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15.222.197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99)
2023(18770)
2022(16170)
2021(14952)
2020(12697)
2019(29398)
2018(29086)
2017(56141)
2016(30556)
2015(34644)
2014(34674)
2013(34273)
2012(31550)
2011(28346)
2010(28328)
2009(26149)
2008(25775)
2007(23272)
2006(20270)
2005(17620)
作者
(89723)
(75309)
(74699)
(71228)
(47364)
(36208)
(33979)
(29620)
(28348)
(26653)
(25526)
(25256)
(23564)
(23483)
(23197)
(23047)
(23044)
(22171)
(21573)
(21440)
(18811)
(18356)
(18349)
(17202)
(16942)
(16729)
(16677)
(16629)
(15304)
(15151)
学科
(127306)
经济(127172)
(88096)
管理(84425)
(65820)
企业(65820)
方法(59475)
(52693)
数学(52458)
数学方法(51784)
农业(34858)
中国(31990)
(31773)
业经(31148)
(26523)
地方(26289)
(22796)
(22700)
贸易(22693)
(22019)
(19863)
财务(19782)
财务管理(19732)
理论(19545)
技术(18872)
企业财务(18685)
环境(18464)
(18079)
(17881)
银行(17809)
机构
学院(439753)
大学(438625)
(174274)
管理(172938)
经济(170499)
理学(150757)
理学院(149105)
管理学(146267)
管理学院(145482)
研究(143810)
中国(107734)
(92203)
科学(92085)
(88630)
(77638)
(72795)
业大(72621)
农业(68687)
中心(67642)
研究所(66535)
(64587)
财经(62893)
北京(57438)
(57420)
(57333)
师范(56853)
经济学(52061)
(52058)
(51381)
经济学院(47262)
基金
项目(303419)
科学(237532)
基金(219567)
研究(218769)
(191995)
国家(190384)
科学基金(163210)
社会(136905)
社会科(129489)
社会科学(129450)
(119686)
基金项目(116703)
自然(107443)
自然科(104929)
自然科学(104899)
自然科学基金(103011)
教育(100452)
(99965)
资助(90784)
编号(90193)
成果(72392)
重点(67563)
(66447)
(64473)
(62235)
课题(61161)
科研(58493)
创新(58112)
教育部(56440)
大学(56301)
期刊
(188317)
经济(188317)
研究(121258)
(86444)
中国(81908)
学报(74583)
科学(66938)
(58887)
农业(58751)
管理(58082)
大学(56647)
学学(53616)
教育(44806)
技术(38211)
(37512)
金融(37512)
业经(35746)
财经(29852)
(28462)
经济研究(28387)
问题(25926)
(25450)
(23549)
图书(22626)
技术经济(21513)
统计(21102)
科技(20972)
理论(20643)
业大(20125)
资源(19919)
共检索到63107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余尊宝  刘玉萍  
对"关于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logit回归可得,正上学子女数、家庭医疗和农业支出显著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与否"的选择,搜集1978-2009年西部12省的面板数据对劳动力转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素质、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工业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高度相关,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工业化水平成为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从相关系数可得,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由于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素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理性、"自愿"转移的特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曾军丽  刘玉萍  
本文从"关于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入手,得出影响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然后运用1991-2010年西部12个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化水平、劳动力素质、农村劳动力生产率正相关,与城镇登记失业率负相关。其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因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友根  蒋晓川  
本文在时间序列数据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运用西部省(市、自治区)2004年截面数据,对2003年西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比重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经济结构、人力资本状况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户籍制度、农用土地制度等深层影响因素作了简要说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春  
在总结当前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回流研究聚焦城市推拉力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探寻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回流背后深层次动机时不能抽离劳动力长期嵌入的农村情境的观点。分别从经济、制度、社会和符号四个维度入手构建了相应的结构模型,收集广西和贵州两省区1611份实地调查问卷数据,通过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Logistics逐步回归分析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与修正。结论显示:虽然农村经济落后依然是推动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最重要因素,但农村制度因素同样不可忽视,而且它还成为束缚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最重要阻碍力量。农村社会因素和符号因素对西部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回流产生了显著影响,农村嵌入度对劳动力回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章艳秋  
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回流”受到各界广泛关注,而人口现象背后本质上是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本文着重从产业结构高级化、资源配置合理化、生产要素高端化三个维度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影响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机理,并提出三个命题,同时利用2000~2019年西部12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1)产业结构高级化对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显著负相关,但将二、三产业独立检验后发现,第三产业增加值份额提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显著促进作用;(2)伴随东部产业转移,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人口与产业空间分布协调度均有所改善,资源配置合理化对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呈正向作用;(3)西部地区资本边际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和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纵向转型升级动力不足,区域人口流动分层效应显现,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流出与高年龄、低技能劳动力回流并存。基于此,提出三点政策建议:(1)保持足够定力夯实西部实体经济发展基础,切实强化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的支撑;(2)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等问题,不断优化人口结构;(3)做好人力资本、科技教育等社会环境培塑,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羚  郑爱翔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华东六省一市为样本,采集面板数据,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对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职业教育与华东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双向互动关系,即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从长远看也会促进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对策: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职业教育投入,通过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促进其向城镇转移及市民化进程;提倡通过多主体协作机制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更好地应对劳动力转移后的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名望  张帅  潘烜  
粮食安全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安定的重要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中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粮食安全"一致"抑或"冲突",是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中国主产区11个省份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粮食生产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粮食稳定增产存在一致性趋势,农村劳动力转移并没有对中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产生显著影响。保持农村劳动力持续稳定转移,通过要素替代或要素对流,增加农业资本投入,保持耕地面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将有利于实现中国的粮食安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名望  黄甜甜  刘雅娟  
粮食安全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环节。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否影响粮食安全,是当前需要亟待回答和解决的问题。该文基于扩展的C-D生产函数,以我国7个粮食主产区2001-2013年面板数据为例,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主销区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主销区粮食产量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提高农业资本投资效率、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发展新型农业技术以及合理调整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力度,有利于保证我国粮食主销区粮食供给的安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大湖  丁士军  谭昶  
[目的] 旨在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减贫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以期准确估计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减贫的作用。[方法] 基于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设置邻接、地理和经济三种空间权重矩阵,实证检验了2007-2017年期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结果] 我国省域农村贫困发生率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均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农村贫困发生率呈现出“高-高”和“低-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在邻接权重下,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每提高1%,使得本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了0.317%,邻近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了0.136%;在地理权重下,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每提高1%,使本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了0.323%,邻近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了0.129%;在经济权重下,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每提高1%,将使本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0.315%,邻近地区的农村贫困降低0.192%。[结论]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有利于本区域内的农村贫困减少,还可以通过溢出效应来缓解相邻地区的农村贫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春  崔万田  
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减贫的作用机制。选取中国25个省份2000-2014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全国层面上,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贫困的减少;区域层面上,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贫困减少的作用最大,东部地区最小。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及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素质技能等减贫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戎  王雅鹏  
土地流转已经成为中国农村最为突出的经济现象,藉由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已经成为中国农业机械化、经营规模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和应然选择。"三权分置"改革实现了"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并有效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跨行业和跨区域转移。然而中国农村土地类型多样、地貌差别较大,研究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必须就耕地流转类型、林地流转类型、牧地流转类型和宅基地流转类型进行差异性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科学结论。本文以全国31个省省级单位2290份村级调查问卷为基础,优选了4个被解释变量、8个解释变量和19个控制变量,利用多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土地流转类型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差别化机制,指出不同土地类型作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度不同,提出了加强平原地区耕地流转、林业地区林地流转、牧业地区牧地流转和宅基地流转进而促进各地理要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差异化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卫龙宝  张艳虹  高叙文  
粮食安全问题历来是"三农"研究中的重大议题,而保障粮食供给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本文采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选取粮食主产省份黑龙江的13个省辖市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从粮食生产视角,探究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结论发现,总体上来看农业劳动力转移对黑龙江的粮食产量产生积极影响,但高质素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会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同时,粮食资本投入、播种面积、技术水平等要素对粮食产量也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卫龙宝  张艳虹  高叙文  
粮食安全问题历来是"三农"研究中的重大议题,而保障粮食供给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本文采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选取粮食主产省份黑龙江的13个省辖市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从粮食生产视角,探究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结论发现,总体上来看农业劳动力转移对黑龙江的粮食产量产生积极影响,但高质素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会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同时,粮食资本投入、播种面积、技术水平等要素对粮食产量也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蓝红星  曹羽茂  李晓丰  
劳动力迁移已成为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对四川省6个县的调查数据,试图更好地解释西部农村劳动力迁移动机和约束机制。通过Pr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家庭人口特征及成年男性构成比例对劳动力长途迁移及长期迁移产生较大影响;短途迁移与家庭人均土地面积呈负相关;家庭和村级网络在促进迁移上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它们在降低迁移人员成本方面互为补充手段。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秦华  夏宏祥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水平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根本原因,当今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现象,既能提高农民家庭的收入,又能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农村和城市均得到良性发展。而要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合理流动,必须提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保障。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