜牧业从业人数都对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有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白维军
本文利用调研组于2008年初在内蒙古自治区先后开展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两个典型农牧混合旗县的调研数据,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现状及成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思考。结果显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一民生政策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施带来了较为显著的社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需要克服的困难与问题。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文章提出了完善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普适性措施与地域性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阿如娜 高红贵 金良
[目的] 绿色生产是有效遏制农牧业面源污染,推进农牧业绿色发展,实现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的关键。[方法] 基于内蒙古半农半牧区444户农牧户的实地调研数据,从生计资本水平和结构的双重视角,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和代际差异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农牧户生计资本总水平和各维度生计资本水平并划分农牧户生计资本结构,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生计资本对农牧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揭示了不同代际农牧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差异,并对结果的稳健性展开探讨。[结果](1)生计资本水平分析中,农牧户生计资本总水平、人力资本水平、自然资本水平、金融资本水平均显著正向影响农牧户绿色生产行为。(2)生计资本结构分析中,人力资本占优型、自然资本占优、金融资本占优和社会资本占优均显著正向影响农牧户绿色生产行为。(3)代际差异分析中,生计资本水平与结构对农牧户绿色生产行为方面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结论] 据此,提出了提高生计资本水平、优化生计资本结构以及重视代际差异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光 张倩 郭昕 杨易
笔者通过对内蒙古农牧业国际合作的现状、问题、政策支持等进行的调研,发现当前内蒙古农牧业引进外资全面发展,引资、引智、引技有效带动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而农牧业对外投资仍较少,主要从事畜产品生产和加工,乳业和肉羊产业的走出去行动处于起步阶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内蒙古农牧业国际合作的必然性,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内蒙古 农业 国际合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晨光 张凤荣 张佰林
以农牧交错区的阿鲁科尔沁旗为例,选取7个典型村,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农牧交错区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形态特征及其与农牧户生计的关系。结果表明:1半农半牧型农村居民点由纯牧型农村居民点演变而来。人口增加导致人地矛盾突出和草原开垦耕种,农牧户生计策略转为畜牧业和种植业结合,农村居民点向半农半牧型转变;2半农半牧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类型逐渐多样化。从改革开放前居民点内部以农村宅基地占主导,到改革开放后居民点内部公共设施用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迅速扩大;3由于农牧户生计活动的多样化和非农化,农村宅基地内部不但包括居住用地(住房),还包括生产性用地和生产辅助性用地(如牲畜的棚圈、菜园和粮草仓库等)。研究认为,半农半牧型农村居民点人均居民点用地和户均宅基地都远大于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是与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和生计需求紧密相关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淑芬 陈志远
苜蓿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交错带重要的牧草之一。近年来,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治理中得到快速发展,但在生产中缺乏规范的苜蓿种植管理技术,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水平,制定规范的苜蓿种植管理技术是非常必要的。苜蓿栽培技术模式,是在林西县多年的苜蓿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该技术模式又在生产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后形成此文。技术模式着重介绍了苜蓿品种的选择原则、播种要点、田间管理及收获等技术。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农牧交错带 栽培技术 牧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明越 柴智慧
[目的]通过对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扶贫与生态扶贫协调发展关系和路径进行分析,旨在对绿色发展背景下内蒙古农牧区可持续脱贫提供合理的借鉴与参考。[方法]通过构建产业化扶贫与生态扶贫的耦合关系模型,从时间维度探讨两者耦合发展机理,并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衡量扶贫成效的重要指标,综合分析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扶贫与生态扶贫协调发展路径。[结果]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扶贫与生态扶贫协调发展关系存在反向耦合和正向耦合两个阶段,在反向耦合阶段,脱贫和解决温饱是主要目标,产业化扶贫效益强于生态扶贫效益。在正向耦合阶段,农牧民的持续增收和阻遏返贫是主要目标,政策调整逐渐过度到生态扶贫开发阶段。[结论]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扶贫与生态扶贫有机协调单靠贫困主体无法实现,充分发挥政府扶贫资金的作用,合理分配生态扶贫与其他扶贫模式的资金比例,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是防止贫困人口边缘化现象发生的关键;内蒙古农牧区的扶贫工作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历程,生态扶贫作为新时代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其与产业化扶贫的协调发展契合了消除贫困与保障生态安全的双重目标,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致陆 王贝贝 肖海峰
为进一步研究农牧户及其家庭特征、农牧户饲养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和地区差异对农牧户羊绒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根据内蒙古、辽宁和山西农牧户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农牧户羊绒生产技术效率。结果表明,农牧户羊绒生产平均技术效率为0.770,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户主年龄、饲养年限、饲养规模、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和是否获得过政府扶持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半舍饲农牧户的技术效率显著高于放养农牧户,内蒙古农牧户和辽宁农牧户技术效率的差异不显著,山西农牧户的技术效率显著低于辽宁农牧户。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强技术培训、完善政府扶持政策、加强信贷支持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羊绒 农牧户 技术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乌云花 永梅 温青超 许黎莉 冯静蕾
提升农牧民的金融素养可以降低农牧户家庭非理性投资的概率,能更好发挥金融产品和服务在农村牧区的作用,促进农村牧区金融环境的融资主体不断实现自我优化,最终推动农牧户的持续增收和农村牧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内蒙古农村牧区为例,利用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从金融知识、金融能力和金融态度三个方面测评了农牧民的金融素养水平,并利用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农牧民金融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牧民金融素养水平整体不高,均值是66.5分。从分组情况看,29.4%的农牧户金融素养得分小于60分,只有21.4%的农牧户金融素养得分大于80分。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资本和户主受教育程度对农牧民金融素养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牧民所在村的贷款违约现象和户主年龄等对农牧民金融素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针对农牧民金融素养偏低的现实,通过加强对农牧民的金融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牧民金融素养至关重要。此外,拓宽村级信息交流渠道,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扩大村民的社交范围,发挥好社会资本在提高农牧民金融素养水平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税收努力度、公共支出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基于内蒙古自治区101个旗县区的空间计量测度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国贫旗县综合医院的服务现状与发展对策
边远民族地区牧民子女进城读书的家庭适应策略——基于内蒙古自治区U旗的田野调查
西北地区生态建设中退耕还林还草与农牧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以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为例
大兴安岭旱作丘陵区县域农业发展模式探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为例
外部因素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河南省、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经验证据
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三牧”问题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扶贫开发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