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57)
- 2023(19741)
- 2022(16991)
- 2021(15864)
- 2020(13322)
- 2019(30882)
- 2018(30674)
- 2017(58826)
- 2016(32008)
- 2015(36372)
- 2014(36801)
- 2013(36456)
- 2012(33962)
- 2011(30786)
- 2010(31075)
- 2009(28764)
- 2008(28454)
- 2007(25698)
- 2006(22646)
- 2005(20020)
- 学科
- 济(137357)
- 经济(137213)
- 业(93617)
- 管理(88898)
- 企(70530)
- 企业(70530)
- 方法(59640)
- 农(53343)
- 数学(51980)
- 数学方法(51285)
- 中国(37004)
- 农业(35338)
- 财(32976)
- 业经(32706)
- 地方(31987)
- 学(28841)
- 制(25225)
- 贸(23973)
- 贸易(23959)
- 易(23196)
- 理论(21098)
- 技术(20966)
- 银(20637)
- 环境(20619)
- 银行(20574)
- 务(20508)
- 财务(20415)
- 财务管理(20363)
- 和(20352)
- 行(19660)
- 机构
- 学院(465137)
- 大学(463226)
- 济(184662)
- 管理(181264)
- 经济(180491)
- 研究(157833)
- 理学(156428)
- 理学院(154667)
- 管理学(151768)
- 管理学院(150951)
- 中国(118873)
- 科学(100089)
- 京(99171)
- 农(91978)
- 财(83071)
- 所(80943)
- 业大(75071)
- 研究所(73576)
- 中心(73228)
- 农业(71125)
- 江(70164)
- 财经(66015)
- 北京(62675)
- 范(62602)
- 师范(61969)
- 经(59984)
- 州(56843)
- 院(56705)
- 经济学(53901)
- 技术(49822)
- 基金
- 项目(313219)
- 科学(244410)
- 研究(227672)
- 基金(224009)
- 家(195754)
- 国家(194049)
- 科学基金(165492)
- 社会(141367)
- 社会科(133587)
- 社会科学(133545)
- 省(124697)
- 基金项目(119116)
- 自然(108133)
- 自然科(105557)
- 自然科学(105527)
- 教育(104668)
- 划(104120)
- 自然科学基金(103589)
- 编号(94693)
- 资助(92536)
- 成果(76690)
- 重点(70202)
- 发(69275)
- 部(68543)
- 课题(65276)
- 创(64207)
- 科研(59926)
- 创新(59924)
- 教育部(57904)
- 大学(57706)
- 期刊
- 济(208048)
- 经济(208048)
- 研究(133058)
- 中国(92788)
- 农(88962)
- 学报(76880)
- 科学(70367)
- 财(63390)
- 管理(63295)
- 农业(60475)
- 大学(58256)
- 学学(55001)
- 教育(52403)
- 融(42275)
- 金融(42275)
- 技术(41965)
- 业经(38755)
- 财经(31309)
- 经济研究(31091)
- 业(29921)
- 问题(28253)
- 经(26712)
- 版(24302)
- 图书(23880)
- 技术经济(23367)
- 科技(22436)
- 统计(21746)
- 资源(21546)
- 理论(21540)
- 商业(20920)
共检索到688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辉
西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其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的良性循环、相互协调的均衡发展状态。它是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在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和熵权法得出了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当前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这些综合评价结果为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辨别优势和不足、实施针对性政策与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西部农村 可持续发展 指标评价体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克亮 严慧斌 孟祥瑞
本文在构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以全国18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和熵权法相结合,测度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分析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再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将煤炭资源城市按照规模进行科学分类。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因子、社会环境因子、资源因子和就业因子为影响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因子,其中经济因子起主导作用;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4个方面统一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政府应加大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扶持力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朝旗 李朝赟 刘沛
科学评价江苏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制定其发展战略的基础。通过建立江苏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13个地级市的34个统计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在综合评价和空间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主成分分析 江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秋爽 曾森 王杰峰 汪天凯
基于电力企业的特点,从生态环保、服务质量、技术竞争力、市场布局4方面建立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复杂比例评价法(COPARS)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选取6家代表性电力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代表技术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授权专利增长率指标在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中权重最大;我国国家电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中等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电力企业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可参考本模型,实现有的放矢、提升管理效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青生 周明怡
从农村金融资源的投入、产出两个方面设计8个指标,构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除西藏)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度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较低,各省市之间配置效率也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金融资源 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丽 刘越
本文构建了评价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包括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四个子系统。运用主成分分析等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四个子系统协调度的发展趋势,并做出研究结论与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云虹
我国西部广大贫困农村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过快增长的人口及其较低的文化素质、严重的贫困—人口—环境恶性循环等原因,不仅其经济、社会发展极端落后,而且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各要素之间无法协调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使西部地区的广大贫困农村走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贫困农村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桂镇 赵先贵 郝鸿忠
采用熵值法对陕西省1995—2004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省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指数呈持续上升趋势,从1995年的0.067 6上升到2004年的0.137 4,说明陕西省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是可持续的。(2)各子系统间的可持续发展速率差异十分明显,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和发展潜力呈正向发展,并且区域发展水平增速最快;区域均衡度和开放度2个指标改善不大,并表现出不稳定性;区域发展协调度和调控度2个指标呈负向发展。为了推动陕西省全面发展,针对现有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熵值法 可持续发展 动态研究 陕西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刚
本文通过构造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我国各区域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发现,农村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利差,时间因素的变化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也存在不同影响,东部地区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从供给角度看,这与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及各机构的创新能力等有较大关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佳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精准扶贫、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缩小城乡差距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选取2003年~2017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相关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自2003年以来,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08年后增速放缓,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正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变的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影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驰 刘莉君
农村能源和环保项目的建设是缓解和解决农村用能紧张的一个重要的途径。针对目前已经建成的农村能源和环保项目存在各种技术、管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用博弈论方法着重分析了现有的项目产权形式,认为自主性治理结构有使项目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并提出了使这一可能变成现实的一些建议,为以后的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产权形式的提出打下基础。
关键词:
产权 博弈 农村能源 项目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再德,邬万里
上海郊区农村工业起步于五十年代,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首先,郊区农村工业的发展,增强了郊区农村的经济实力,到1993年,郊区农村工业年总产值达807亿元,比1985年增长近10倍,年社会总产值比1985年增长近8倍;其次,郊区农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郊区农村产业结构向非农化转变,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1985年到1993年,郊区农村从事农业活动的劳动力比率由49.3%下降到27.0%,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劳动力比率由50.7%上升到73.0%;第三,郊区农村工业的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焱洲 王成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系统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表征或结果,这一结果的优劣是实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生物质基础与保障。以重庆市为研究区,以2001-2015年为研究时段,基于信息熵,从支持型输入熵、压力型输出熵、氧化型代谢熵、还原型代谢熵四个方面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指标体系,揭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变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探析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熵变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协同演化过程中的相关关系,设计乡村生产空间系统优化路径。结果表明:(1)2001-2015年重庆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熵流为0.017~-0.049,熵产生为0.204~0.059,均呈下降趋势,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协调性和活力得以增强;总熵变为0.221~0.010,呈相同趋势,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有序度不断提高,总体上向健康水平发展。(2)2001-2015年重庆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分为1.285~2.803,呈上升趋势,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并不断向可持续方向演进。(3)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分与支持型输入熵、还原型代谢熵正相关,与压力型输出熵、氧化型代谢熵负相关,与熵流、熵产生和总熵变负相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久和 祁春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农业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层次模型,运用熵值法对湖南2001~201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表明: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也呈现上升态势。但是,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子系统发展水平最快,资源和社会子系统次之,环境子系统最慢,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态总体处于不协调状态。根据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结合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采取有效的经济政策和调控措施,增强整个系统的有序性和协调性,是提升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整体水平的...
关键词:
熵值法 农业可持续发展 湖南省 动态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