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77)
- 2023(8189)
- 2022(7019)
- 2021(6786)
- 2020(5580)
- 2019(13015)
- 2018(12982)
- 2017(25972)
- 2016(14261)
- 2015(15641)
- 2014(15894)
- 2013(16173)
- 2012(15259)
- 2011(13977)
- 2010(14237)
- 2009(13429)
- 2008(13618)
- 2007(12697)
- 2006(11127)
- 2005(9894)
- 学科
- 济(66475)
- 经济(66425)
- 农(49802)
- 业(44596)
- 管理(33611)
- 农业(32881)
- 方法(26846)
- 数学(24391)
- 数学方法(24211)
- 企(23073)
- 企业(23073)
- 业经(18697)
- 中国(15639)
- 地方(15394)
- 财(14323)
- 制(13413)
- 贸(12547)
- 贸易(12546)
- 农业经济(12375)
- 易(12248)
- 学(11747)
- 发(11390)
- 村(9527)
- 农村(9507)
- 发展(9485)
- 展(9473)
- 策(9246)
- 体(9235)
- 银(9211)
- 银行(9189)
- 机构
- 学院(209615)
- 大学(204736)
- 济(89661)
- 经济(87831)
- 管理(80676)
- 研究(70271)
- 理学(69660)
- 理学院(68945)
- 管理学(67867)
- 管理学院(67481)
- 农(58488)
- 中国(54988)
- 农业(44813)
- 科学(43427)
- 京(42092)
- 业大(38786)
- 财(38717)
- 所(36545)
- 中心(34265)
- 研究所(33060)
- 江(32551)
- 财经(30369)
- 农业大学(27522)
- 经(27472)
- 范(27112)
- 师范(26875)
- 经济学(26801)
- 北京(25897)
- 州(25760)
- 经济管理(25348)
- 基金
- 项目(136164)
- 科学(106007)
- 研究(101696)
- 基金(97549)
- 家(84510)
- 国家(83701)
- 科学基金(70513)
- 社会(64646)
- 社会科(60748)
- 社会科学(60725)
- 省(54998)
- 基金项目(52212)
- 划(44754)
- 教育(44635)
- 编号(43892)
- 自然(43473)
- 自然科(42381)
- 自然科学(42368)
- 自然科学基金(41603)
- 资助(38801)
- 成果(35218)
- 农(33625)
- 发(31254)
- 部(30587)
- 重点(30129)
- 课题(28649)
- 创(27810)
- 国家社会(26586)
- 性(26050)
- 科研(26032)
- 期刊
- 济(104986)
- 经济(104986)
- 农(63946)
- 研究(57032)
- 农业(43333)
- 中国(41208)
- 学报(34541)
- 科学(31802)
- 财(29038)
- 大学(26452)
- 学学(25432)
- 业经(24444)
- 管理(22182)
- 融(21612)
- 金融(21612)
- 业(20135)
- 教育(17170)
- 技术(16949)
- 问题(16096)
- 农业经济(14909)
- 农村(14698)
- 村(14698)
- 财经(14620)
- 经济研究(14085)
- 版(13480)
- 经(12519)
- 世界(12092)
- 经济问题(11722)
- 技术经济(11176)
- 资源(10398)
共检索到310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叶文辉 姚永秀
西部的新农村建设和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应形成合力,两者互为契机。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西部农村发展的基石,也是西部大开放的重要着力点。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也将有力推动西部大开发取得更加坚实和可持续的成就。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新农村建设 农村公共产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熊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义方
对社会资本进行界定,通过静态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农民在公共产品供给决策过程中,会根据对方的选择确定自己的供给决策,从而可以得到小于帕累托最优解的纳什均衡解。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社会资本 静态博弈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余丽燕
"一事一议"作为当前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本文利用福建省98个村级调研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从"一事一议"制度实施的主要筹资相关者即村民、村"两委"以及政府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影响制度实施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村集体投入和上级财政奖补对"一事一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影响村民筹资筹劳行为的村庄规模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相对城市而言严重不足 ,但农村公共品的主要供给者———基层政府在公共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却存在严重的财政困难 ,其原因即在于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违背了公共品供给的受益原则、公平原则和最优原则。我国应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和完善财政税收政策来优化农村公共品的供给。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供给 户籍制度 财政税收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丽双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整体供给不足,针对此问题,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基本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共产品供给的最优规模;并运用"低水平均衡陷阱"模型,指出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化了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来源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制度创新措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磊 宋英杰
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农村公共产品不足原因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对农村公共产品不足原因的研究大多是从现实中寻找答案,缺少深入规范的理论分析。在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与供给现状的基础上,将非均衡经济学中的理论分析方法引入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中,给出了政府供给公共产品不足的理论模型,并建立计量模型,用1989-2003年的数据检验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通过理论与实证的分析发现: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财政的预算约束和政府对农民偏好的不了解。
关键词:
农村 公共产品 供给 非均衡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起华 朱玉春
利用内蒙古、宁夏、山东三个省份1024户微观农户数据,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例,引入农户社会信任因子,考虑农户收入水平差异,采用列联表方法,探究农户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意愿仅为65%,而愿意参与供给的农户中,68%的农户选择以投资的方式参与供给。农户社会信任与农户参与供给意愿显著正相关,但农户收入水平与农户参与供给意愿的正向关联性较弱。社会信任水平较高的农户倾向于以投劳的方式参与供给,而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倾向于以投资的方式参与供给。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贺文慧 高山
由于我国农村社会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作为委托人的农民很难通过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来约束政府的行为,形成了"供给主导"型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体制。这种体制客观上造成了政府服务供给和农民需求错位,质量不高。本文从委托代理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并藉此提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安排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 供给 委托代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汪慧玲 温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基本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措施就是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内涵的界定及其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指出加强政府供给的重要作用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公共产品 供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莉
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作为宏观管理者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但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政府的职能未能充分发挥,致使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许多问题。所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合适的途径,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政府职能 对策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英哲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而公共产品供给的高效与公平,又是保证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及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需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已成为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文勇 吴显亮 乔春阳
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环节的基本理论出发,基于"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则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可以从消费的角度进行衡量。以收入为自变量的农民七大类消费品支出函数模型可以评价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相对供给效率。经过实证分析后发现,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发挥出的效用水平低于私人属性产品供给发挥出的效用水平。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村中最短缺的是交通通讯,其次是医疗保健,然后才是文化娱乐教育服务。这反映出农民目前公共产品需求中的发展型和物质型的需求意愿强于精神型的需求意愿。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文辉
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直沿袭着与乡绅治理制度相适应的供给制度,乡绅对乡村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和公共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的低水平供给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民公社时期,中国政府组织和动员农民用劳动力最大限度替代资金的方式,实现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改革后,农村大多数公共产品仍沿袭制度外供给体制,主要由收入远低于市民的农民筹资来提供。所以,农民负担问题实质上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