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10)
2023(17435)
2022(14506)
2021(13605)
2020(11351)
2019(25789)
2018(25723)
2017(50534)
2016(27466)
2015(30879)
2014(30894)
2013(30559)
2012(27830)
2011(24923)
2010(25254)
2009(23717)
2008(23562)
2007(21366)
2006(19380)
2005(17461)
作者
(78971)
(65685)
(65155)
(62130)
(41937)
(31422)
(29536)
(25607)
(24932)
(23729)
(22217)
(22154)
(21028)
(20841)
(20355)
(19940)
(19487)
(19367)
(18881)
(18818)
(16345)
(16342)
(15847)
(15234)
(14808)
(14683)
(14653)
(14631)
(13223)
(13117)
学科
(114474)
经济(114317)
(104390)
管理(89526)
(85649)
企业(85649)
(49441)
方法(47558)
数学(37791)
数学方法(37292)
业经(35276)
(34234)
农业(32882)
中国(32059)
(24667)
地方(23231)
(23161)
财务(23081)
财务管理(23047)
企业财务(21814)
(21470)
技术(21053)
(20797)
(20641)
贸易(20632)
理论(20481)
(20060)
(19858)
(18237)
(17863)
机构
学院(396600)
大学(392089)
(163894)
管理(161867)
经济(160368)
理学(138765)
理学院(137387)
管理学(135301)
管理学院(134584)
研究(130390)
中国(102239)
(83678)
科学(77764)
(76481)
(72924)
(65576)
(61042)
中心(60071)
财经(60034)
业大(59764)
研究所(58789)
农业(55670)
(54421)
北京(52904)
(50763)
师范(50401)
(49042)
经济学(47416)
(46383)
财经大学(43832)
基金
项目(259650)
科学(205741)
研究(195551)
基金(188508)
(161750)
国家(160208)
科学基金(139267)
社会(124286)
社会科(117459)
社会科学(117427)
(101986)
基金项目(99765)
自然(88718)
教育(88363)
自然科(86660)
自然科学(86643)
自然科学基金(85111)
(83973)
编号(82045)
资助(76809)
成果(66735)
(57536)
重点(56902)
(56306)
课题(55085)
(55048)
创新(50774)
国家社会(50441)
教育部(49561)
项目编号(49333)
期刊
(192023)
经济(192023)
研究(120718)
中国(77535)
(72361)
管理(61694)
(59837)
学报(56824)
科学(55613)
农业(48713)
大学(44506)
教育(42050)
学学(41967)
(40558)
金融(40558)
业经(36238)
技术(35080)
财经(29356)
经济研究(28216)
问题(25975)
(25156)
(25081)
技术经济(21063)
现代(19454)
图书(19039)
理论(18998)
(18861)
世界(18571)
科技(18438)
商业(18216)
共检索到601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志勇  
[目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是西部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主要是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发展经济学中的刘易斯模型与托达罗模型是西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借鉴的主要方法。这些方法始终坚持把理论与实践、宏观分析与微观调研、批判与建构相结合,既注重共性与普遍性,又突出西部区域个性与特殊性。[结果]农业人口转移主要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2个部分,二者都是人口城市化过程。农业人口转移的方式主要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和农业人口从种植业向非种植业转移两种。西部地区农业人口转移应坚持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三农"现代化"四化"并重发展,一方面,要推动实施工业化、城镇化战略转移农业剩余人口;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业、农民和农村的现代化,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重视农业和农村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改变单向度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思维。[结论]西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安排与创新,主要解决"转的进、稳得住、有保障、可持续"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志勇  
[目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是西部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主要是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发展经济学中的刘易斯模型与托达罗模型是西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借鉴的主要方法。这些方法始终坚持把理论与实践、宏观分析与微观调研、批判与建构相结合,既注重共性与普遍性,又突出西部区域个性与特殊性。[结果]农业人口转移主要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2个部分,二者都是人口城市化过程。农业人口转移的方式主要是农业人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北平  
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城市的二元结构以及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较为突出。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市二元结构一元化,首先需要测算农民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明确政府、个人、企业各自承担的成本,建立合理的分担机制,促进政府对市政设施与社会服务的投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海军  谢飞燕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由此,推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仍然面临诸多困境,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有效解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冬梅  袁欣  
"农业转移人口"这一称谓出现已有相当长的时间,而真正为人们所认知的却是中共"十八大"中所提出的"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虽然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研究开始不久,其时代的特性却已经使之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对当前学术界对于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对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和社会实践有所借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友然  
目前,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认识误区有过度依赖制度改革、研究假设不符合实际情况、信息化缺失等。这项工作的关键是要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提升、社会组织创新和产城有效融合的协同作用,构建新型就业模式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时,还要重视文化融合创新和信息化创新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的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政永  冯小翠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河北省城镇化建设已经由传统的规模扩张阶段迈进到规模和质量并重发展的新阶段。本文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不断拓展的宏观背景下,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相关问题和形成原因,提出了河北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路径及政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徐爱东  吴国锋  
借鉴成本收益理论,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和经济理性的微观视角,构建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微观决策机制理论模型,并根据在重庆进行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就业创业收入及其社会网络、文化程度以及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村建房成本与转户迁移人数正相关,而城市劳动力素质、城市住房价格、城市日常生活开支与转户迁移人数负相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稳定就业后,根据转户迁移的收益与成本评估进行市民化决策,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时才进行转户迁移;否则会继续"流而不迁"或返回农村。因此,仅仅拆除城乡户籍制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郑无喧  黄耀志  
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对市民化途径的分析研究,认为渐进式市民化是当前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有效途径。同时,梳理实施市民化过程中的受阻原因,结合新型城镇化关于"人的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提出"带地进城"的过渡性发展对策,并分析该对策所具有的优势,着力解决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问题,以期实现农业转移人口既好又快的渐进式市民化转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程郁  叶兴庆  揭梦吟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既是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接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意愿下降,居住证赋权不充分,“人钱”“人地”挂钩政策对城市政府激励效果不理想,农村“三权”财产权益彰显和有偿退出机制缺失,共同导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缓慢。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应转变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思路,不再单纯追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目标,而是着力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与城市户籍脱钩并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推进农村土地权益和政策福利与农村户籍脱钩、与权证和目标特征挂钩,提升“人钱”“人地”挂钩政策的激励效果,提升农村“三权”有偿退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支撑能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晓红  王吉恒  
为提高城镇化质量,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我国大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然而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成本困境,导致市民化进展缓慢,因此,如何消除这些困境就成为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状分析,阐明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机会成本的丧失,过高的住房成本,社保费用成本承担不足,就业培训和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成本在流入地和流出地之间引发分担矛盾以及地方政府缺乏承担市民化成本的财力和动力等诸多成本困境。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够顺利实现,筹集市民化所需资金,化解各成本分摊主体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以流入地为主承担培训和教育成本,增加中央财政对流入地的转移支付,鼓励地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卫  何雨  王树华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一个重大举措。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以"农民非农化"+"农民工市民化"为基本路径的"两步转移"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模式,制造了同城不同权的公民权利壁垒,导致了虚假城镇化率,限制了内需的扩大,影响了城市活力。从根源上看,在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创新依然嵌入于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利益与制度格局。为此,作者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建议:一是坚持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建立合理的财政分摊机制,强化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投入;三是强化输入地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司翼  高飞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除了需要进行相关制度创新,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二元体制障碍外,还需解决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共成本和社会成本问题,需要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出,政府要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基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谯薇  云霞  宋金兰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融入城市,在职业、身份、价值观等方面向城市居民靠拢、成为城市居民的过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界定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论述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必要性,总结了美国和日本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完善就业培训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健全相关法规和搭建融合平台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晓河  胡拥军  
(一)完善一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担机制。1.抓好公共服务的优先项。参照公办学校补贴标准并适度上浮,加强对民办中小学校的财政支持,加快对公办中小学校的扩建、改建、新建。引入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支持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随迁家属参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鼓励有稳定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参保城镇职工保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