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53)
- 2023(9257)
- 2022(7539)
- 2021(7506)
- 2020(5765)
- 2019(13529)
- 2018(13529)
- 2017(24137)
- 2016(14482)
- 2015(15915)
- 2014(16058)
- 2013(14928)
- 2012(13796)
- 2011(12818)
- 2010(13587)
- 2009(12307)
- 2008(12169)
- 2007(11179)
- 2006(10608)
- 2005(9636)
- 学科
- 济(49967)
- 经济(49907)
- 农(49747)
- 业(39862)
- 农业(33233)
- 管理(27968)
- 教育(21075)
- 中国(20377)
- 企(18613)
- 企业(18613)
- 业经(18037)
- 制(14998)
- 地方(13324)
- 发(12768)
- 策(12455)
- 农业经济(12404)
- 财(12040)
- 方法(11730)
- 发展(11288)
- 展(11165)
- 体(11090)
- 理论(10633)
- 数学(10539)
- 及其(10374)
- 数学方法(10279)
- 政策(10016)
- 教学(9933)
- 学(9690)
- 村(9643)
- 农村(9624)
- 机构
- 学院(189490)
- 大学(184886)
- 济(75446)
- 经济(73581)
- 研究(71306)
- 管理(65656)
- 理学(55489)
- 理学院(54852)
- 管理学(53866)
- 管理学院(53474)
- 中国(51250)
- 农(47382)
- 京(39976)
- 科学(39056)
- 财(36261)
- 范(36141)
- 师范(35997)
- 所(35312)
- 农业(35210)
- 教育(33495)
- 中心(32475)
- 江(32384)
- 研究所(31414)
- 业大(29800)
- 师范大学(28629)
- 财经(26126)
- 北京(26117)
- 州(25169)
- 院(24373)
- 经(23675)
- 基金
- 项目(113898)
- 研究(98918)
- 科学(90751)
- 基金(76758)
- 家(64243)
- 国家(63331)
- 社会(59644)
- 社会科(55682)
- 社会科学(55671)
- 科学基金(53512)
- 教育(51827)
- 省(47422)
- 编号(46340)
- 成果(41089)
- 划(39826)
- 基金项目(38966)
- 课题(34744)
- 资助(30102)
- 年(29767)
- 自然(29277)
- 农(28682)
- 自然科(28513)
- 自然科学(28508)
- 发(27991)
- 自然科学基金(27989)
- 性(27636)
- 部(27314)
- 重点(26359)
- 规划(25800)
- 制(24619)
- 期刊
- 济(98521)
- 经济(98521)
- 研究(71147)
- 教育(58849)
- 中国(55903)
- 农(54938)
- 农业(37087)
- 财(25385)
- 融(23752)
- 金融(23752)
- 科学(23630)
- 学报(23120)
- 业经(22385)
- 大学(20737)
- 技术(20480)
- 管理(20234)
- 学学(17960)
- 业(16343)
- 职业(15586)
- 农业经济(15017)
- 农村(15004)
- 村(15004)
- 问题(13671)
- 财经(12517)
- 经济研究(12342)
- 世界(10991)
- 经(10884)
- 版(10666)
- 经济问题(10331)
- 技术教育(10149)
共检索到317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谷生华
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论东部、西部,还是城市、农村,课改指导思想、内容、要求等等都是一致的。由于我国东西部、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必须要考虑西部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困难”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本课题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发现当前西部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着一系列的困难,并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嘉毅 赵志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推动了农村学校教育思想的转变,促进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等。但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还存在着政府领导不力,课程改革的经费不足,课程资源开发不够,对课程改革的专业支持不足等问题。当前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领导和支持,将课程改革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修订课程标准以增强新课程对农村学校的适应性,开发适应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教材,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业支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志军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表现为:教育管理人员认识存在偏差,管理措施不力;教师整体素质不容乐观,培训与教研不足;生源分布失衡,留守儿童增加;中、高考依旧,评价成"瓶颈";等问题。对此,应多管齐下,提高对农村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多渠道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增强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效,促进城乡教育的平等对话。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阚维
20世纪后期以来,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改革如春潮涌动,又伴随着大量争议,一路走来。与15年前相比,随着大国崛起和本土化教育经验被国外重新认识,当前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自信程度以及学校教育实践层面对课程改革的自觉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屏心静气,检视我国课程改革的种种经验、教训。在宏观层面上:我们需要回答:全球化大潮下,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应当如何进行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本土化探索?如何能够促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建构,推动课堂教学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双喜
作为基础教育教师培养主渠道的师范院校,必须坚持与基础教育对接,全方位推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保持高师教师教育课程的进步性和实践性,确保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正确的方向。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师教育 课程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惠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这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教育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教育必须树立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理念,鼓励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加强与中小学教学的互动、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等,以确保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性和方向性,实现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引领与促进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和学新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为了创设适合新一代儿童自主发展、自主成长的教育,其直接目的就是要建立新的既与时代要求相符合,同时又能体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玉军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课程标准中科学素养的定义、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和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三个方面来审视落实科学素养目标面临的问题,指出各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素养的操作性定义需要明确,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需要跟进,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需要提高等建议与对策,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科学素养 课程标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齐军 李如密
教学时空变革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了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教学时空变革典型,其主要是围绕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和激活教学空间、如何更有效地超越教学时间的限度和逾越教学空间的限制来开展变革的。在变革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处理好工具理性、教学习惯、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影响而出现了形式化、功利化等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华 郭兆明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排斥(或边缘化)与职业有关的内容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这导致了毕业生升学选择盲目、就业竞争力差等现实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应试教育之风。这需要我们以生涯教育为支点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从而一方面满足经济发展对更高职业素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做出明智的生涯选择,同时提高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牡丹 肖自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了重大而现实的新课题;高师教育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高师教育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育实践环节,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
基础教育 高师教育 课程改革 课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安安
"教育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它必然对中国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课程目标要体现全球精神;突出外语课程的核心地位;课程内容要融入"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结构要保证均衡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素质"的新型人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隆民 苏桂美
台湾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又称之为九年一贯课程改革,自1997年启动迄今,若问其成败,大致可曰"改革尚未成功,盘整仍须努力";若论其成效与展望,则大致可曰"病急乱投,矫枉过正,错误在所难免;对症下药,提纲挈领,细调应可回春"。课改过程及其成效所涉因素与配套,千头万绪,颇为繁杂,无法一一丝缕细说,爰仅能就其荦荦大者,诸如改革的背景脉络、改革理想与现实、执行战略与战术、教科书编审选用、职前师培素质与教师在职专业增能等议题,略就研究者于改革实施以来参与行动实践与研究之经验、省思与心得。总结而言,台湾课改政策之执行,先前由于一纲模糊而致治丝益棼,今课改成效回春之方剂或在于,参照并调整"板桥课程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