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5)
- 2023(10585)
- 2022(9074)
- 2021(8155)
- 2020(7051)
- 2019(16199)
- 2018(15915)
- 2017(31379)
- 2016(17101)
- 2015(19277)
- 2014(19521)
- 2013(19728)
- 2012(18787)
- 2011(17269)
- 2010(17705)
- 2009(16687)
- 2008(16396)
- 2007(15253)
- 2006(13817)
- 2005(12439)
- 学科
- 济(98913)
- 经济(98848)
- 业(49537)
- 农(46652)
- 管理(40414)
- 方法(34794)
- 数学(31461)
- 数学方法(31241)
- 农业(30809)
- 企(28208)
- 企业(28208)
- 地方(24037)
- 业经(21175)
- 中国(20974)
- 学(17767)
- 财(16797)
- 制(15426)
- 贸(14469)
- 贸易(14464)
- 地方经济(14135)
- 易(13969)
- 发(13182)
- 环境(12226)
- 银(11649)
- 体(11615)
- 银行(11608)
- 融(11554)
- 金融(11552)
- 策(11362)
- 行(11139)
- 机构
- 学院(260986)
- 大学(256784)
- 济(122107)
- 经济(119871)
- 管理(96228)
- 研究(93670)
- 理学(82675)
- 理学院(81751)
- 管理学(80471)
- 管理学院(79991)
- 中国(71509)
- 农(65130)
- 科学(56883)
- 京(53003)
- 财(50605)
- 农业(50344)
- 所(49325)
- 业大(45172)
- 研究所(44666)
- 中心(43232)
- 江(40788)
- 财经(40176)
- 经济学(38226)
- 经(36275)
- 经济学院(34432)
- 范(33091)
- 北京(32935)
- 师范(32796)
- 院(31350)
- 州(31326)
- 基金
- 项目(166726)
- 科学(130104)
- 研究(121789)
- 基金(120120)
- 家(104672)
- 国家(103739)
- 科学基金(87431)
- 社会(79247)
- 社会科(74768)
- 社会科学(74741)
- 省(66754)
- 基金项目(64039)
- 划(54393)
- 自然(54046)
- 教育(53884)
- 自然科(52711)
- 自然科学(52694)
- 自然科学基金(51773)
- 编号(49967)
- 资助(48444)
- 成果(40362)
- 发(39093)
- 重点(37512)
- 部(37389)
- 农(35648)
- 创(33944)
- 课题(33719)
- 国家社会(33109)
- 发展(31861)
- 创新(31853)
- 期刊
- 济(146307)
- 经济(146307)
- 研究(77949)
- 农(67223)
- 中国(51135)
- 农业(45177)
- 学报(42723)
- 科学(39021)
- 财(38182)
- 大学(32425)
- 学学(31236)
- 管理(30728)
- 业经(27045)
- 融(26339)
- 金融(26339)
- 经济研究(22490)
- 技术(22031)
- 业(21902)
- 财经(20482)
- 问题(20463)
- 教育(20106)
- 经(17786)
- 世界(15970)
- 技术经济(15517)
- 农村(14779)
- 村(14779)
- 经济问题(14344)
- 版(14293)
- 农业经济(14276)
- 统计(13566)
共检索到398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敬,王定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兵 冉启秀
本文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是基于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的路径,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和谐发展来增加农民收入,其本质是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道路。农业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实现历史性跨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使西部农业生产呈现前所未有的局面。在农业科技进步因素中,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农业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农业科技投入、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数的变化、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高中人数的变化、农村村办水电站及农用机械总动力的变化等。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加强农业...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经济增长 贡献 实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杜江 罗珺
本文以农业生产中污染性要素(化肥、农药和农用塑料薄膜)的投入为例,利用1997-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简约式与结构式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化肥、农药投入与以人均收入表示的农业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且农药投入与人均收入的关系受控制变量的影响较大;倒U型曲线转折点对应的收入水平大于地方及全国平均水平,意味着投入量将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农药、农膜投入与收入不平等正相关,与价格指数比负相关;经济结构变动对不同污染性投入的影响不同;农业增长对环境影响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均为正,三类污染性要素的投入量随着农业的增长而增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匡远凤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将1988~2009年中国省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变化分解为农业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物质性要素投入变化和人力资本积累四个来源,分析了它们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自1988年以来,技术进步、物质性要素投入变化和人力资本积累在总体上都促进了中国省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技术效率变化却阻碍了大部分省份的增长,但总的来说,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的共同作用对增长的贡献还是最大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红玲 徐桂祥
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一种统计方法王红玲徐桂祥我们通常所指的农业,实际上是一个包括特指种植业的农业、以及林业、畜牧业、渔业四个部分构成的“大农业”,按系统论的说法,“大农业”这一经济系统由农(种植业)、林、牧、渔四个子系统所构成,所以,对于大农业经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齐红倩
农村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中有效的综合性手段。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不仅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且必须伴随城市化。
关键词:
城市化 农业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扬 吴鸣然 吴兆丹
基于1990—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脉冲响应函数(IRF)、方差分解函数(VD)揭示中国农业资本投入、劳动力数量、机械化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度与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农业"资本-人口-技术-经济"四系统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此外,现阶段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对投资有着较大的依赖,而劳动力与机械化水平的贡献程度相对较低,中国农业经济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粗放型发展态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留鑫 姚慧琴 韩先锋
当前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很少加入农业碳排放变量进行测度分析。本文选取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从业人数、农业机械总动力等作为自变量建立超越对数函数模型,并在该模型中加入农业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等自变量作为生产技术无效率项,对我国31省(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随机前沿分析。结论显示:1998—2014年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年均值为4. 01%,低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这是由农业碳排放量的上升导致生产技术无效率项扩大而引起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其中,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受技术进步变化的驱动作用最大,同时受要素配置效率变化率的制约也较为显著。从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分布来看,农业碳排放强度较低的地区相对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则较高。最后,从建立绿色农业认定体系、实现农业转型发展和一二三产业融合等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金绍荣 任赞杰 慕天媛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不同发展阶段,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因此,研究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探寻两者演变规律,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7—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系统研究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借助中介模型研究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农业保险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农业保险能显著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并且随着农业保险发展阶段的进阶,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逐渐增强;同时,农业保险也显著地提高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实现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俊强 李大胜
通过对2000年到2005年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份广义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发现广义技术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贡献最大,农业经济增长存在规模经济报酬递减现象。规模经济报酬递减与农业本身分工困难有关。因此,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应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拉长产业链条,实现规模经济报酬递增。
关键词:
广义农业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面板协整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浩 陈昭
本文运用非稳定的分省面板计量方法,对1949—2005年我国农业增长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生产力受政策影响严重,有效的政策措施对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农业生产物质投入因素中化肥和农机的使用对产值的贡献度最大;我国农业发展以粗放型为主,某些时间段集约化较高;合理的农村经济制度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
制度 农业生产率 面板单位根 面板协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魏朗
农业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支持。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框架对1999—2003年西部各省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其产出弹性系数为0·06;进一步考察发现,各省农业投入要素的贡献率不同,可据此将西部各省农业经济增长类型分为三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杜江 刘渝
改革开放以来,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增长幅度高于收入增长幅度,农户对教育、健康、迁移投资的欲望强烈。实证分析表明,物质资本及土地投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以人均量表示的土地占有量和物质资本存量每增加1%,农业经济增长0.3112%和0.0622%;人均教育、迁移投入每增加1元,农业经济增长0.0003%和0.0001%,健康投入的作用不明显;城市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同样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对外开放则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化英
一、农业经济增长波动的主要特征 由于吉林省缺乏农村国民生产总值的历史资料,而农业总产值指标相对完整,并且内部重复计算量不大,基本上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农业(不包括乡镇企业第三产业等其它农村产业)经济活动的总量。因此,本文以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作为观察和衡量农村经济总量增长波动的主体指标。见表1。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思捷
中国至今没有公布官方的经季节调整的农业经济指标数据,这对准确把握农业经济的季节性特征有着一定阻碍。同时针对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快速转型时期的国家,对农业经济的潜在增长状况有清楚的认知是科学制定农业政策的依据基础。文章对1992年1季度至2014年3季度、2004年1季度至2014年3季度两类型时段的农业经济指标数据,采用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得出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季节、循环与趋势特征。并使用GM(1,3)模型考察了生产者支持(PSE)和一般性服务支持(GSSE)对农业潜在增长率的驱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