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3)
2023(6534)
2022(5342)
2021(5128)
2020(4000)
2019(9163)
2018(9078)
2017(17219)
2016(9563)
2015(10721)
2014(10457)
2013(10371)
2012(9787)
2011(8977)
2010(8944)
2009(8091)
2008(7796)
2007(7281)
2006(6652)
2005(5858)
作者
(26255)
(22799)
(22161)
(21158)
(13857)
(11140)
(10154)
(8772)
(8741)
(7902)
(7629)
(7520)
(7080)
(7033)
(6871)
(6723)
(6686)
(6612)
(6243)
(6146)
(5669)
(5560)
(5423)
(5409)
(5247)
(5146)
(5048)
(4782)
(4776)
(4639)
学科
(48754)
(39978)
经济(39942)
农业(32568)
(31035)
管理(17129)
业经(15512)
地方(13434)
农业经济(12392)
中国(10675)
(10324)
(9626)
企业(9626)
(9472)
农村(9451)
方法(8976)
发展(8757)
(8750)
(8706)
数学(8053)
土地(7973)
数学方法(7951)
建设(7468)
收入(7026)
(6749)
劳动(6749)
(6679)
(6639)
及其(6534)
人口(6503)
机构
学院(131764)
大学(125328)
(51594)
经济(50312)
管理(48380)
研究(46719)
(46614)
理学(41829)
理学院(41248)
管理学(40512)
管理学院(40255)
中国(36213)
农业(35043)
科学(29323)
业大(27879)
(27368)
(23786)
中心(23535)
(21774)
(21683)
师范(21559)
研究所(21525)
农业大学(21488)
(20149)
(17731)
(17508)
师范大学(16838)
经济管理(16709)
(16706)
北京(16664)
基金
项目(88664)
研究(71216)
科学(69076)
基金(60893)
(52592)
国家(51882)
社会(43817)
科学基金(43436)
社会科(40675)
社会科学(40665)
(37897)
基金项目(33237)
编号(32617)
教育(30980)
(30351)
(28408)
成果(26313)
自然(25698)
自然科(24975)
自然科学(24972)
自然科学基金(24507)
资助(22441)
(22123)
课题(21997)
(19435)
重点(19417)
(18227)
发展(18163)
(18157)
(18154)
期刊
(69098)
经济(69098)
(54975)
农业(37637)
研究(36756)
中国(33387)
学报(21168)
科学(20500)
业经(19801)
教育(19191)
大学(17010)
(16537)
学学(15954)
农业经济(14617)
(14122)
金融(14122)
农村(13929)
(13929)
(13586)
技术(11520)
管理(11266)
问题(10924)
(10083)
农村经济(9373)
资源(9013)
世界(8700)
经济问题(8594)
社会(8552)
社会科(7964)
社会科学(7964)
共检索到205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石义堂  高建波  
儿童参与权是指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儿童的四项基本权利之一。我国西部农村学校儿童参与权的实施的现状是学生患有"集体失语症",这主要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教师对"好孩子"评判标准的片面化理解造成的。儿童参与权的实施应包括:参与意识、参与动机、参与行为、参与意志与习惯四个递进的纬度,围绕这四个纬度建立儿童参与权在"爱生学校"实施的目标体系,能够保障儿童参与权的实现,同时还期待儿童参与权通过"爱生学校"向家庭、社会延伸。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泽林  
联合国儿基会"爱生学校"发展规划项目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实施中,以学生发展为重心,确保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和全面参与学校、家庭、文化、社会生活的权利,从校长治校、教师专业发展、弱势群体转变、育人环境改善、课堂教学变革、学校管理嬗变、家校合作推进等方面探索农村学校变革的路径。在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在未来的发展规划实施中进一步做好提高校长学校领导能力,加深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合作,注重学校变革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家长对子女教育能力,加快学校软硬件建设等项工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崔盛  田浩然  
扩大高等教育的机会供给,特别是增加优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是世界各国为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普遍且优先采用的举措。对此,我国先后实施了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构建了重点大学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招生的公平性政策体系。伴随我国进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阶段、户籍制度深化改革、高等教育普及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宏观形势发展,原有专项计划政策体系面临着招生标准模糊、政策公平成效拓展乏力、与脱贫和农村地区发展衔接不足等问题。与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的定位、招生标准有所不同,地方专项计划由各地自主调控并制定方案,招生面向省内,对应分数段的学生规模更大,能够发挥更显著的倾斜作用。面对新的形势,地方专项计划应从公平出发,根据不同省份的政策供需情况,兼顾地方发展效率,向下放权“做足差异”,并在各省份扩展实施区域、增列承担高等学校过程中,更好地衔接本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推动专项计划政策体系整体完善和普惠化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姚计海  毛亚庆  
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获得良好的发展是我国农村教育与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对西部10个省市自治区的8627名农村小学生进行调查,重点考察留守儿童的学业自我概念、师生关系和学校态度等学业心理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探讨学校管理对策。研究结果发现:非留守儿童的学业心理状况表现最好;父母都外出留守儿童的学业心理状况好于父母单方外出的留守儿童;父母单方外出留守儿童的学业心理状况表现不佳,尤其是仅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学业心理状况最为不佳,值得关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嘉毅  李颖  
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与县城、地市、省会城市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调查比较发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农村小学部分年级的教学质量未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城乡初中教学质量的差距较为严重,农村初中学生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合格率等都明显地低于城市和县城学校。造成城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师资队伍之间的差异,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教师数量不够,素质不高,教师专业发展机会较少、专业支持不够等。应从教育公平的理念出发,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康  黄珏瑢  关宏宇  史耀疆  
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农村地区也不例外,已严重威胁我国未来人力资本水平。基于2018-2019年在西部2省9县农村地区163所学校四至九年级的实地调查数据,使用工具变量法分析了同伴效应对青少年近视的影响。研究发现班级中近视同伴比例越高,青少年的视力水平更差、近视的可能性更大。同时发现同伴效应在近视的青少年中影响更大,但该影响在戴眼镜的近视青少年中有所降低。同伴效应对女生、初中生以及住校生的视力影响更大。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同伴近视并未通过间接影响个体对于近视的态度来增大近视可能性,可能主要通过直接改变个体用眼行为产生影响。因为同伴效应的存在,近视防控亟需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让近视防控产生社会乘数效应。同时,近视防控工作需要针对不同的青少年给予差异化的关怀与帮助,积极倡导正确的用眼行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芬芬  王一涛  
2000年以来,农村学校的剧烈变迁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农村学校衰败"的图景。本研究采用个案分析法,以S中学作为个案来认识这一现象。S中学的衰败过程表现为师生流失和生源构成的变化,导致这一现象的影响因素有优秀管理制度的断裂、地方政府错误的"城乡教育一体化"思路和不公平的城乡教育资源分配机制。据此,本文提出改善农村学校处境的四条建议:改革农村校长任用制度;扶持和举办优质农村学校;改善农村学校条件;引入绩效管理制度。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于洁  
促进西部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本研究采用教育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对甘肃某县的40所小学进行了实地调研。研究发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以来,当地学前教育入园率、学校硬件环境、各级教师培训、政府财政支持均有所改善,但也存在教学点的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软件资源空置、远程教育培训缺乏等问题。本文对远程培训如何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探究了学前教师接受远程培训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以期为国家全面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提供借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静敏  安佳  
本文基于吉林省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①明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学习教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4方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现状并不乐观,学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生活中与父母联系频率较低、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戴特奇  王梁  张宇超  廖聪  
在城镇化和农村人口减少的背景下,中国农村地区大量学校撤并,如何优化学校布局成为研究的重点。2008年原建设部发布了农村学校的最小和最大学生规模标准,但该标准对学校布局的影响尚缺乏研究。本文在包含最大距离约束的P-中值模型中增加了学校规模约束,构建了学校布局优化模型,并以北京延庆区小学布局为例,采用分支界定算法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实施学校规模标准化对学校优化选址有显著的影响,在优化模型中加入学校规模约束后,有65.22%的学校位置发生了改变,呈更加分散型布局;但在乡镇尺度下考察,学校的空间格局则基本未发生变化;学校规模标准化带来的距离增长较小,平均每个学生上学距离仅增长了135 m。并根据结果进一步讨论了研究结果对学校布局优化的政策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秦玉友  曾文婧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国农村小学和初中先后达到学校数量的峰值,但到2012年,小学减少了85%,初中减少了90%。过度的农村中小学撤并导致大量农村学校急剧消失,引发农村社会的多层面社会问题。从社区层面看,农村社区与学校疏离感增加,社区居民交流频率降低,文化正向引导功能减弱;从家庭层面看,现实的家庭完整性受到影响,晚辈主导文化的反哺影响式微,家长关爱需要难以得到满足;从学生层面看,学生家庭认知不良,参与学校社会活动的机会减少,新学校适应融入困难。分析农村学校撤并后这些层面所承受的社会代价,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撤并带来的负面影响,扩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积极效应。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毛亚庆  王树涛  
为了解西部农村地区处境不利儿童的就读经验状况,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西部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4所农村学校的8 047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西部农村处境不利儿童的就读经验处于显著不利境地,平等全纳、学习努力、课堂互动及课外互动等就读经验显著低于非处境不利儿童,且都在亲师互动和安全保护上处于较低水平;少数民族儿童、寄宿儿童以及低家庭经济水平儿童的就读经验处于显著不利境地,且男童成为新的性别弱势群体。对此,应采取法律和行政举措推动家校合作,优化处境不利群体的亲师关系;关注教育中处境不利群体的性别逆转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超  
湖北农村学龄儿童在校状况简析刘超本文试图通过1992年中国儿童调查中湖北的调查资料,对农村6-14岁学龄儿童的在校状况作一简析。据1992年中国儿童调查资料,在湖北省农村被调查的15295个儿童中,6-14岁学龄儿童有8175人,其中在校学习的有68...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