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99)
2023(13649)
2022(10892)
2021(10150)
2020(8698)
2019(19946)
2018(19695)
2017(38655)
2016(20682)
2015(23280)
2014(23381)
2013(23043)
2012(21104)
2011(18761)
2010(19153)
2009(18291)
2008(18509)
2007(16961)
2006(15487)
2005(14180)
作者
(58928)
(49523)
(49182)
(46770)
(31672)
(23925)
(22416)
(19054)
(18884)
(18036)
(16922)
(16867)
(16029)
(15691)
(15354)
(15113)
(14474)
(14315)
(14215)
(14177)
(12161)
(12150)
(12131)
(11638)
(11272)
(11067)
(11012)
(10963)
(9938)
(9875)
学科
(98023)
经济(97923)
(92373)
(74077)
企业(74077)
管理(67733)
(50935)
方法(42607)
数学(34625)
数学方法(34096)
农业(34068)
业经(32554)
(28893)
(25544)
中国(23301)
地方(22367)
(21666)
银行(21521)
(20655)
财务(20619)
财务管理(20598)
(20142)
企业财务(19573)
技术(17803)
(16512)
(16385)
金融(16382)
理论(15820)
(15537)
(14817)
机构
学院(301659)
大学(291102)
(130183)
经济(127662)
管理(123911)
理学(105843)
理学院(104903)
管理学(103163)
管理学院(102642)
研究(93239)
中国(81437)
(62261)
(60425)
(60163)
科学(53950)
(48357)
财经(47391)
农业(47051)
业大(46451)
(46021)
中心(45853)
(42848)
研究所(41067)
(39001)
经济学(38561)
北京(37305)
(35334)
经济管理(35277)
师范(35093)
经济学院(34955)
基金
项目(194410)
科学(155067)
研究(144918)
基金(141916)
(120941)
国家(119733)
科学基金(105727)
社会(95042)
社会科(89804)
社会科学(89776)
(79700)
基金项目(75511)
自然(67290)
自然科(65742)
自然科学(65725)
教育(65014)
自然科学基金(64561)
(63135)
编号(59501)
资助(58072)
成果(45584)
(42831)
(42766)
(42600)
重点(42447)
(40548)
课题(40250)
创新(39064)
国家社会(38589)
(37612)
期刊
(155862)
经济(155862)
研究(88357)
(65675)
中国(60814)
(48746)
管理(46721)
(43757)
金融(43757)
农业(43537)
科学(41765)
学报(40310)
大学(32718)
业经(32409)
学学(31656)
技术(28678)
教育(24302)
财经(23819)
(22388)
经济研究(21930)
问题(20985)
(20444)
技术经济(17911)
农村(17057)
(17057)
统计(15680)
世界(15508)
(15505)
农业经济(15431)
现代(15289)
共检索到465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含琳  滕海峰  魏奋子  
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式出现了新的转型动向,这就是不少地方开始出现规模较大、制度健全、运行市场化、职工企业化的公司制农场、公司制牧场。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黄峤乡以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煤老板"转型投资创办公司制农牧场,以大规模土地流转为基础,迅速形成若干个在甘肃省范围内有一定影响的公司制农场和牧场,对提升当地农业产业化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作用非常明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滕海峰  魏梅莹  
以"三权分置"为核心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与资金、劳动力、技术、管理等其他资源之间的协调配置、优化组合和高效利用,最终提高农村所有资源的整体使用效率,这对贫困农村尤为重要。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黄峤镇在推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以土地制度改革为基础,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抓手,以实现规模经营为目标,逐步形成了"双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即"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产业培育"和"新型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新模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高晨  孙美玉  李家军  
通过对甘肃省3县12乡镇的实地调查,分析了西部乡镇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和读者需求,并以Y镇为个案,阐述了镇校联合办馆模式的优势,构建了"五位一体"镇校联合图书馆的新模式,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素军  敖天平  
本文以甘肃省金昌市、白银市和玉门市为例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文章认为,一个城市经济中起基础作用的是主导产业,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主导产业的转型。体制转型是主导产业转型的动力,结构转型是主导产业转型的结果,发展方式转型是主导产业转型的手段。文章提出,准确定位是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前提;再造优势是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基础;产业培育是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支撑;政府推动是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保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小军  徐晋涛  王轶博  
通过对甘肃省和云南省322户农户的入户调查,以了解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林权改革发展状况。根据调研数据的描述统计结果,研究发现,虽然两省的林地经营模式变化有所不同,但家庭经营的林地面积都有显著的增加,改革成效明显。对未来的林改政策提出了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翟彬  聂华林  
资源型城市因其建立与发展模式的特殊性,区域内城乡二元结构更为明显。城乡关系失调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中一个重要的障碍,协调城乡发展对转型中的资源型城市意义重大。本文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从资源型城市城乡关系特征出发,通过分析白银市城乡发展失调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城乡协调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剩余劳动力、改善民生等方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资源型城市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即要坚持"三个结合",并针对白银市情况给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拴金  张希斌  刘元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养卉  龚大鑫  
农村养老问题关系到农村老人生活水平的改善,更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文章从甘肃农村养老保障典型模式的调查研究入手,集中分析了甘肃农村现行的养老保障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甘肃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当前农村一项战略性的历史任务──甘肃省小城镇建设调查报告中共甘肃省委研究室小城镇建设课题组近年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和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小城镇在合理配置农村各类资源,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非农产业,带动农业乃至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利伟  冯长春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困扰中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深入剖析资源型城市的演化路径,根据其演化规律,提出针对性的转型发展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结合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的3个发展阶段:勘探兴起期、鼎盛繁荣期、枯竭转型期,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思维方法,揭示了资源型城市的演化呈现出多个正负反馈机制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动态过程,梳理了不同演化阶段的表征。总体来看,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体制痼疾、路径依赖和外部不经济三大困境,亟需综合性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策略进行规划引导响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琦  王春波  李鸿渐  
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借鉴休斯敦经验,为白银实现转型提供建议。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许多资源型城市陷入"矿竭城衰"的境地。路径依赖作用贯穿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休斯敦是美国典型的依托石油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20世纪60年代以来通过转型已成为美国第四大城市,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常向东  周琪璋  李永海  
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甘肃省白银市地处黄河上游丝绸古道,因矿得名,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是甘肃重要的复合型能源基地及新型化工基地。根据土地变更调查,全市未利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以产草量低、草质差、草地退化严重的荒草地为主。全市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资源主要是坡度为6°~25°的贫瘠耕地、废弃园地、零星分布的林地、闲置的农村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积极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百才  高欣秀  徐敬建  
通过对2007-2010届3450名甘肃省毕业研究生的抽样调查,从就业去向、职业取向、求职过程、期望工资等方面全面描述了甘肃省研究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2007-2010年研究生确定去向的落实率分别为68.6%、60.4%、59.4%、63.3%,总体呈下降趋势,已经签约的毕业生越来越趋向于到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就业,到省会以下中小城市就业的研究生逐年增多。国有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和党政机关是甘肃省研究生就业的主渠道。最受研究生青睐的工作单位的排序为"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学校"。有超过半数以上的毕业研究生需要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就业心理指导"需求呈上升趋势。研究生的工作搜寻努...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万静宜  卢晓旭  陆玉麒  杜凤珍  王军  居贝妮  
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人类认识地理环境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本文初步假设一般智力水平、生活环境特征、地理学习兴趣、地图使用习惯、地理问题关注习惯、方向敏感程度、地理专业知识等7个因素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通过样本测试取得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126个学生样本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及其假设的7个影响因素数据。借助SPSS 23.0软件,运用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证实一般智力水平、地理专业知识、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