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79)
2023(18776)
2022(15971)
2021(14909)
2020(12592)
2019(29071)
2018(28889)
2017(55713)
2016(30038)
2015(34414)
2014(34503)
2013(33809)
2012(31907)
2011(28938)
2010(29515)
2009(27331)
2008(27112)
2007(24729)
2006(21817)
2005(19441)
作者
(87443)
(72983)
(72827)
(69233)
(46545)
(35139)
(33447)
(28391)
(27812)
(26563)
(24766)
(24716)
(23281)
(23257)
(22765)
(22632)
(21778)
(21476)
(21145)
(21125)
(18327)
(18090)
(18029)
(16744)
(16481)
(16426)
(16344)
(16336)
(14834)
(14634)
学科
(131346)
经济(131144)
管理(89053)
(84159)
(68900)
企业(68900)
方法(58551)
数学(50533)
数学方法(49776)
中国(37141)
(37141)
(32988)
地方(30791)
业经(29142)
(25276)
农业(24502)
(23998)
(23708)
贸易(23692)
(22929)
理论(22198)
环境(21399)
(20941)
(20899)
银行(20867)
(20384)
金融(20380)
(20241)
财务(20153)
财务管理(20105)
机构
学院(434258)
大学(431164)
(177938)
经济(174033)
管理(167206)
研究(145915)
理学(142891)
理学院(141320)
管理学(138595)
管理学院(137793)
中国(112270)
(91716)
科学(88058)
(83952)
(73610)
(70806)
中心(68563)
(67807)
研究所(66125)
财经(65506)
业大(62239)
(59259)
(58250)
北京(58236)
师范(57681)
农业(55100)
(54264)
经济学(53734)
(52911)
经济学院(48290)
基金
项目(282624)
科学(222584)
研究(208757)
基金(202923)
(175580)
国家(174042)
科学基金(149946)
社会(131748)
社会科(124187)
社会科学(124152)
(111993)
基金项目(105939)
教育(98522)
自然(96681)
自然科(94421)
自然科学(94399)
(93953)
自然科学基金(92691)
编号(86499)
资助(85222)
成果(71349)
重点(63882)
(63425)
(62813)
课题(60868)
(58340)
创新(54358)
教育部(54137)
科研(54019)
国家社会(53157)
期刊
(201181)
经济(201181)
研究(128379)
中国(91036)
(66186)
(64805)
学报(64050)
管理(62705)
科学(60087)
教育(53951)
大学(49540)
学学(46209)
农业(43826)
(43523)
金融(43523)
技术(41571)
业经(33919)
财经(32792)
经济研究(32139)
(28155)
问题(26435)
(23276)
统计(22798)
图书(22696)
技术经济(21863)
(21191)
(20791)
(20039)
商业(19799)
理论(19599)
共检索到661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童潇  
西部再开发应树立辩证的环境观,认识到"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不是指一个对环境"零"破坏或曰"零"使用的社会,而是指一个人类友好使用环境,友好修复环境,环境在其承载限度内为人类发展提供资源和支撑的社会。当前,有两股力量影响着西部"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筑,一股是"推"的破坏性力量,来源于西部地区城市化扩张、工业化推进、开放化流动及西部本身的环境脆弱;而另一股是"拉"的建设性力量,来源于法治环境优化、循环经济发展及社会组织、公民的参与。相对来看,这两股力量中,当前的"推力"要强于"拉力"。因此,面向"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当进行政策的再调整,使"推力"和"拉力"获得平衡。具体来看,首先要进行宣传策略调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岳  
不久前,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它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为了配合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本刊转载了这篇文章,以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焦必方  薛超俊  
与中国类似,美国也曾经面临过经济快速增长来的环境问题。使用有效合理的经济政策,使美国较好地解决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在不影响发展的情况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环境产业发展政策和排污权交易政策是美国环境保护比较有特色并且较为成功的经济手段,对于中国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沈卫平  
消费在本质上是对资源的消耗过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飞跃。传统消费方式还在加剧我国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要倡导科学消费方式,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燕锋  吴玫玫  林逢春  
在前文建立的基于社会结构视角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分级标准基础上,提出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指标赋权法,以及区域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模糊综合指数评价方法。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践取得较大进展的上海市闵行区为案例区域,对2000年-2005年时期内该地区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情况进行回顾评价和动态变化趋势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闵行区人对环境友好度呈显著增加趋势,但环境对人友好度变化相对缓慢,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指数由"中等"级别提高至"良好"级别。分析了闵行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环境对人友好和人对环境友好两个维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玫玫  张燕锋  林逢春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科学内涵、框架与相应的评价体系尚待深入探讨。环境友好型社会包括人对环境友好和环境对人友好两个维度,人对环境友好是指人类生产生活应保持在区域环境承载力范围内,而环境对人友好是指环境可以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足够且良好的环境资源和服务。本文基于社会结构视角,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整体框架进行了系统分析,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内涵出发,将环境视作与人并列的内在因素统筹考虑,尝试引入"人对环境友好度"和"环境对人友好度"作为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的一级指标,初步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分级标准,提出采用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数表征区域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水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平  
本文阐述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与都市农业的内涵、理论基础、共同点和相互关系。分析了"两型社会"建设和都市农业发展都遵循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城市理论,以及具有的时代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两型社会"是都市农业发展的方向和保障,发展都市农业是"两型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提出当前应在建设"两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在发展都市农业的同时进行"两型社会"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解振华  
一、充分认识做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战略选择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目前,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2/3供水不足,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0个。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卿定文  张菊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新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应运而生。由于生态消费本身具有的特点、环境可供消费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现行消费方式的某些破坏性等,迫切需要改变现行消费方式为生态消费。要在现实生活中推行生态消费,需要进行生态消费教育、发展循环经济、开发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综合利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虎  
环境保护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政策不仅要制定针对政府管理的政策,而且还要制定针对企业的引导政策,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目前上海现行的环境保护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政策还未能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理念,未能充分体现有效的管理和制约,未能充分要求和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导向应该是“和谐”、“责任”和“循环经济”,重点应该体现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企业环保意识,促进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生产经营全过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法律、行政、经济和社会手段,从硬约束和软约束两方面激发企业以及相关主体的主动性,使节约资源能源、重视生态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钰  姜宁宁  崔寅  
在国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指引下,环境保护投资作为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为有效改善环境污染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从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维度建立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以3个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6年的环境保护投资效率进行研究,通过SFA回归分析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变量的影响,测算的效率值真实可信。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环境保护投资综合技术效率仅为0.74,效率偏低,有较大提升空间;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因素对环境保护投资效率产生显著影响;除位于效率前沿的省份外,多数省份处于规模收益递减,仅6个省份规模收益递增;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类来看,多数省份处于"低-高型"象限,即纯技术效率较低而规模效率较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