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72)
- 2023(15198)
- 2022(12838)
- 2021(11639)
- 2020(9740)
- 2019(21986)
- 2018(21474)
- 2017(40767)
- 2016(22407)
- 2015(24787)
- 2014(24177)
- 2013(23439)
- 2012(21639)
- 2011(19655)
- 2010(19827)
- 2009(18470)
- 2008(18240)
- 2007(16490)
- 2006(14211)
- 2005(12146)
- 学科
- 济(93714)
- 经济(93630)
- 管理(65703)
- 业(63908)
- 企(52698)
- 企业(52698)
- 方法(44898)
- 数学(40108)
- 数学方法(39576)
- 中国(25936)
- 农(24546)
- 财(22297)
- 业经(20259)
- 地方(19853)
- 技术(19435)
- 学(19305)
- 贸(17008)
- 贸易(17003)
- 农业(16769)
- 易(16466)
- 制(15498)
- 理论(14484)
- 环境(14249)
- 务(13914)
- 财务(13883)
- 财务管理(13852)
- 银(13550)
- 银行(13486)
- 技术管理(13166)
- 企业财务(13116)
- 机构
- 学院(320983)
- 大学(320331)
- 济(129533)
- 经济(126853)
- 管理(123654)
- 理学(108266)
- 研究(107535)
- 理学院(107010)
- 管理学(104874)
- 管理学院(104281)
- 中国(77982)
- 科学(70109)
- 京(66518)
- 农(61501)
- 财(56089)
- 所(54993)
- 业大(54094)
- 研究所(50672)
- 中心(49295)
- 农业(49073)
- 江(47391)
- 财经(45692)
- 经(41533)
- 北京(40942)
- 范(40767)
- 师范(40231)
- 经济学(39863)
- 院(38744)
- 州(37997)
- 经济学院(36218)
- 基金
- 项目(224435)
- 科学(176839)
- 基金(162993)
- 研究(155898)
- 家(145093)
- 国家(143911)
- 科学基金(122969)
- 社会(100389)
- 社会科(95303)
- 社会科学(95268)
- 省(90352)
- 基金项目(86793)
- 自然(81851)
- 自然科(80106)
- 自然科学(80081)
- 自然科学基金(78670)
- 划(76363)
- 教育(72454)
- 资助(65503)
- 编号(60957)
- 创(51338)
- 重点(51131)
- 发(48674)
- 部(48200)
- 成果(47603)
- 创新(47318)
- 计划(43856)
- 科研(43602)
- 课题(43069)
- 国家社会(41792)
- 期刊
- 济(133435)
- 经济(133435)
- 研究(86591)
- 中国(59600)
- 学报(57513)
- 农(54610)
- 科学(51282)
- 管理(43643)
- 财(42770)
- 大学(42249)
- 学学(40336)
- 农业(36719)
- 教育(32121)
- 技术(27518)
- 融(24796)
- 金融(24796)
- 业经(22701)
- 经济研究(22435)
- 财经(22101)
- 业(20319)
- 问题(19172)
- 经(19038)
- 科技(17686)
- 统计(17350)
- 技术经济(17318)
- 策(16906)
- 版(16702)
- 商业(15192)
- 业大(15092)
- 决策(14374)
共检索到453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牛秀红 刘海滨 周佳宁
本文结合网络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构建的关联两阶段超效率DEA模型(TSS-DEA),对西部14个典型城市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得到技术研发和经济转化两阶段创新效率值和城市创新综合效率值。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构建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和路径假设,并利用效率测算结果对影响因素和路径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创新环境、创新主体特征和创新交流因素发展不同是西部典型城市创新效率差距的主要原因,提高城市创新效率可以从三个维度中包含的因素为导向制定政策和措施。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西部城市创新效率提升路径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黄海洋 陈继祥
在研究建立大学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及理论假设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具体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创新能力、大学扩散能力和企业研发能力对于产学研合作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扩散环境与大学技术创新扩散效果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产学研合作作为中间变量对于大学技术创新扩散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种提高大学技术创新扩散效果、促进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路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丹 姚平
本文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主要驱动作用,针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探讨了协同驱动模式从技术创新主导型向制度创新主导型,再向两种创新共同主导型的协同演进路径,并研究了各协同模式的驱动机制。
关键词:
产业转型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赛 付杰文 武俊丽
城市碳排放作为中国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减排的实现对完成中国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代表中国主要经济区的典型城市(深圳、成都、南京、武汉、西安、沈阳)为例,结合2005—2019年数据,采用SPIRPAT模型将城市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为人均收入水平、能源强度、城市人口、产业结构、公共交通,对中国典型城市碳排放与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除公共交通因素外,其他因素均与城市碳排放显著相关,其中正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城市人口是影响碳排放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各典型城市则与整体效应有所区别,人均收入水平与能源强度在大部分城市中是影响碳排放的最重要因素,城市人口的影响力度和范围有所下降。为推进碳减排,中国典型城市应加强人文建设、提高能源效率、协调生态绩效、减少公共交通能源浪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赛 付杰文 武俊丽
城市碳排放作为中国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减排的实现对完成中国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代表中国主要经济区的典型城市(深圳、成都、南京、武汉、西安、沈阳)为例,结合2005—2019年数据,采用SPIRPAT模型将城市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为人均收入水平、能源强度、城市人口、产业结构、公共交通,对中国典型城市碳排放与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除公共交通因素外,其他因素均与城市碳排放显著相关,其中正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城市人口是影响碳排放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各典型城市则与整体效应有所区别,人均收入水平与能源强度在大部分城市中是影响碳排放的最重要因素,城市人口的影响力度和范围有所下降。为推进碳减排,中国典型城市应加强人文建设、提高能源效率、协调生态绩效、减少公共交通能源浪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爱君 晏敬东
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结合数理仿真分析了城市群创新主体协同的演化过程,发现城市群创新主体的协同演化存在多种均衡;创新主体的初始状态、演化环境和协同机制等因素会影响演化路径。结果表明,创新协同系统的主导方需构建调控和约束机制,引导创新主体选择最优ESS,获得最大收益和社会贡献度。
关键词:
城市群 协同创新 演化博弈 演化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佳琪
创新效率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表现,在文化数字化战略与文化强国战略驱动下,全面了解数字文化产业创新效率水平,对于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5—2021年我国31个省份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比较了省域、区域之间创新效率差异。结果显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创新效率总体水平不高,规模效率是主要制约因素;数字文化产业创新效率具有空间差异性,呈东高西低的阶梯发展格局,且具有区域辐射特点,集聚效应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创新主体素质、政府支持力度、科技创新能力、数字基础设施对数字文化产业创新效率普遍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数字文化产业 创新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江三良 纪苗
在理论分析技术创新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的基础上,构建技术创新评价指标,引入3种不同类型空间权重,选取2000—2015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不仅促进本地产业结构优化,还有助于邻近地区合理化发展,但对邻近地区高级化的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并存;省域间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正向溢出效应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负向溢出效应;技术创新能够通过一个直接路径和空间效应形成的3个间接路径作用于本地及其他地区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方向和强度存在较大区域差异。据此,提出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结构的"先富带后富"是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实现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金滟 李超 李泽宇
文章以湖北省12个地级市作为决策单元,构建熵权法结合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测算绿色创新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7—2014年湖北省城市绿色创新平均效率为0.307,仍有近70%提升空间;城市间差异显著,武汉、宜昌、襄阳优势明显。(2)科技人员和科技支出作为创新资源投入对于湖北省绿色创新产出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科技人员具有更高的产出弹性;而环境污染指数对于绿色创新存在着明显的抑制作用。(3)环境规制强度与绿色创新效率呈"倒U"型关系,"波特假说"中合理的环境规制的重要性也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昊 侯景新
创新发展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城市创新是区域创新的主要载体。从城市创新的投入和产出视角,选取了6个层面9个指标作为创新效率的指标评价体系,以中国16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采用了聚类分析和基于非导向的SE-SBM模型及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2014—2016年的城市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并通过Tobit面板回归对影响城市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北京的创新能力最高,16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的综合创新效率差异正在扩大,大部分城市的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在下降。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创新效率,需要完善相应的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激发城市内生的创新动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森林 鲍涵 郝均 曾刚
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是复杂且有争议的议题。基于长三角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首先科学构建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计算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及空间动态演变;其次,借鉴可拓展随机性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构建面板计量模型,深入探究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环境规制和绿色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显著,绿色发展水平从东南向西北,呈现圈层式递减态势,而环境规制强度重心经历了由东南向西北转移的演变。(2)总体上,环境规制显著影响城市绿色发展,两者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过强的环境规制会抑制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3)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紧密的联动关系,即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技术创新这一中介路径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转型,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约为50.1%。因此,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该根据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来制定本地的环境规制,并重视提升本地的技术创新水平,进而实现城市绿色发展转型的目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宇沛 李嘉欣 余吉安
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2011—2016年中国25个省份的动漫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然后利用Tobit模型检验创新效率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察期内25个省份的动漫产业创新效率先呈现出缓慢的下降态势,后有所上升,最后呈现出与区域经济发展一致的阶梯型局面;对于动漫产业的创新效率,第三产业进程、居民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扶持力度、地区经济实力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科技水平对东部地区动漫产业的创新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西部地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此,提出培育和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打造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加强产业交流与合作、促进产业跨界融合,改善政府资助结构、落实资金后期监督等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浩
本文通过构建典型相关模型对我国CPI波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典型相关分析,选取了一组包含农产品价格、货币供给、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等指标的变量,同时选取了另一组包含城市CPI和农村CPI的变量;通过典型相关分析法得出:农产品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三个变量对CPI波动的影响程度和权重最高,而城乡人均收入和货币供给的增长对CPI的影响程度并不高,农村CPI占整体CPI的权重较大,城市CPI则占比权重较轻,这说明农村CPI对我国CPI的整体波动影响较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京 杨钢桥
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关系到粮食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全国1990-2006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态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990-2006年间,全国耕地投入强度呈现波动状态,利用程度表现频繁波动,总体上呈上升态势,利用效率呈明显的波动增长趋势;GDP、农村劳动力工价和财政支农是影响耕地投入强度的重要因素;农民文化程度、城镇化率和人均耕地面积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耕地利用集约度。基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协调经济发展与耕地利用,通过合理优化农业用地结构,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完善耕地流转制度和农业剩余劳力流动制度,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和...
关键词:
耕地利用 集约度 影响因素 典型相关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