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71)
2023(11961)
2022(9930)
2021(9565)
2020(7631)
2019(17246)
2018(17087)
2017(31825)
2016(18412)
2015(20604)
2014(20730)
2013(19852)
2012(18492)
2011(16894)
2010(17738)
2009(16541)
2008(16466)
2007(15469)
2006(14323)
2005(13239)
作者
(49349)
(41894)
(41214)
(39692)
(26212)
(20041)
(18704)
(16047)
(15791)
(15131)
(14290)
(13824)
(13347)
(13315)
(13120)
(12714)
(12465)
(12225)
(12039)
(12014)
(10818)
(10453)
(10082)
(9683)
(9679)
(9396)
(9371)
(9250)
(8409)
(8408)
学科
(66313)
经济(66210)
(57310)
管理(50403)
(50307)
(35642)
企业(35642)
农业(33456)
中国(24349)
业经(22034)
教育(21060)
(21029)
(20711)
方法(18655)
数学(16036)
数学方法(15692)
地方(15414)
(14783)
(14408)
(14219)
(12891)
银行(12877)
(12803)
农业经济(12538)
(12363)
贸易(12357)
(12338)
理论(12275)
发展(12134)
(12107)
机构
学院(254983)
大学(252750)
(103623)
经济(101055)
管理(92004)
研究(91604)
理学(77363)
理学院(76519)
管理学(75252)
管理学院(74740)
中国(68950)
(55891)
(54188)
(52670)
科学(50457)
(45874)
(43395)
中心(42383)
农业(42002)
(41433)
师范(41233)
研究所(40306)
财经(38793)
业大(38636)
北京(35009)
(34901)
教育(34751)
(33623)
师范大学(32802)
(31843)
基金
项目(155034)
研究(126953)
科学(123662)
基金(108428)
(91799)
国家(90724)
社会(79301)
科学基金(77226)
社会科(74507)
社会科学(74491)
教育(63536)
(62884)
编号(56054)
基金项目(55688)
(53007)
成果(49497)
自然(45013)
自然科(43891)
自然科学(43878)
资助(43354)
自然科学基金(43088)
课题(41398)
(36877)
(36493)
(35921)
重点(35676)
(34967)
(34485)
(32275)
教育部(32010)
期刊
(131444)
经济(131444)
研究(90935)
中国(68415)
(61748)
教育(57975)
农业(41497)
(40900)
学报(33641)
科学(32833)
管理(32116)
(31440)
金融(31440)
大学(28588)
业经(26212)
学学(25633)
技术(24792)
财经(19457)
(18949)
问题(18134)
经济研究(17065)
(16757)
农村(15871)
(15871)
农业经济(15499)
职业(15150)
(13796)
世界(13744)
经济问题(12635)
(12361)
共检索到422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嘉毅  常宝宁  
本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等方法,选择西部地区6省18个县的部分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就西部地区农村学校"新机制"的实施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具体改进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静漪  宗晓华  
"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在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尚未改变低重心的政府间投入格局;在明显增加教育经费的同时,却没有相应地提高教育质量;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形势下,仍采取城乡分治的发展机制。"新机制"承载的政策目标与实际运行效果之间的差距,凸显"新机制"的制度缺陷;"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制度安排与城乡一体化内在发展秩序的不适应,导致"新机制"的不稳定性。因此,须在宏观体制和微观治理方面深化改革,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向城乡一体化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荃信  
从2006年春季起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农民教育负担大幅度减轻,学校公用经费逐步提高,城乡差别进一步减少,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行为逐步规范。但是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如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县镇学校收入减少"、危改"资金严重不足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薛海平  丁延庆  
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调查数据对我国中东部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基于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中东部地区"新机制"的顺利实施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百才  
"新机制"在西部农村地区实施已经两年有余,分析该政策对儿童入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西部地区6省18个县的调查,探讨了"新机制"实施对西部农村儿童入学的影响。研究发现,"新机制"的实施降低了农村家庭的义务教育投资成本,对农村儿童入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应该看到,少数贫困家庭儿童和女童的入学仍然存在困难,国家亟需建立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资助制度。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丁延庆  薛海平  王莉红  
本研究通过对实地调研数据、资料以及基于第一手资料的调查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新机制"改革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程度、降低农村家庭的义务教育经济负担有重要的作用,对实现公用经费的保障有突出的作用;"新机制"改革也强化了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提高了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的规范化程度。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孙百才  常宝宁  
本文基于西部6省(区)18县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两免一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均指向了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和少数民族儿童,较好地达到了政策的预期目的。但各省的覆盖范围不同,各地享受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学生数量较少,标准较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平  郑莉娜  
农村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增进农民福祉的重要保证,也是当前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事情,应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使农村义务教育走出困境,必须把财税体制改革与农村义务教育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重新审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供给问题,克服取消农业税给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带来的冲击,努力建立与财税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相适应的新型经费保障机制,即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根据财权与事权相对称以及地区间教育公平原则,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体,各级政府合理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政府保障新机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靳卫东  
"新机制"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成效评价应重点考察财政投入效应。本文利用FRDD方法,对2006年"新机制"改革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数量上,西部农村地区的人均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显著提高;在财政资源配置结构上,西部农村落后地区获得了更多的转移支付,而中等收入地区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水平仍然较低,财政中立性原则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管理制度上,"新机制"改革没能有效提高县级政府的义务教育财政努力程度,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降低了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黄兴德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随着农村税费体制的改革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面临着教育经费缺额难补、校舍危房改造资金无保障、初中发展高峰的经费难筹措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主要在于现行的义务教育拨款体制与农村学校的财政现状不相适应。对此 ,提出了几点政策性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生怀  
农村义务教育已成为教育事业中备受关注的焦点,但在观念上、经费上、教师队伍建设上以及高辍学率上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伟丽  
近年来,河南省各级政府积极落实“科教兴豫”战略,农村义务教育整体发展良好。但是,与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建设新农村的要求相比,农村义务教育仍然问题较多,矛盾突出,亟须改革与加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姜爱玲  牛玉明  
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新疆自2006年起逐步建立了自治区本级和地县分项目、按比例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以下简称"新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童珂  
一、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 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投入主体脆弱。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乡镇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主体。从全国看,长期以来乡镇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重达到78%左右,县、省、中央分别只有11%、9%、2%左右。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财政层层收权,乡镇财源和投入主体地位明显削弱。主要表现为:一是乡镇可用财力严重不足,乡镇组织收入的1/3份额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