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4)
2023(10203)
2022(8342)
2021(7618)
2020(6560)
2019(13990)
2018(13943)
2017(26154)
2016(13825)
2015(15506)
2014(14938)
2013(14736)
2012(13558)
2011(11679)
2010(12242)
2009(11694)
2008(12183)
2007(11525)
2006(10213)
2005(9522)
作者
(39564)
(33355)
(33195)
(31047)
(21363)
(15862)
(14822)
(12799)
(12410)
(12171)
(11222)
(11180)
(10888)
(10508)
(10211)
(10012)
(9935)
(9624)
(9611)
(9487)
(8293)
(8092)
(8079)
(7689)
(7604)
(7418)
(7253)
(7216)
(6788)
(6518)
学科
(80344)
(76273)
企业(76273)
管理(63272)
(63196)
经济(63120)
业经(27187)
方法(25119)
技术(23207)
(22815)
(21648)
(18533)
财务(18517)
财务管理(18499)
企业财务(17481)
数学(16729)
数学方法(16520)
农业(16227)
中国(16041)
技术管理(14555)
理论(14162)
(14147)
(14126)
(13402)
(12824)
企业经济(12274)
经营(11967)
(11259)
地方(10745)
(10354)
机构
学院(204842)
大学(198018)
(87478)
管理(86373)
经济(85861)
理学(73239)
理学院(72603)
管理学(71689)
管理学院(71293)
研究(62697)
中国(51863)
(41973)
(40954)
科学(36478)
(33699)
(32996)
财经(31704)
(31239)
中心(29447)
(28618)
业大(27634)
研究所(27517)
(26517)
北京(26479)
农业(25572)
经济学(25039)
商学(24984)
商学院(24773)
技术(23631)
经济管理(23108)
基金
项目(126873)
科学(102517)
研究(97030)
基金(91787)
(78370)
国家(77578)
科学基金(69216)
社会(62981)
社会科(59781)
社会科学(59767)
(52150)
基金项目(48344)
自然(43192)
教育(42957)
自然科(42327)
自然科学(42316)
自然科学基金(41669)
(41234)
编号(38575)
资助(35908)
(34222)
(33426)
创新(30788)
成果(30160)
(28247)
重点(27898)
(27380)
(26361)
课题(26272)
国家社会(26115)
期刊
(105725)
经济(105725)
研究(60917)
中国(47571)
管理(41297)
(37094)
(32070)
科学(27661)
学报(25557)
技术(24003)
农业(22125)
教育(22043)
大学(20792)
学学(19678)
业经(19300)
(19169)
金融(19169)
财经(16780)
经济研究(15738)
技术经济(15332)
(15040)
(14743)
科技(14329)
问题(12773)
财会(11649)
现代(11346)
(10814)
论坛(10814)
(10663)
商业(10368)
共检索到325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怡  马钦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金山,刘济科,黄玛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志,向征,杨清明  
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对314名企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等进行了调查,得出了两点结论:领导重视、激励政策和科技人员的研究能力与价值取向是影响企业科技人员创新能力发挥的主要因素;领导重视、尊重科技人才、创新成果的奖励、加大资金投入和提高科技人员福利待遇是提高企业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并在调查基础上提出了领导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加强科技人员创新能力、价值观念培养、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加强企业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沟通等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寿仁  
本文从技术创新利益的来源及其实现形式出发,分析了我国促进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利益机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利益机制的基本要求及实现形式,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加强技术创新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晓雯  
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企业长久生存的必要条件,高科技技术企业的竞争焦点在于发展和创造市场需要领先技术和创新技术,技术上的创新优势是高科技企业谋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生命源泉,近几年我国高科技技术有长足的发展,但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国外的企业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将围绕提高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从影响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客观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三个方面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从宏观调控和企业自身发展两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龚钰涵   杨珂凡   袁礼  
结合201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考察金融科技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及其使用深度、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均能对企业技术创新形成正向影响,其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交易成本、加强数据共享三大机制发挥作用。金融科技使用深度可以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覆盖广度能够显著降低小规模企业交易成本,而数字化程度主要会激励金融监管较弱地区数据共享,通过弥合数字鸿沟实现金融科技“雪中送炭”的普惠效应。据此,应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为民营企业提供便捷的金融支持,为小规模企业交易拓宽渠道,促进实体企业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世红  
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其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技术创新,加快技术创新不仅是一个企业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一个国家为了提高综合国力的需求。如何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 一、国家扶持、鼓励 国家对技术创新的扶持、鼓励可以从税收方面去着手,国际上用于支持科技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事前扶持与事后鼓励,既重视科技开发又重视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具体做法:一是税法规定对企业投入的研究开发经费给予优惠,开发企业和生产企业可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或全部抵缴所得税,如法国的《研究开发经费税收抵免制度》规定,凡是研究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柳中杰,马名驹  
技术创新与民营科技企业柳中杰马名驹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当我们还不甚了解民营科技企业含义并界定民营科技企业时,它已经闯入我国社会,进入我们的生活,形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企业队伍。据统计,至1995年底,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数已达9.7万家,从业人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金玉   虞吉海   彭秋萍   周怀康  
虽然已有较多研究关注企业科技人员流动及其伴随的知识溢出效应,但科技人员回流源企业(重返“老东家”)对其后续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尚未获得充分考察。基于2007~2020年353331个新进入企业科技人员和19107个回流科技人员的独特数据集,本研究探讨了科技人员回流对后续创新的影响,并引入重构视角来重点剖析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相较于新进入者,科技人员回流能显著提高后续的创新绩效;(2)科技人员回流主要通过知识重构与合作网络重构的中介作用实现更高的创新绩效;(3)科技人员过往创新绩效和职业生涯年限分别对上述中介作用起到正向和负向调节作用,即该间接影响在科技人员过往创新绩效较好时得到强化,但随其职业生涯年限延长而减弱;(4)后果检验表明,科技人员回流有助于提高源企业的整体创新水平。本研究丰富了企业科技人员流动领域的实证研究,从重构视角拓展了科技人员回流与个体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理解,为企业人才招聘与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向艺  孔凡萍  尹翀  
本文基于中国科技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政府科技投入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文章分析了政府工业与公共研发投入、企业内部与外部研发投入等基本因素,提出理论假设,构建产业-时期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吸收政府工业研发投入和政府公共研发投入分别对企业研发投入和内部研发投入具有直接激励效应,对企业新产品收入分别具有综合和间接促进效应;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具有关键中介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宜丹  刘兴民  
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过程中 ,如何调动科技人员走出院所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已成为现实课题。本文结合合肥市科技人员领办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 ,对科技人员领办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现状调研 ,分析当前在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政府、科研院所及高校、科技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 ,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九云  
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可以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过程。企业是最重要的技术创新主体。无论是从促进企业发展的角度看 ,还是从促进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企业都必须善于通过技术创新取得更多自主知识产权。本文从十个方面论述了企业要想通过技术创新取得更多自主知识产权而必须采取的对策措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丁巨涛  王嘉让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是知识和技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是实施技术创新工程。通过深化体制改革 ,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加强企业以R&D (Research&Development)机构管理、人才管理和信息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管理 ;注意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形成引进技术的良性循环机制 ;大力发展风险投资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促进技术创新等成为西部企业成功实施技术新战略的要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