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02)
2023(11945)
2022(9950)
2021(8769)
2020(7230)
2019(16151)
2018(15399)
2017(29281)
2016(15879)
2015(17347)
2014(17193)
2013(17196)
2012(16180)
2011(14823)
2010(15222)
2009(13904)
2008(13458)
2007(11993)
2006(10977)
2005(9791)
作者
(51671)
(43501)
(43358)
(41082)
(27680)
(20828)
(19331)
(16878)
(16520)
(15346)
(15218)
(14391)
(14194)
(13638)
(13588)
(13339)
(12864)
(12680)
(12562)
(12422)
(11027)
(10788)
(10593)
(9958)
(9816)
(9552)
(9421)
(9194)
(8824)
(8561)
学科
(90954)
经济(90880)
管理(46304)
(43209)
(33150)
企业(33150)
方法(32561)
数学(29206)
数学方法(28979)
地方(22494)
中国(21846)
(19301)
(18972)
业经(16200)
(15709)
技术(15342)
地方经济(14211)
农业(13873)
环境(13703)
(12870)
贸易(12866)
(12375)
(11408)
(10735)
金融(10734)
(10192)
产业(10169)
(9825)
(9747)
银行(9684)
机构
大学(246681)
学院(245374)
(111702)
经济(109670)
研究(93522)
管理(89024)
理学(77516)
理学院(76481)
管理学(75105)
管理学院(74661)
中国(66151)
科学(60122)
(52192)
(49536)
(49449)
研究所(45634)
(45164)
业大(41412)
中心(40114)
农业(39362)
财经(37091)
(36194)
经济学(36187)
(33806)
(33196)
经济学院(32512)
北京(32282)
(31676)
师范(31212)
科学院(29778)
基金
项目(169816)
科学(133532)
基金(125708)
(114145)
研究(113589)
国家(113319)
科学基金(95150)
社会(76468)
社会科(72720)
社会科学(72696)
基金项目(66996)
(65416)
自然(63105)
自然科(61691)
自然科学(61670)
自然科学基金(60545)
(56364)
教育(50448)
资助(50218)
编号(41034)
重点(39498)
(38176)
(36901)
(35532)
计划(33706)
创新(33638)
国家社会(33320)
科研(32490)
成果(31357)
教育部(30805)
期刊
(123589)
经济(123589)
研究(73132)
学报(47295)
中国(44814)
(43363)
科学(42931)
大学(34260)
学学(33200)
(33160)
管理(32389)
农业(29263)
经济研究(21683)
技术(20981)
财经(19482)
(18454)
金融(18454)
问题(17546)
(17035)
业经(16946)
教育(16882)
(15572)
技术经济(14838)
科技(12977)
业大(12663)
(12362)
(12230)
资源(12111)
统计(12078)
世界(11743)
共检索到361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关聚  
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技术(SFA)研究了西部11个省会城市、直辖市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发现西部城市经济增长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速度明显加快,城市效率差距呈现为先扩大后缩小的态势;就业结构、职工收入、人力资源数量和失业率均影响着效率的改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武志伟  
本文探讨了金融发展与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研究的结论是 ,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供充足的资本积累、推动社会需求、促进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布局、缩小城乡经济差异等几个方面的作用为中心城市经济的增长提供动力 ,是实现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功能与作用的重要保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梁涵  姜玲  
构建了一个包括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空间资源三个投入要素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城市经济增长的规模经济来自于未补偿的知识溢出效应,并假设这种溢出效应以外部性作用于资本要素,构建计量分析模型,引入区位因素虚拟变量,针对沿海—内地两大地带之间和内部分成三种观察组,分析了城市经济在包含区位因素下的增长机制。结论为:2004~2005年间中国城市经济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增长阶段;城市经济地带性差异显著;水陆口岸对于沿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航空口岸具有负效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白小虎  王松  陈海盛  
都市圈是经济空间集聚发展的新态势,它的崛起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处在同一个都市圈内的城市之间分工协作、功能互补,具有密切的联系。非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不仅受到政府财政支出、公共服务水平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对应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位于杭州都市圈与泛上海都市圈的典型非中心城市嘉兴为例,将内部与外部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利用主成分分析消除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建立回归模型,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非中心城市的增长特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闫怡然  李和平  刘兆德  
基于2005~2014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数据,定量分析了中国280个市辖区范围的城市经济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经济效率得分不高,变化幅度不大;城市规模效益梯度比较明显;城市经济效率与城市行政级别格局一致;区域差异较小并且呈现缩小趋势,省内差异贡献明显大于省间差异贡献;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格局比较稳定,形成了辽中南、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等"群"状分布高值区域,以群内核心城市为中心,与群内较高、中等城市经济效率城市共同组成"核心—边缘"空间格局,而低水平城市则成片分布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所选6个因素对城市经济效率均有正向影响,其中城市规模、投资强度、区域联系的影响程度居前3位;地理区位差异是客观因素,要素禀赋是初始因素,而投资强度、区域创新投入等是直接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闫怡然  李和平  刘兆德  
基于20052014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数据,定量分析了中国280个市辖区范围的城市经济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经济效率得分不高,变化幅度不大;城市规模效益梯度比较明显;城市经济效率与城市行政级别格局一致;区域差异较小并且呈现缩小趋势,省内差异贡献明显大于省间差异贡献;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格局比较稳定,形成了辽中南、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等"群"状分布高值区域,以群内核心城市为中心,与群内较高、中等城市经济效率城市共同组成"核心—边缘"空间格局,而低水平城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栾强  罗守贵  郭兵  
依据中心城市和受辐射城市并构建测度指标体系,引入城市间距离对分形模型进行改进,对我国三大都市圈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比较。研究发现:上海对半径300 km范围的辐射力与北京对半径200 km范围的辐射力相当,而广州对半径200 km范围的辐射力相对较差;3个中心城市行政地位差别很大,但政策支持力度对辐射力的影响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并无明显优势;金融业发展是辐射力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辐射力对城市货运能力和客运能力的依赖度有明显差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夏丹  蔡翔  万勇  
粤港澳大湾区在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合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和面板回归模型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影响因素的异质性。研究表明:第一,相比信息通讯技术,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辐射强度具有更为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这些因素对经济辐射强度的影响因市而异。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对广州的经济辐射强度影响最大,人力资本对深圳的经济辐射强度影响最大,金融资本对香港的经济辐射强度影响最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玲玲  
中心城市在国家与地区经济增长中起着弥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国家和地区间的竞争往往体现为主要城市的竞争,另一方面中心城市通过集聚和扩散作用带动着区域经济增长。本文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建模说明了中心城市影响区域经济的作用机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反应中心城市和区域经济协同度的指标体系,以此作为实证分析的关键变量。通过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该协同度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正面影响,通过增加控制变量和改变关键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该结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谭志雄  张阳阳  付佳  
文章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思想,采用改进的Solow扩展模型测度了环境约束下我国西部地区11个省份2000-2014年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影响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基于环境约束的考虑,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明显高估,并且经济增长率逐年放缓。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不同企业组织形式、能源结构和环境治理强度对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绩效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水红  曾菊新  
依据经典的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发展首先应把少数优区位地区培育成经济增长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厦门、福州及温州成为经济增长的三大增长极,在TP模型理论框架下,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三大中心城市技术扩散空间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心城市厦门、福州及温州的技术扩散对区域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建议在加强区域金融合作的基础上促进资本流动与融合,继续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实行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别化战略来提高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及技术扩散效应从而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快速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启明  韦结余  白丽健  
利用1978—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12省市的数据,测算了我国西部地区的资本、劳动力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当期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资本投入;但是,由于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太大,因此TFP呈相对平稳下降趋势,TFP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指出:若2010—2020年西部地区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1%,则西部地区能实现以技术进步带来可持续增长。最后提出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志基  贺灿飞  王伟凯  
研究探讨2004年中国土地出让制度变革对中国地级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影响。通过计算城市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变化弹性系数,分析其空间差异性;构建结构方程计量模型,验证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互为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4~2008年期间,中国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弹性系数绝对值以大于1为主,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弹性系数总体小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土地利用变化和城市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存在一定的空间自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玲玲  周华东  
城市化战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它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心城市及组织和领导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心城市及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并以我国中部地区的主要城市为例,对各城市的贡献进行评价并排序,准确地反映各中心城市的贡献,并对中心城市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枫  王占岐  
研究目的:对土地要素投入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情况进行研究,定量测算经济系统中各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及技术进步值,分析中部地区各城市土地要素的投入效率及与其他要素的竞争趋势,为省域差异化的土地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中部地区各省市土地要素的产出弹性持续增强,土地要素与其他经济要素的替代能力因地而异,其情况与各省市的经济发展现状基本相符。研究结论:(1)中部6省市当前的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来自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土地要素需求旺盛;(2)土地扩张与劳动力增加不可持续,提升劳动与投资效率,使用行政、经济手段抑制土地扩张,能够平衡好用地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