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30)
2023(4296)
2022(3400)
2021(3102)
2020(2241)
2019(4751)
2018(4468)
2017(8685)
2016(4490)
2015(4923)
2014(4875)
2013(4824)
2012(4383)
2011(3909)
2010(3854)
2009(3385)
2008(3221)
2007(3003)
2006(2595)
2005(2180)
作者
(12310)
(10468)
(10361)
(9892)
(6447)
(4850)
(4642)
(4015)
(3834)
(3687)
(3459)
(3303)
(3236)
(3198)
(3192)
(3174)
(3100)
(2964)
(2914)
(2868)
(2600)
(2559)
(2512)
(2344)
(2333)
(2235)
(2234)
(2176)
(2068)
(2066)
学科
(24572)
经济(24564)
(12467)
管理(11212)
(9665)
企业(9665)
产业(8660)
地方(8599)
业经(7929)
(7623)
方法(6670)
中国(5962)
地方经济(5468)
数学(5461)
数学方法(5401)
结构(5400)
农业(5265)
技术(4934)
(3709)
贸易(3708)
产业结构(3682)
(3612)
(3563)
(3526)
环境(3322)
(3078)
(3063)
信息(2886)
(2808)
农业经济(2792)
机构
学院(66782)
大学(62732)
(30249)
经济(29777)
管理(25344)
研究(22186)
理学(22165)
理学院(21953)
管理学(21655)
管理学院(21535)
中国(15059)
科学(12635)
(12358)
(11780)
(10262)
中心(9868)
(9797)
财经(9639)
经济学(9412)
(9376)
研究所(9281)
业大(8791)
(8678)
(8618)
师范(8609)
经济学院(8601)
(8508)
(8113)
北京(7579)
经济管理(7243)
基金
项目(46707)
科学(37611)
研究(37179)
基金(32717)
(27805)
国家(27561)
社会(24782)
科学基金(23909)
社会科(23655)
社会科学(23651)
(19934)
基金项目(17167)
教育(15848)
(15722)
编号(15273)
(13093)
自然(13038)
自然科(12711)
自然科学(12711)
自然科学基金(12487)
资助(11798)
成果(11708)
发展(11051)
课题(10981)
(10927)
(10869)
重点(10676)
国家社会(10465)
创新(10083)
(9727)
期刊
(36040)
经济(36040)
研究(18696)
中国(12356)
(10349)
管理(9872)
科学(8722)
学报(8180)
业经(8024)
(7945)
农业(7133)
教育(7076)
大学(6696)
学学(6512)
技术(6141)
经济研究(6077)
问题(5044)
财经(4696)
(4543)
金融(4543)
(4347)
商业(4208)
科技(4004)
技术经济(3653)
(3578)
经济问题(3477)
现代(3409)
改革(3271)
(3271)
(3143)
共检索到95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茜  陈强强  赵荣芳  崔秀娟  杜月红  
以2009—2020年中国西部地区九省份的工业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产品空间的方法可视化分析产业动态比较优势的发展现状、产业空间的演化路径和产业密度分布的变化趋势,实证检验技术关联对区域工业产业升级路径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资源密集型产业始终处于保持比较优势状态,技术密集型产业尽管得到不断优化但大多仍处于升级未成功阶段,由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趋势增强。(2)2009—2013年,技术关联对产业升级影响较小,产业升级体现出路径突破的演化过程;2014—2020年,产业升级受技术关联影响增强,更多体现出路径依赖的演化过程。(3)技术关联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新产业升级与发展方面,而在帮助现有产业保持优势方面效果并不显著。因此,西部地区应着力培育、发展与现有优势产业技术关联较强的新兴产业,全面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清杰  
知识是企业能力的基础,它的形成和演变累进性,具有路径依赖特征。本文分析了企业发展中路径依赖现象形成的逻辑,以及它在不确定环境下存在的“成功悖论”。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路径突破概念,用来描述企业在某一时点上对原有路径的突然改变,并论述了知识创新的两种模式和路径突破的三种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贺倩  
农业科技传播可运用制度经济学中路径依赖这一独特的术语来考察和分析,农业科技传播中引入路径依赖概念,是分析农业科技有效传播的重要途径。从内部路径依赖和外部路径依赖两个部分剖析农业科技传播难的原因,揭示农业科技传播中存在僵化的路径依赖,并据此提出突破路径依赖的途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樊胜  江永众  
本文将市场经济要素与原计划经济成分视为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根据其对比变化发展的路径分析,探讨改革之路的逻辑发展,指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有效办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瑄玮  李瑞丽  
我国钢铁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借鉴德国钢铁产业尤其是鲁尔区钢铁产业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路径依赖与突破,对于指导我国钢铁产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钢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突破路径依赖式的增长模式,创造出新的发展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建国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的构建是一项强制性制度变迁,会受到现行民办教育制度体系强大制度惯性、旧的非正式制度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力影响,使得制度变迁带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阻碍改革向纵深推进。为此,政府决策者需要通过建立制度变迁成本与风险分担机制,构建协作与交流学习机制,加强非正式制度的建设和构建利益协调机制等多项措施,突破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构建的路径锁定状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丽  
近年来,互联网得以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网络零售业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电子商务模式的持续变革、行业竞争的加剧,都要求网络零售企业积极应对变化,找到突破发展的路径。而企业发展中常常依循相对稳固的发展轨迹,网络零售企业亦不例外。因此,有必要梳理网络零售企业的路径依赖,找到将其限定在固定路径的影响因素,从而寻求对应的突破轨迹,得到网络零售企业实现跃迁式发展的关键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国强  谢建国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本文采用2000—2015年BACI数据和海关数据,检验了中国地区比较优势的演化模式,测算了不同时期、行业和地区的路径依赖强度,并探讨了不同因素对中国地区比较优势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多数地区的比较优势演化呈路径依赖模式,生产篮子从原有比较优势产品向邻近产品逐步演进。分时期看,中国地区的路径依赖强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在金融危机期间有所回升;分行业看,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路径依赖强度较高,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居中,自然资源类行业较低;分区域看,东部地区的路径依赖强度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影响因素方面,政府干预程度、创新水平、贸易开放度、出口技术复杂度、不相关产品多样化与路径依赖强度呈显著负相关,外商投资规模、相关产品多样化与路径依赖强度显著正相关。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地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优化出口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俊  
文章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应用Fisher最优分割法,基于路径依赖创造理论,对县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演进路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县域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过程,是县域旅游系统主体持续突破路径依赖,创造路径,结果解除消极锁定的过程。通过研究,文章基于资源重估、认知更新、系统干预、创新鼓励、需求变化及外部联动等维度提出了县域旅游转型升级路径创造的相关方法,并构建了县域旅游转型升级的理论模式,为县域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县域的旅游产业升级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玉珍  
非均衡突破与包容性增长具有差异性、侧重性,统一性、互补性。非均衡突破与包容性增长应成为区域尤其是后发区域跃迁的必要条件。包容性增长作为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是区域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战略指导;非均衡突破是世界及我国区域发展的现实特征及跃迁起点。非均衡突破与包容性增长模式实现的关键在于经济一体化的同时面向全社会提供公平、全覆盖、均等化、可持续、可获得的普遍服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岷  徐佳蓉  
出于保持效率或者垄断租金的目的,在股权结构演变中存在着路径依赖问题。初始的股权结构模式,在结构型驱动下,或者规则型驱动下,将得到不断的强化。因此,即使受到来自外部竞争的压力与法规的约束,公司股权结构的演变态势应该是多元化,而非趋同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姜荣春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服务经济主导期和创新国际竞争优势关键期,服务外包作为其中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不仅成为新时期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也为我国转向就业密集型增长开创了新局面。与此同时,从最新趋势看,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步入新常态日益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带来复杂而深远的影响,产业收入增长明显放缓,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大,两极分化趋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问题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对新常态下我国服务外包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倪外  曾刚  
浦东开发在我国30年经济改革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文章在分析浦东开发和产业升级阶段性内容与特征的基础上,归纳浦东产业升级模式的四个要点:双途径产业升级与促进升级体系建立、外源型产业开发与较高产业门槛、融资渠道创新与创投资金设立、产业集聚与功能分区发展,同时指出浦东开发主要依赖外源型经济会给其未来发展带来潜在风险。在分析浦东产业升级模式的启示作用后,指出浦东下一阶段产业升级发展的重点:加快高科技产业向国际产业链高端发展、开拓与提升现代服务业、增强创新创业体系建设。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景海  黄晓凤  
基于制造业的行业特殊性及其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这一典型事实,去工业化引起了结构主义者和持"卡尔多传统"学者的极大关注。基于是否生产剩余价值视角,力图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去工业化理论,并全面考虑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含义和政策意义。从概念上,重点区分和分析去工业化的两种模式。此外,考虑到产业结构升级,去工业化的类型又可以分为:在生产剩余价值生产活动和非生产剩余价值生产活动之间的变动,与剩余价值生产活动的构成变动。基于此,审视中国产业升级的道路选择,将对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实现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景海  黄晓凤  
基于制造业的行业特殊性及其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这一典型事实,去工业化引起了结构主义者和持"卡尔多传统"学者的极大关注。基于是否生产剩余价值视角,力图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去工业化理论,并全面考虑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含义和政策意义。从概念上,重点区分和分析去工业化的两种模式。此外,考虑到产业结构升级,去工业化的类型又可以分为:在生产剩余价值生产活动和非生产剩余价值生产活动之间的变动,与剩余价值生产活动的构成变动。基于此,审视中国产业升级的道路选择,将对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实现中国中长期经济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