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33)
- 2023(8306)
- 2022(6061)
- 2021(5342)
- 2020(3973)
- 2019(8563)
- 2018(8428)
- 2017(14991)
- 2016(8989)
- 2015(10088)
- 2014(10241)
- 2013(9772)
- 2012(9215)
- 2011(8652)
- 2010(9052)
- 2009(8376)
- 2008(8189)
- 2007(7959)
- 2006(7379)
- 2005(6869)
- 学科
- 农(48286)
- 济(40794)
- 经济(40755)
- 农业(32245)
- 业(30751)
- 业经(21004)
- 管理(16473)
- 农业经济(12365)
- 中国(11815)
- 地方(10881)
- 发(9963)
- 企(9906)
- 企业(9906)
- 制(9519)
- 村(9432)
- 农村(9415)
- 发展(8517)
- 展(8496)
- 产业(8495)
- 教育(8485)
- 信息(8168)
- 总论(7886)
- 信息产业(7850)
- 建设(7465)
- 土地(7301)
- 方法(7289)
- 收入(6975)
- 策(6949)
- 劳(6871)
- 劳动(6870)
- 机构
- 学院(131450)
- 大学(125838)
- 济(50984)
- 经济(49688)
- 管理(46641)
- 农(46201)
- 研究(45970)
- 理学(39757)
- 理学院(39262)
- 管理学(38372)
- 管理学院(38135)
- 中国(36369)
- 农业(34691)
- 科学(28090)
- 业大(26922)
- 京(26837)
- 中心(23811)
- 所(23428)
- 江(23272)
- 范(22112)
- 师范(21949)
- 财(21555)
- 研究所(20995)
- 农业大学(20937)
- 州(18689)
- 省(18648)
- 业(16935)
- 师范大学(16785)
- 北京(16774)
- 经济管理(16193)
- 基金
- 项目(83976)
- 研究(69223)
- 科学(65514)
- 基金(56730)
- 家(48695)
- 国家(47985)
- 社会(42822)
- 科学基金(40286)
- 社会科(39865)
- 社会科学(39856)
- 省(36334)
- 编号(32589)
- 教育(31699)
- 基金项目(29437)
- 划(28884)
- 农(27833)
- 成果(27546)
- 课题(22519)
- 自然(22231)
- 自然科(21674)
- 自然科学(21671)
- 自然科学基金(21256)
- 资助(21161)
- 发(20550)
- 年(19015)
- 重点(18620)
- 部(18239)
- 性(18229)
- 创(17536)
- 国家社会(17279)
共检索到215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晓宏 王永军
本文结合对西部三省的调研,阐述了西部农村小学生数字化学习环境、资源建设及西部农村小学生数字化学习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数字化学习 西部农村 小学生 计算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芸
本文利用2004年甘肃省小学生健康与教育调查数据,分析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并估计小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对其用学习成绩反映的教育成就的影响。分析发现,小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0~14岁年龄段的营养不良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计量分析显示,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对其学习成绩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且健康状况的改善对于健康状况较差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
贫困农村 小学生 健康 学习成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敬朴
本文是南京师范大学与日本福冈县立大学合作进行的“中日农村教育比较研究”部分成果,它以中国苏北泗阳县与日本福冈县八女市学生的调查数据为样本,对中日农村中小学学生的生活、学习心态进行比较,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农村学生,理清跨世纪教育改革的思路,促进农村孩子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中小学 学生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娟 杨改学 王妍莉 孔亮
教育信息化改革离不开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部地区五所大学的全日制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了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现状。研究发现,当前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存在使用意识淡薄、无统一规划、评价体系的空置,监管制度的缺失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重软、硬件资源的合理配置、重资源的整合、管理和维护、重评价体系的完善,重培训机制和管理机构的构建等策略。
关键词:
数字化学习资源 调查研究 评价 培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清
文章以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高职学生使用电子书的总体情况,探讨高职学生数字化学习的认知性与接受性,增加电子书的教育使用价值。分析高职学生使用电子书的认知性差异与接受性差异,比较不同背景下高职学生认知性与接受性的差异及高低认知性组别对接受性的不同影响,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数字化学习 电子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叶爽美
运用大量调查、统计资料,反映当前农村中小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意识薄弱以及社会对此反应比较淡薄的现象,从内部和外部、宏观和微观等多角度进行原因剖析,进而从观念、标准、机制三个层面详细提出推进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管理和利用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邓义英
对23所农村中小学的5000多名学生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及其家长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阅读兴趣浓厚,但由于阅读方法、条件缺乏,课外阅读开展得不够好。原因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对课外阅读意义认识不深刻,农村中小学及社区图书馆建设落后,等等。要改变现状,应在学生和家长中树立利用图书馆终身学习的观念,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在中小学开设阅读辅导课,以及加强中小学和农村图书馆(室)建设,等等。表1。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小菊
学习适应性是终身学习时代个体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对鄂东南2650名4—6年级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心理资本和教师关怀的测量研究发现,农村小学生的教师关怀、心理资本和学习适应性存在性别与年级差异,留守与否没有显著性差异;教师关怀可以正向预测农村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发展,心理资本在农村小学生教师关怀与学习适应性之间有中介效应。教师关怀既可以直接促进农村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的发展,也可以通过心理资本间接作用于农村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发展。
关键词:
教师关怀 心理资本 学习适应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润勇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人数急剧增加。实地调研表明,"进城就读"现象与城市大幅扩张、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实施存在一定关系,但关键的因素仍是中部地区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悬殊,农村中小学教育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因此,需要正视"进城就读"现象对农村地区的影响,尽快全面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实现城乡教育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学生 “进城就读”现象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娟 孔亮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优化应用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核心内容。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东西部高校的全日制本科生进行调研,探讨了东西部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现状。研究发现,当前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在使用中存在资源规划不协调、师生认识不足、培训机制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和政策体系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对西部高校进行适度的政策倾斜、构建完善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保障体系、完善数字化学习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加强合作交流和对西部高校的支持等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继平 高玲
经过对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的2 267名3-6年级小学生进行学习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焦虑、学习归因和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结果发现:高年级学生与中年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焦虑和师生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学习动机和师生关系方面,男女学生的性别差异显著;学习效能感、焦虑程度、师生情感关系和地位关系能够预测小学生的学业成就。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任为民 丁新 施志毅 张燕
本文介绍了"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坚持的以示范点的应用示范为基础开展课题研究的路线,采用学校、教育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联合,多单位的各种人员共同参与研究与实践,强调研究成果应用性、实效性与示范性所取得的经验;重点介绍项目组借鉴"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的实践应用和采用个案研究、行动研究以及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研究方面所开展的工作。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顾惠冬
通过小学生阅读倾向调查,对小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利用图书馆状况、阅读倾向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项调查结论,并由此引发少儿图书馆围绕"阅读"开展读者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
小学生 阅读倾向 调查分析 工作思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传利 毛亚庆 刘婕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宁夏、云南11所农村小学32个班级的93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班级内部儿童的友谊关系与社会网络密度对其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以及社会网络密度在友谊关系对社会情感能力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友谊关系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班级社会网络密度对友谊关系与社会情感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说明同等数量的友谊关系在高密度的班级社会网络中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促进作用低于在低密度班级社会网络中的作用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